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高中生在语文课堂上,无论是对于老师的直接提问,还是一些明显的质疑,都采取消极对待的态度,置若罔闻,极其不配合教师。或许,学生思考过,但是不愿表达或是不会表达。总而言之,高中语文课堂上,沉默是常态。但是,这种沉默的现象对于学生语言组织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极其不利。因此,沉默现象这一难题急需解决。一节成功的语文课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的结果,在语文课堂上出现沉默,无疑与教师和学生都有关。笔者认为,教师的表演欲过强,以及一些容易分散学生注意力的课堂辅助教学工具的使用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 一、教师表演欲过强 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核心,但是这个核心的作用是对学生的引领,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学生在教师的启发下寻找自我、发现自我、拓展自我。一个出色的语文老师能够达到的境界是"由基于教师付出的教转变为基于学生自我学习的教,由基于教师教的学转变为基于学生教自己的学"[1]。教师的教不是一种机械的灌输,而是一种交流,一种学习方法的传授,让学生自主学习,知道自己将要学什么及怎么学。三尺讲台可以成就一个名师,许多语文老师都有惊人的口才,能在课堂上口若悬河,讲课对于他们来说就是一种非凡的享受。例如在讲授朱自清的《荷塘月色》的时候,教师往往先自己进入那个静谧柔和的夜晚,展示自己的朗读能力,再一个劲地分析这篇散文的语言优美之处,完全沉静在自己的世界里。可是,学生呢?真正该学这篇课文的学生呢,他们是否和老师一样陶醉?语文教师应该首先有学生意识,主张"学生先行"。例如朗读,理应让学生先试试,这样既可以让学生以主人翁的身份接触文本,因为这个时候还未受到教师影响,又可以让学生尝试着去挑战。如果教师已经在学生面前将这篇散文的朗读技巧演绎得淋漓尽致,再让学生朗读,那么学生多多少少会模仿,照搬老师的技巧,这其中缺失的是探索。更有一些学生,被教师精彩的表演"折服",不愿意在同学们面前展示,害怕自己的朗读和教师的相去甚远,从而招来同学们的嘲笑,沉默自然而然地出现。这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我们希望语文教学可以激发学生的生命活力,让学生更好地自主成长。 打破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必须不以老师的表演代替学生的成长,不以牺牲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成就教师的口才。 二、辅助教学工具分散了学生的注意力 这是一个科技飞速发展、信息海量增长的时代,多媒体早已深入课堂,PPT、视频、音频等辅助教学工具被教师广泛采用。有些教师为了让课堂更丰富多彩,在上课过程中有过多的插曲,例如播放几段视频或是音乐,这确实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有些老师在制作课件时选择的PPT模板不当,过于绚烂或是低沉,与课文主题不符,这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另外,"教师为教而准备,即意味着在某种程度上自觉不自觉地准备将自己放在课堂的中心,因而尽可能想把课堂情境控制在自己的掌握之中"[2]。因此有些教师在制作PPT时想方设法地主观意识先行,用自己的思想取代学生的。事实上,学生的注意力应该集中在课文上、教师的话语上,而不是那些起着辅助作用的多媒体上。过犹不及,过多地使用多媒体只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对教学所起的作用甚微。而学生如果没将注意力集中在文本上,又怎会和教师合作呢?这样造成的结果是学生在课堂上除了关注那些多媒体外,就剩下沉默了。当然我们不否认多媒体的好处,但要做到精巧,恰到好处,而不是滥用好处,让原本可以促进教学的辅助工具分散学生的注意力,而成为课堂沉默的幕后推手。 打破高中语文课堂的沉默,是一个难题。它涉及太多的原因,以上所提出的两大点仅仅是较为显著的方面,其他的小障碍还需要在课堂教学中依靠教师的技巧一一扫除。要攻破这个难题并非易事,教师应从实际出发,不断探索、创新,让学生融入课堂,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在语文课堂上不再沉默。 参考文献: [1]王尚文.走近语文教学之门.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3. [2]周军.教学策略.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2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