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词汇辨析对象的来源 李绍林(2010)指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需要辨析的词语,只有极少部分是由教师根据授课内容提出来的,而更多的词语是由留学生提出来的",我们同意他的看法,认为辨析对象主要是以下两个来源: (1)教师提出。可分为教师根据教材内容主动提出、或发现了学生的病句后被迫辨析两种情况,在这些情况下,教师主要依靠的是汉语本体研究的成果,在备课时对需要辨析的词语进行预见或上课时进行区分。 (2)留学生提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留学生经常会对觉得混淆、区分不开的词语提出疑问,要求教师进行辨析。但是,留学生提出的这些词语可能不是近义词,甚至有时候是根本"不搭边"的。教师预见和留学生提出之间的矛盾,也造就了对辨析对象范围的认识的变化和发展。 2词汇辨析对象的范围 2.1近义词 对于同义词或者近义词的提法有些混乱,我们采纳洪炜(2012)的提法,将同义词和近义词的区分淡化界限,合称为近义词。许多学者都认为近义词是词汇辨析的主要对象,但对确定近义词的标准略有分歧,尽管如此,这些学者的观点也有共性:本体研究中提出的近义词,应该是对外汉语词义辨析的对象。 2.2扩大范围说 在接受本体研究的近义词是词汇辨析对象的基础上,多数学者也提出,这二者应该是有所区别的,对外汉语词汇辨析对象的范围应该比本体近义词规定的范围大。郭志良(1988)、刘缙(1996)等都曾对此进行过论述和说明,这里不再赘述。目前对外汉语教学界已普遍接受了这样的看法,但是,对于哪些词应进入辨析的范围,却并没有严格的规定和说明,归纳起来,大致包含以下词语: 2.2.1是词形上有联系的词 李绍林(2010)从影响留学生词语理解的诱发因素角度出发,指出汉语词形会诱发的趋同的理解,进而影响对词义的理解。包括:具有相同形旁的单音节词。汉语"形旁相同的词往往有意义上的联系",如"'讠'和'语言、说话'义有关,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列出形旁'讠'的单字条目163个,这些汉字中有很多具有词的资格,在对留学生进行教学时这些和'语言、说话'有关的词都是潜在的辨析对象";同素词,具有相同语素的词语。包括具有一个相同语素的词:如"出让、辞让、宽让"等双音节词,以及"安--安装、报--报纸"等单、双音节词。另外还应包括语素相同顺序不同的词,也有学者称之为异序词。如"缓和--和缓、样式--式样"等。 2.2.2除近义词外,其他意义上有联系的词语 刘缙(1996)提出了以下几种需要辨析的词语:反义词,指意义相反或相对的词,如高--矮;类义词,指代同一事类的一组词,如:明月、月牙儿、残月、弯月等;同音异义词,指声韵调完全相同意义不同的词,如反应--反映。同时还有同音同形词,如名词"生气"和动词"生气"。 另外,郭志良(1988)也曾提出,由于不同语言的予以系统不完全一致,有些在母语中是同译词的异义词也可能分辨不清。如在英语中"祖国--故乡、本质--自然、参观--访问、短--矮"等。 2.2.3易混淆词 张博(2007)认为,近义词反映的只是汉语词汇本身的语义关系,而不是第二语言学习者事实上难以区分的词语之间的各种关系,因而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词语辨析应当放弃"同义""近义"这类汉语本体研究提供的标尺,而是基于中介语词语混用的现实进行词语辨析,提出了"易混淆词"的概念。他指出,易混淆词与同义词、近义词之间有交叉关系,而非包含关系或并列关系,有些词语是同/近义词,但不是易混淆词,如"熟悉--熟稔";有些词语是易混淆词,但不是同/近义词,如"从--离"。进而,他将易混淆词分为以下几种:理性意义基本相同的词,也就是狭义的近义词,如诞辰--生日;有相同语素的词,如通信--寄信;语音相同或相近的词。 3词汇辨析对象理论的发展趋势 伴随着对外汉语教学法的发展,词汇教学理论越来越完善和成熟,词汇辨析对象的确定也呈现出了一些与之相应的发展趋势,从上文的分类中,我们不难看出以下特点: (1)辨析对象范围的扩大。从严格意义上的近义词到宽泛意义的近义词,再到同素词、同音词、同译词等异义词,词汇辨析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涵盖的对象也越来越广,发展到易混淆词,基本涵盖了教学中需要辨析的所有词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