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为"微格教学在音乐教育中的实践性研究"课题的研究报告。 微格教学自上世纪80年代进入中国,在30多年的研究和探索中日渐成熟,国内很多院校和教育机构都开设了微格教学,它有效提高教学能力的实践性特点,引起了海内外教育领域的广泛关注并得到积极推广。由于音乐学院招收的学生数量逐年攀升,学生多教师少的现状使音教系原来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变为"小组课"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方式的改变,需要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一起改变。另外,如何训练学生掌握声乐教学技能,增强表演实践能力,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大问题。笔者将声乐的技能训练和教学实践引入微格教学,作为培养音乐教育专业学生的一种教学手段,在实践教学研究中进行探索和尝试,取得了一定的认识和收获。 微格教学定义 微格教学,又被称为"微型教学"、"微观教学",是一种利用现代教学技术手段来培养师范生教学技能的方法。它是建立在教育理论、科学方法和现代视听技术基础上,利用录像反馈--定格分析,有控制地进行微型实践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自1963年由美国斯坦福大学的艾伦教授提出后,经过数十年世界各国师范院校的使用和改进,已经发展成为训练师范生教学基本功和教学技能行之有效的方法。 声乐微格教学的内容和实践特点 音乐教育专业的声乐教学中,微格教学研究和实践的内容计划分为三个部分:课堂微格教学、教学实践、演唱实践。这三个部分的内容可单独训练,也可有效地结合起来训练,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增强学生的演唱技能和教学实践水平。 1.课堂微格教学 由于招生的变化,音教系原来一对一的声乐教学模式变为"小组课"的教学模式。如何帮助学生尽快掌握演唱技能技巧,是音乐教育专业教学所面临的大问题。微格教学具有"训练课题微型化,技能动作规范化,记录过程声像化,观摩评价及时化"的特点,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在"小组课"中缺乏学习主动性和分析判断能力的问题,通过课堂教学的声像反馈,更生动直观地了解和掌握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主要以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水平为主要目的。 微格声乐教学实践的内容是:(1)发声练习。包括呼吸、打开喉咙、稳定腔体、咬字等基本训练。(2)歌曲教学。包括演唱方法、音色表现、作品处理、演唱状态等。实施步骤是:(1)发声练习。(包括孔空练声曲)。(2)演唱声乐作品。(3)重放录像观看自己的演唱。(4)由学生自己观察分析演唱时的优缺点,找出问题。(5)由教师总结归纳。(6)由教师进行示范演唱。(7)明确本次教学重点,根据分析继续进行授课。(8)课程结束后,学生将课程录像拷贝回去认真观看学习。 笔者对大二和大三个别课和小组课的同学分别进行了微格教学。 以大三的一名个别课学生为例:这名学生在发声练习时下巴很容易用力,笑肌不能够积极抬起,气息不够通畅,越到高音下巴用力越明显,在平时上课时提醒她改正这一点,总是收效甚微,通过录像录音的回放,当她清楚地看到自己面部和气息存在的问题,她之前认为已经积极做到老师要求的认识被改变了,声音得到很大改善,变得通畅和松弛。演唱咏叹调《每逢节日来临》时,这种错误力量还会因为语言和乐句的改变而产生,我们尝试一段一段地演唱并及时回放录像,一起观察和找出演唱中面部、身体和声音中容易出现的错误力量,分析和评价她气息和咬字吐字时容易出现的问题,唱得明显比以前轻松,声音也有了较大改善。 在对大二小组课学生的声乐微格教学中,我试图让她们先互相听对方的声音,学会分析和找出他人演唱中的优缺点,从品评他人的发声和演唱过程中,找到自身演唱的问题和解决的突破口,因为声乐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学会欣赏的同时,判断和分析能力也会长足增长。在对他们进行的发声练习中,我每次有针对性地训练一到两项,让两人交替来发声,这样不仅利于更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声音,也可以在他人演唱时留出分析和判断的时间。