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807.0文献标识码:A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6.010 "课程"原意为"跑马道",指赛马场上的跑道,转义为教育术语,意指学习者的路线。关于课程概念的定义,中外学者有不同论述,鲁尔(美国学者)统计有119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课程是指在某一特定学科或层次的学习组织"。中国大百科全书的定义"学校为学生学习开设的各种学科的总称",课程等同于学科。教育大辞典的定义"课程是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学内容的总和"。笔者认为课程是学校为对学生进行教育而设计和进行的一切活动的总称。课程包含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活动课程、潜在课程。 新课程改革,学校设置了哪几种体育课程?大课间算不算课程?校园文化算不算课程?教师的仪态、作风算不算课程?学风、教风、校风算不算课程?对这些问题的清晰认识,对推进学校体育改革具有现实意义。 1《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性质 "学校《体育与健康》课程属于学科类课程。它是以学习体育与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内容,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发展学生体能和增进学生健康,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和能力为主要目标的必修课程。" "根据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体育与健康课程设置了课程目标体系以及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的内容标准,为各地区和学校制订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提供明确的指导,保证学生更好地达成学习目标。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体育与健康课程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四个方面分别设置了学习目标,在确立目标体系和内容标准的基础上,提出了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原则。要求各地区和学校制订具体的课程实施方案和教学计划时,应从师资队伍、场地器材、学生体育基础等方面实际出发,选编适宜的教学内容。"根据发展性要求建立多元的学习评价体系。 《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综合性特征,它在学校课程体系中也可认为是综合课程。"《体育与健康》课程以体育学习为主,融合了保健、卫生、安全、救护知识和技能。体现了课程目标、内容、过程与方法等多种价值的整合,充分发挥体育的"育人"功能。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基础性,是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必要的体育知识、技能、方法和健康素养的课程。强调学生要逐步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为学习和生活奠定良好的基础。体育与健康课程具有鲜明的实践性,是进行运动技术学习和体育锻炼的课程。强调通过合理的运动实践,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提高学生的体育实践能力。" 新课程改革已进入13个年头,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但改革仍在深化,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仍普遍存在,学生对老师须保持一种被动状态,学生的行为发生和变化都由教师去控制,学生只能对教师的'刺激'做出机械的反应,赫尔巴特的传统教学论思想仍顽固地不愿退出体育课堂的舞台,这样的教学模式很不利于体育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中学体育教学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转变学习方式,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才能有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2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活动课程 活动课程是指"学科课程以外,由学校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通过多种活动项目和活动形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开展以学生为主体,以实践性、自主性、创造性、趣味性以及非学科性为主要特征的多种活动的课程"。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的关系:两者有共同的目标,都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进行的课程教学程序。都有共同的教学要素:教师、学生、教材。活动课程与学科课程两者有显著的区别,具体表现在:(1)教学内容结构:学科课程知识体系严谨,而活动课程要多学科知识运用。(2)教学目标:学科课程侧重知识技能传授与训练,而活动课程侧重直接经验的获得。(3)教学组织形式:学科课程班级授课,而活动课程形式多样,甚至可以校际联合。(4)教学方式方法:学科课程多为接受式,而活动课程从问题出发,探究,解决问题。 学校中各种体育社团、运动俱乐部;文学、书画、艺术、舞蹈、歌唱社团的活动和体育竞赛活动,这些均能提高学生修养,陶冶情操、催人奋进,其作用不亚于显性课程。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课外业余训练、大课间操都属于活动课程。 "大课间"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主要活动课程,大课操是贯彻落实中央53号文,实施阳光体育工程的重要途径。学校体育活动的一部分,是落实、保证学生每天参加阳光体育运动一小时的重要内容,具有促德、调智、健体、审美等效能,对调节学生学习节奏,增强体质、缓解疲劳、增进健康以及培养终身体育意识等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大课间体育活动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身体,陶冶学生的情操,还是学校精神文明建设的窗口。深化大课间改革,要从活动层面提升到课程层面,按课程要求去建设,有目标、内容、组织形式和评价标准,提高大课间操的质量。 体育研究性教学也是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活动课程之一,作为一种课程形态,"研究性学习课程"是在教师指导下,引导学生从体育学习生活和社会体育生活中选择研究题目,初步学习、体验科学研究的活动,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和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校体育课程体系中的潜在课程 "潜在课程"的概念是相对于显性课程而言,是指学校范围内除显性课程外,按照一定的教育目的及其具体化的教育目标规范设计的校园文化要素的总称。按其形态可分为物质形态、制度形态和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3.1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 校园建筑、生态环境、教室设计等均属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物质环境不仅是美的象征,而且蕴含丰富的教育内涵。环境对人的思维有影响,单调、阴沉、刻板的环境给人一种忧郁的心情,不利思维展开。丰富多彩的环境装饰能提供大量的视觉提示,花本的芳香,使人精神舒畅、思维清新和敏捷。 学校的体育场馆建筑,顾拜旦、容国团等体育名人雕塑等都属于物质形态的潜在课程。这些潜在的校园文化元素对学生思维及美的教育产生无形的影响,对学生积极参与体育锻炼具有激励作用。 3.2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 制度用以规范人的行为,维护正常秩序,为教育质量提供保障。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有学校各种规章制度、学生守则、公约,学校的民主管理、集体生活制度是否健全,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 学校体育的教学制度、阳光体育活动制度、竞赛制度、场地器材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制度等属于学校体育制度形态的潜在课程,是保证学校体育正常教学,保证学校阳光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不可缺少的课程建设。体育竞赛制度对学生组织纪律性,强烈的拼搏奋进、集体主义、团结协作、友情交流具有强烈的影响。 3.3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 精神属于意识的范畴,是无形的。精神形态的潜在课程有学校的历史传统、校风、目标追求、价值观念、道德情感和行为模式。精神形态潜在课程的内涵十分丰富,外延十分广泛。办学理念、校风、校训;著名科学家、思想家、教育家、运动员的格言,标语、绘画等属于精神形态潜在课程。教育学家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让学校墙壁也说话"、"用环境进行教育,是最微妙的教育"。伏尔泰说过:"生命在于运动"。古希腊格言:"如果你想强壮,跑步吧!如果你想健美,跑步吧!如果你想聪明,跑步吧!"。这些都属于潜在课程,对激发学生锻炼,培养终身体育锻炼意识,成为一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优秀人才具有深远的影响。 体育教师的作风也是学校的潜在课程。教师的作用,往往影响学生的人生价值,影响学生的事业选择,影响学生的整个生命旅程。在学校体育的教学实践中,体育教师要高度注意自己的形象,体育教师的言谈举止、仪表、作风,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 4小结 教育要遵循教育为社会服务,教育为个体发展服务的规律。在学校体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职责就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未来的设计者、智力的开发者、人生的榜样和引路者。明晰学科课程、综合课程、潜在课程和活动课程的各自特点,充分发挥它们的功能优势,提高体育课程的质量,推进素质教育。 教师要掌握先进的教学理念,转变学习方式,发挥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作用,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作用,着力培养学生创新、实践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通过体育实践为国家培养合格的劳动者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2]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专家工作委员会.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3]赵祥麟,王承绪译.杜威教育论著选[M].上海:华东师大出版社,1981 [4]王冬凌,朱琼瑶.现代课程论[M].沈阳: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