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结果与结论 通过对TIMSS2011与PISA2009科学评估框架的比较研究,参照目前科学教育,可以做出以下几点反思。 (1)科学探究能力培养要加强。TIMSS2011评估框架首次将科学探究作为一个维度纳入了评估体系,PISA2009中科学探究与科学解释的能力评估所占百分比也较大。旨在培养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做中学"项目虽取得了一些成果,但是仍需努力,不断扩大科学教育课程改革的区域,将科学探究切实贯彻到科学课程中。 (2)理论与实践相结合。TIMSS和PISA科学评估一个偏向课程,一个偏向实际应用。如果能将两者优势互补,在强调课程的TIMSS评估中纳入个人、社区、国家及全球化背景因素,为PISA评估建立具有层次性和逻辑性的课程体系,那么两者的评估价值将会倍增;同样在科学教育的过程中,师生都应该有一个理论联系实践的科学探究态度。 (3)评估利用的多样性。在平常的入职考试、等级考试等社会测评中可以尝试选取两个评价项目中的部分题目,如PISA中关于酸雨、温室的例题,将其稍加修改并进测评,提高全民对科学教育的重视。 TIMSS与PISA的框架是动态发展的,需要对后期的持续关注与比较。同时,中国应积极参与每次的TIMSS与PISA评估,以此来检测课程改革的果实,并作为科学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参考,使其价值扩大。 参考文献 [1]韦钰.科学教育的重要性.http://xxkx.cersp.com/LLQY/200601/68.html [2] Ina V.S. Mullis,Michael O. Martin,Graham J. Ruddock,Christine Y. O'Sullivan,Corinna Preuschoff.TIMSS 2011 Assessment Framework. [3] OECD. PISA 2009 Assessment Framework. [4]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信息简报.2010(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