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的措施与对策(2)

时间:2013-12-30 13:52 点击:
2.2.1大部分以应试为目的,考核标准过于单一 应试教育不仅是高校体育的现状,也是我国目前广泛教育的现状,为了考试而学习做的是无用功,多数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完成一门课程,而根本没意识到体育锻炼

  2.2.1大部分以应试为目的,考核标准过于单一
  应试教育不仅是高校体育的现状,也是我国目前广泛教育的现状,为了考试而学习做的是无用功,多数大学生上体育课的目的也只是为了完成一门课程,而根本没意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课下当然也就难以坚持自觉锻炼。终身体育的前提是要学生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而目前这样的体育学习根本无法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更难以培养其终身体育的意识。教师对期末考核的标准缺乏针对性,用同一种标准要求所有的学生过于牵强,我们并不能因为学生某项体育运动不合格而否定了他们所有的运动能力。
  2.2.2没有形成学生主动参与的体育兴趣
  培养学生广泛的体育兴趣是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活动的关键因素之一,目前多数大学生是以观众的身份去欣赏体育运动,而真正主动去参与的很少。通过调查研究显示,女生的体育参与度更低,她们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天气、怕脏怕丑、怕苦怕累等,而参与度较高的女生,其终身体育意识也较高,这部分人的目的以增强体质、健身塑型为主,进行的体育活动以瑜伽、散步、跑步等小强度运动为主。男生的体育参与度较高,他们的体育兴趣较高,参与的目的以娱乐为主,进行的多是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等大强度运动项目为主。具有体育兴趣的学生参与的体育项目,多为对抗性项目,有一定的娱乐因素,带有游戏的形式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体育参与度。
  2.2.3教学内容太过传统、古板
  目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逐渐由以教师为主过渡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以"健康第一"为主导思想,以发展学生终身体育为目标,虽然提倡的要求逐渐在转变,但教学的内容还是以传统的方式为主。教学内容偏向竞技化,对技术动作的严格要求,使学生感到压力,疲于应付,这种较为严格专业化的教学过于枯燥,很难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不可否认提高学生技术动作水平是教学的主线,但我们可以用游戏的方式来替代古板的教学形式,从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2.2.4师生之间的关系过于疏远,缺乏沟通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束缚,教师与学生之间没有平等的沟通关系,虽然现代社会的这种隔阂在逐渐消除,但学生总是对教师有一种敬畏的心理,导致有时教师出现了错误自己浑然不知,学生即使发现了也不敢提出来,甚至怀疑是不是自己理解错误。有些教师还是很受传统思想的束缚,认为学生就是要服从教师,对学生的要求过于严苛,没有发挥其引导作用,这样会更加大师生关系的裂痕。
  2.2.5教学环境与条件受一定的限制
  教学环境与条件是一个客观因素,教学环境是说学生是否参与体育在思想上受着周围人群的影响,而教学条件则是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硬件设施,例如学校没能够提供学生进行足球运动所需的足球,那么学生即使想踢球,也不能参与。所以说硬件设施是基础,就好比物质文明,而高层次的终身体育意识则为精神文明,缺乏最基本的物质硬性保障,就更不用谈精神文明终身体育意识的形成了。
  2.3在高校中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意义
  健康永远是人们最关注的话题,而终身体育对于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这个三维健康观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现如今的社会发展迅速,高校大学生一旦毕业走上工作岗位,无疑是国家未来高技术人才的主流,而我国目前的知识分子普遍都将更多的时间放在了学术钻研上,并没有意识到体育锻炼所带来的重要性。促使他们养成良好运动习惯的观念迫在眉睫,我们需要在大学生踏入社会之前,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的思想,改善他们的体育行为,工作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它需要强健的身心作坚强的后盾。在高校中能够系统化、多元化地向学生传授体育的基础知识,在此时期的体育教育不仅使学生掌握了体育锻炼方法的近期效益,更注重了学生未来进行体育锻炼的长远效益。
  2.4发展大学生终身体育的对策
  2.4.1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指导学生学会体育锻炼的方法
  从生理生化的角度来看,体育对人体产生的效应必须经过一定的时间才能表现出来,所以在传授体育技能时要注意长期效应,不能片面地追求眼前的成绩,最终导致学生在学习体育的道路上走向了歧途。
  2.4.2系统地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并能结合运用到运动技能当中
  高校教育阶段能够系统地传授体育的基本理论知识,大学生在一定的学习基础上,可以很快地接受新知识,教师要适时引导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相应的运动技能中,促使学生更进一步提高其体育锻炼的能力。
  2.4.3培养学生广泛的体育兴趣,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
  具有广泛的体育兴趣是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主要动力,教师要尝试让学生接触到多种运动,从而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体育项目,同时要使学生学会适度地进行体育锻炼,避免损伤,养成良好文明的体育锻炼习惯。
  2.4.4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
  不仅在行动上,更要在思想上,让学生尽早认识到体育锻炼的重要性,从根本上改变学生重视文化课而忽视体育锻炼的观念。
  3结论与建议
  3.1结论
  大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运动习惯的形成并非一蹴而就的,需要体育工作者耐心帮助他们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设法吸引他们自觉积极地参与各项体育健身活动,逐步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习惯。大学生接受能力较快,可以掌握更深层次的体育理论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体育锻炼能力,为自己走向社会奠定终身体育的基础。
  3.2建议
  在高校中对学生进行终身体育知识的传授过程中,我们需要注意这样一个教学顺序:满足学生体育兴趣--培养学生运动习惯--提高学生运动能力。
  3.2.1满足体育兴趣是培养终身体育的关键
  在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加强课外体育活动,完善体育社团,营造浓厚的校园体育文化氛围,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形成,充分提高学生参与体育的积极性。
  3.2.2培养运动习惯是发展终身体育的前提
  在课堂上尽量安排符合大学生身心特点的教学内容,把竞技化项目转化为游戏化体育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致,长此以往就能让学生体会到运动的乐趣,从而养成进行体育运动的良好习惯。
  3.2.3提高运动能力是达到终身体育的推动力
  此时需要注重更深层次的体育理论知识的传授,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技术技能,学的更快,形成运动习惯之后,强化其运动能力,使他们感受到运动的魅力,使他们更加喜欢体育锻炼。
  参考文献:
  [1]李卫国,李康.培养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对策[J].体育学刊,2002(2).
  [2]张贺.学校体育中终身体育意识的培养[J].吉林体育学院,2012.
  [3]落云柯,龙雪峰,尹晓燕.影响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形成的因素及对策[J].体育学刊,1999(3).
  [4]胡发纪.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研究--从终身体育理念视角来审视[J].现代交际,2013.
  [5]葛士顺.试谈高校体育在终身体育中的作用及对策[J].皖西学院学报,2005(2).
  [6]马兴胜,王阳春.构建我国终身体育教育理念的思考与对策[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3).
  [7]张健,陆杰.论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J].体育科学研究,2003(2).
  [8]孔红新.促进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习惯形成的有效措施[J].常州工学院学报,2011(1).
  [9]黄涛.高校实施终身体育的对策[J].贵州教育,2004(11).
  [10]张虹,陈雪红.普通高校体育课程设置与终身体育优化配置对策研究[J].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09(6).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