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农村小学如此美丽(3)

时间:2013-11-04 15:00 点击:
大目标、小步子的德育实施策略 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家长忙于生计,不能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上庄中心小学坚持把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

  大目标、小步子的德育实施策略
  良好的学习、生活行为习惯对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家长忙于生计,不能在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方面提供更多支持,上庄中心小学坚持把养成良好习惯作为学校德育工作的主线,采用大目标、小步子的实施策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学校依据将抽象的德育目标分解成贴近学生生活的小目标,将概括化的德育内容转化为具有操作性的行为规范,同时,灵活应用维果斯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将每个小目标和行为规范都设置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让孩子们付出努力就能达到阶段目标,获得即时激励、强化。学校依据确定目标—明理导行—监督检查—评价激励的德育实施步骤,完成一个阶段目标就巩固一个,再以此为基础提出新的发展目标,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等行为习惯。
  融入生活的德育氛围
  德育生活化是理论界倡导的一种新的德育理念,即德育应该从受教育者的实际生活出发,让其通过对生活的体验来理解社会的道德要求。上庄中心小学不断践行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德育内容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形成了生活化的德育实施方式。
  (1)重视校园环境的熏陶作用
  学校优化校园环境,营造积极健康的舆论环境,勤奋进取、团结友爱的生活环境,使学生通过耳濡目染形成良好行为习惯。在每个行为培养阶段,学校都会宣讲养成教育的具体目标、内容和行为要求,在明确培养重点的基础上,通过LED屏播放行为示范图片,在楼道里张贴养成教育的宣传画,并配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小歌谣,供学生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学习和传唱。同时,针对学生日常行为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和不断涌现的好人好事,利用广播与大家进行讨论、交流。交流内容贴近学生实际,又是用学生自己的语言说身边的故事,很容易引发学生的共鸣,起到引导、示范和提醒的作用。
  (2)打造家庭、学校、社会融通的德育网络
  学校通过各种活动把学校与社会、家庭联合起来,形成教育合力,使孩子们在不同环境中言行一致,提高德育实效。多年来学校开展了一系列以“爱”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及教师节庆祝活动、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重阳节游园活动、好家长评选活动、磨豆腐、开心农园等社会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帮助学生了解爱的真谛,践行爱的行为。
  “敬老教育”是学校德育的重点,也是家、校、社会协作的系列教育活动。首先是“老少一堂话重阳”活动,重阳节那天,学生把父母、祖辈一起请到学校,进行尊老联欢,活动形式每年创新,不变的是温馨的气氛和其乐融融的场面。寒暑假的时候,开展敬老章雏鹰争章活动;学生不定期地到敬老院开展志愿服务;与家长合作,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孩子关心、尊敬老人的行为习惯。持续的教育活动使学生逐渐将敬老爱老内化为自己的道德品质和行为准则,很多家长都反映,孩子们变得懂事多了。
  特色之三:聚焦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校本课程
  体现科技传承与自然规律的“二十四节气”课程
  农历二十四节气具有很高的农业历史和中华传统文化研究价值,学校将其作为校本课程予以开发,源于对生源、地域和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思考。学生来自农村,对二十四节气却没有深刻的理解,增加这样的课程内容,可以使学生了解二十四节气这项优秀文化遗产,感受中华文明的博大精深;丰富他们对人与自然的认识;培养学生爱劳动、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和环保意识。
  “二十四节气”校本课程的开发过程,是教师、学生合作开展行动研究的过程。师生共同合作,收集各学科有关植物的内容信息,在校内实践区开展种植活动,丰富各学科的植物类课程资源;了解本地常见农作物,进行农作物种植活动;开展花卉和苗木的种植活动,进行专题研究;编制校园实践基地的开发资料,逐渐丰富和积累课程资源。
  经过艰辛的探索与实践,“二十四节气”课程已经成为学校的特色课程。随着校本课程的开发,教师的专业能力逐渐增强。教师的信息搜集能力、研究能力、合作能力都有了一定的提升;学生通过参与课程研发与实践,环保意识、劳动能力、合作能力、研究能力和研究意识都有很大的提升。
  追求人与社会和谐的“少儿警校、驾校”校本课程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