摘要:课堂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主阵地。作者对化学课堂片面追求表面的活跃,主张营造静谧思维环境,激发学生思考,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倡学以静思,拉伸思维长度;重视习以静悟,拓展思维宽度;注意业以静练,延伸思维深度;突出修以静心,增加思维厚度。 关键词:思维能力;学以静思;习以静悟;业以静练;修以静心 文章编号:1008-0546(2014)02-0014-03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4.02.005 新课程倡导互动,于是,唯“动”、唯“活”的景观迅速充斥各种课堂,单纯追求“精彩”、“生动”而忽视学生的个体感悟,阻滞思维能力发展的现象时有发生,不得不引人深思。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课堂中的宁静,恰如书法艺术中的布白,有时是一帖思维清醒剂,让学生在静谧的气氛中进行深入思考,在思维的胶着状态中去理解化学,有利于培养思维能力。 一、学以静思,拉伸思维长度 创设学生“跳一跳能够摘到桃子”的有一定挑战性的“问题链”,给学生静心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在静谧的氛围中引导学生深入的独立思考,实现心灵的交汇、思维的碰撞、情感的交融。 例如,学习《苯酚》,可以设计如下问题链,让学生在寂静的思维场景中去“静思”。 问题1:请同学们回忆前面所学的苯和乙醇具有哪些结构特征和化学性质? 问题立意:根据认知理念,从学生刚学习过的“苯、乙醇的结构与性质”这个最近发展区出发,让学生快速进入思维场景。在建构理论的指导下,以苯、乙醇的性质为线索,帮助学生搭建苯酚化学性质的“框架”。 问题2:苯酚由苯环和羟基组成,会同时具有苯和乙醇的性质吗?你的依据是什么? 问题立意:希望引导学生从结构决定性质的角度出发,探索苯酚的化学性质,进一步把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处。由于苯酚与苯、乙醇具有类似的结构,可能具有苯、乙醇类似的性质,鼓励学生采用观察、讨论或查阅资料等手段来解决问题,激发学生产生进一步探索的欲望。 问题3:你能从实验的角度来证明苯酚具有类似乙醇和苯的性质吗? 问题立意:让学生认识到,理论推导固然可行,但要用实验来证明推导的科学性。究竟采用哪个实验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加以探究,培养思维的创造性。教师对各个方案加以分析、对比和引导,通过实验明晰苯酚的性质。引导学生用类比的思维方式来研究物质的性质,实现思维方法的正向迁移。 问题4:针对“苯酚弱酸性”设计如下问题:①如何比较苯酚羟基与乙醇羟基上氢原子的活泼性?如何增大苯酚与钠反应的接触面?②苯酚溶于氢氧化钠生成可溶性的苯酚钠和水,显示了苯酚的什么化学性质?③苯酚的酸性到底强还是弱呢?能否设计实验对比它与碳酸的强弱?④你能否设计实验检验产物是碳酸钠还是碳酸氢钠?⑤为什么产物只能是碳酸氢钠而非碳酸钠?苯酚的酸性与HCO3-的酸性哪个更强?如何设计实验证明? 问题立意:让学生通过思考,得出“化学反应与外界条件相关”,从而运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置参照实验,将实验活动理性化,提升学生的理性意识和理性精神。增加苯酚乳浊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实验,让学生更深刻理解“强酸制弱酸”理论,更自如应用。在多个问题情境诱导下,不断质疑、释疑,不断地激活学生的动态心理,使学生的心理活动始终处于认真探求的激昂状态,并沿着正确方向发展,促使知识的内化,师生心理互动更趋和谐与活跃。领会基团间的相互影响,培养学生探究问题的思维方法。 问题5:由于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苯酚有没有可能表现出独有的不同于苯、乙醇的性质? 问题立意:从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出发,要研究物质的性质,就必须从 “结构”入手,研究基团间的相互影响,运用“结构决定性质”的方法来解决问题。教师可以合金为例,合金能表现出组分金属所不具备的性质。类似的,苯酚也有不同于苯和乙醇的性质,从而引入苯酚与三氯化铁溶液的显色反应。 追求课堂的生动活泼,不仅是外在的、形式的,更重要的是要追求一种内在的、深层次的“思维的灵动”[1]。上述问题的解决,需要学生独立、静心思考,学生思维的波澜起伏将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从而培养学生凝神聚气思考问题的习惯。 二、习以静悟,拓展思维宽度 学的真谛在于“悟”,教的秘诀在于“度”。“悟”是学习方法,是独立思考;“悟”是感受体验;“悟”是解惑疑难,是开拓创新[2]。我们要为学生创设“静谧”的思维场景,营造浓厚的“悟”的氛围。 例如,在组织“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教学时,不仅仅是要学生知道什么是“原电池”,有哪些应用。而是要营造一个“原电池”的思维“场”,在这个场中,让学生有自发去理解“原电池原理”的欲望,有自主去应用“原电池原理”的倾向。因此在教学中,可用以下四个问题为学生提供“悟”的载体与平台。 问题1:铜片上产生什么气体?电子从哪里来?如何用实验证明电子的定向移动?(做了铜、锌用导线连接后浸入稀硫酸溶液的实验后提出)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孕育“原电池”。通过对本问题的探索与研究,让学生知道氧化还原反应中的电子转移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实现定向移动,为“原电池”粉墨登场营造声势。 问题2:锌和铜谁更易失去电子?为什么H+不直接在锌片表面得电子而到铜片表面接受电子? 问题立意:主要目的——“静”中诞生“原电池”。问题用学生已学的“金属与酸反应的规律”及“氧化还原理论”很难做出解释,引发学生在“愤”与“悱”的氛围中自发、独立思考。教师可适时点拨:类比“挤火车”和 “公交车的前门上车,后门下车”,引导学生分析,H+直接在锌片表面得电子存在Zn2+扩散与H+靠拢得电子时电性排斥的矛盾(实为极化问题,但初学可简化直观理解),而H+到铜片表面得电子则很好地解决了上述矛盾,有利于反应加速进行。 问题3:根据原电池原理,气体应在铜片上产生,但为什么实验时发现锌片表面也有气泡产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