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高中语文采用了苏教版教材,诗词内容的教读的重点采用集中教学的方式,将唐诗宋词集中整理编成《唐诗宋词选读》进行选修教学。这种教材的调整意味着相应的教学理念也必须进行改变。老师们必须把握住高中语文课程标准,遵循语文教学的规律,并根据文言文的教学特点认真探索。笔者就教读《唐诗宋词选读》时的几点做法:供大家参考。 一、宏观出发,准确定位。 高中阶段的诗歌选修教学,既不同于高中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教学,也区别于大学阶段的唐诗宋词的选修教学。必修阶段的古典诗歌数量少,难度小,教学要求低,系统性也较弱。而大学的选修内容则更多地带有深入研究的色彩。而我们采用的选修教材是针对唐诗宋词有兴趣的学生,旨在精选唐宋不同时期重要诗词流派和诗人、词人的代表作品,在教师的引领下,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获得情感的体验、心灵的共鸣和情感陶冶的整体感知的基础上,学习从创意和构思、意境和意象、语言技巧等方面对诗词作品进行赏析,感受作品的艺术魅力,获得丰富的审美感受;在个性化阅读、多元化鉴赏中开拓创新阅读鉴赏的空间。所以高考的定位首先是"选读"即通过有选择性地阅读有代表性诗词佳作进行语言、情感和思维的积累。其次是"欣赏",即对作品内容的精深与形式的处理能够粗浅地"欣赏"即不仅积累一定数量的名篇佳作,还要学会对难度适中的部分篇目进行欣赏,知道哪些作品好,好在什么地方,采用了什么手法使诗词亮丽起来。能够当一个入道很浅的行家。 二、使用好教材、教参、等教辅资料,并作好诗词的鉴赏方法指导。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明确这本教材的编写目的,还必知晓怎样指导学生鉴赏诗歌。为此广大教师首先要认真研教材、教参,认真研究教法。从教材的安排上看,它是以专题呈现给学生,每个专题都有导言、课文及注释品读探讨和积累应用几部分组成。"导言"通过优美的语言点出了本专题的意蕴或鉴赏重点,能够调动学生的欣赏情绪。"品读与探讨"则侧重鉴赏诗歌语言,(如诗眼、炼句、名句),鉴赏意象、意境、鉴赏艺术手法,(如象征、直抒胸臆、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化用典故)等方面。"积累与应用"在提出各专题诵读积累的基础上,或将课内的阅读鉴赏向课外拓展,或进行更深层次探究活动。 现在有很多教学参考资料,对于我们把握教材,选择教法和组织教学有着很大的帮助。但是教师必须从实际出发,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出调整。能灵活地处理教材和教法,不能死搬教条,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又往往感到力不从心。唐诗宋词名篇何止几百,然而课本仅选了几十篇,教师要依据这几十篇做为栏本,让学生达到尝一脔肉而知一镬之味,一鼎之调的效果,就必须注重鉴赏方法的指导。教材大体上以诗歌史发展阶段为线索,突出李白、杜甫、苏轼、辛弃疾等代表中国古代诗歌思想艺术水平很高的诗词大家,重视诗词自身的体类特征和鉴赏规律,设计鉴赏活动中隐含了若干种基本的鉴赏诗词的方法,重视对诗词的多元解读,致力于培养学生个性化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意识能力,教学要注意具体的鉴赏能力的指导,知人论事,洞察本事,考析词意,疏通章句。这样在教师的带动下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和能动性,使学生的阅读鉴赏水平有一个明显的提高。 三、以读核心,为进行初浅鉴赏。 在必修教材中的以探究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依然可以在选修教学中迁移运用。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诵读",对诗篇的理解由浅入深,逐步理解。根据不同的教学要求,采取不同的读法,在对诗篇的学习,一开始应采用参读法,即在教师的指导员下学生学会自己查阅与选读、鉴赏诗歌的有关的各种资料,初步了解诗歌的写作背景、情感基调等,为进一步鉴赏打好基础。在初步了解的基础上用诵读法进行反复朗读,可以达到逐步加深理解的作用。经过教师的引导,学生就要采用美读的方法,好在反复的诵读中,要有声有色地把作者的思想感情恰如其分地传达出来,自己在阅读中得到了美的熏陶。理解达到一定的层次,就要采用比读、研读等到高层次的阅读。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促进思维的发展,开拓视野,培养创新精神有很大的帮助。研究性阅读则进一步体现了探究性策略,为学生将来自主学习,进行自我鉴赏打好坚实的基础。 总之,广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还必须进行探索和实践,努力进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大量阅读,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否则就可能在教学中形成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或者隔靴搔痒,没有什么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