小组课演唱歌曲时我鼓励他们尝试每节课为对方伴奏,这样还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伴奏和视奏能力,为下一步的教学实践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每节课的录像回放,讨论评价找出问题,再训练再评价,课堂气氛较为活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了,学习也由以前的被动接受,等待老师指出问题,变成了逐渐主动思考和发现自身问题,积极动脑寻求解决办法的主动式学习。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学,学生的演唱水平相对于未进行声乐微格教学的学生有很明显的进步。 2.教学实践 这是声乐微格教学最能够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一个教学环节,它针对音乐教育专业学生存在的只会唱而不会教的问题,给予学生在录像反馈情况下训练教学实践能力的机会,让他们在走出学校之前就能够进行教学实践的尝试和训练,更有利于突出音乐教育专业的师范性特点。在我国音乐教育大繁荣的趋势之下,很多学校、机关、公司和厂矿企业,都需要大量的音乐人才来推动文化艺术的发展,但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大多都存在"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来"的问题,反映在音乐教育专业毕业学生上的,恰恰也是可能自己唱得还不错,就是不知道怎样教给别人。声乐微格教学实践,针对这一普遍存在的问题,未雨绸缪,为学生提前铺设进入社会的实践演练,让他们顺利地和教学接轨,和社会需求挂钩。 在开始这个教学环节之前,我要求学生首先要阅读和学习写作声乐教学笔记和教案,先从书本和理论上展开对声乐教学的了解和深入认识,结合平时由老师教授的声乐课学习的理论和知识,个别课高年级学生教授低年级学生,集体课两人一组,互相教授,并由指导教师全程辅助指导和参与评价。 在经过对同组同学声乐情况的充分了解和分析,前期写作教学教案,练习伴奏及发声练习等准备工作后,大二和大三的小组课同学互相进行微格教学课的训练和实践。课堂上,同学们虽然精心准备,但难免紧张,随着训练的不断反复和深化,她们心理上的恐惧和生疏感逐渐被教学的新鲜感和积极的创造力所取代,渐入佳境。 以学生的授课为例,学生甲演唱中存在问题:气息不稳,腔体保持不好,容易压喉。作为教师的学生乙通过发声练习训练她打开腔体,两肋力量保持住,并通过提前准备的动画演示,让被训练者直观地看到自己存在问题的症结所在,乙通过及时观察和发现甲演唱时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寻找解决的手段和方法,教师在和他们一起观看录像的时候,寻找和共同探讨教学的优缺点,给出评价和解决的方案,在反复的训练、回看录像、评价、再训练、再看录像练习后,甲存在的问题得到很大改善。 学生通过微格教学实践,转换角色和身份,不仅增强了学习的主动性和责任感,也进一步了解到自己演唱和教学方面的不足,同时锻炼了他们的应变能力。在互换教学的同时,他们相互吸收彼此之间的长处,动脑发现和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探索,并提前体验当老师的感觉,为顺利进入今后教学岗位打好实践基础。 学生教学虽然还有许多值得改进和推敲的问题和缺点,但通过微格教学实践课的训练,他们已经开始学着把自己的角色和身份向教师转换,学着去思考和设计自己作为教师怎样去教学生的问题了,这就是一个很好的开始和进步。作为指导教师在适当的时候给予他们指导和评价,共同分析学生教学还有什么问题和差距,通过多次的声乐微格教学训练,这几组学生相对于未进行声乐微格教学的学生,教学能力和水平有了很大提高,开始懂得去思考和转换角色来进行教学的实践,教学相长,他们的声乐演唱技能同时也得到了提高。 3.演唱实践 有了微格教学课堂的声乐教学和技能训练的基础,演唱实践环节,便是对前二者的丰富和完善,声乐学习终究是以演唱和实践表演为最终形式的,由于缺乏舞台演出实践机会,很多学生可能在老师面前或者琴房里唱的还可以,到了舞台上,在观众面前便完全不是原来的样子,紧张、怯场、忘词、声音颤抖、放不开手脚,不敢正视前方去歌唱等种种干扰演唱的心理,成了音乐教育专业学生不敢登台演唱的最大问题。微格教学的课堂为学生打开了另一个属于自己练兵的舞台,在熟悉的同学小范围的环境下,通过录像把自己演唱表演的影像和大家一起欣赏,与同学和老师共同分析评价自己演唱中存在的声音和表演问题,气氛轻松活跃,让学生在学的过程中,逐渐克服了演出的紧张心理,也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了表演和歌唱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