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建立关联?通过前述对工科学生的学习、思想实际的分析,可以看出,实际状况和存在问题都与工程实践息息相关:工科学生的教育培养、职业定位是为工程实践进行人才储备,工科专业设置就是为工程实践服务,其目的就是为工程实践提供智力支持和合格人才;而工科学生的思维定势也部分取决于对工程实践的心理期许。本质上,工程实践是最具有创造特征的实践活动,是一种最典型、最鲜明的主体改造客体的人类实践。而马克思理论正是充分研究实践的本质、作用和地位的学说,“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②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是有关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规律的理论体系和行动指南,其中有着关于实践的丰富的、具有启示性的解读和论证,认为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在各种实践方式中,强调物质生产实践的基础地位和主导作用。工程实践就是一种物质生产实践形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可以从学生的专业背景、职业期待出发,将对工程实践的认识与“原理课”的学习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引导学生逐渐走入“原理课”。
3引导学生深入“原理课”
“要使知识充满活力,不能使知识僵化,而这是一切教育的核心问题”。③如果通过“原理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从中体会到不同的感知,获得对工程实践不同过去的深入认知和全面理解;能够取得对其学习、生活有实际指导和启示作用的、有实践价值的知识;这些知识能够消解自己的种种迷惑和疑问,不是那种教条式的“惰性知识”——有了这样的收获,他们对“原理课”的认同感自然会逐渐加深,从走入到深入,学习主动性会进一步提高。
为达到这样的教学目标,在实际教学中,笔者根据学生的求知需求,将工程实践置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视野下,精心设计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启发和指导下,再深入思考工程实践。通过学习,学生们看待问题的视角有了新的变化,分析问题的能力得到加强,能够透过工程实践的外在形态和表现特征,领会工程实践更深刻的蕴含,即:工程实践在本质上是创造性的实践活动。
工程实践是造物行动,但更是一种创造活动,工程实践的直接结果是物质产品的产出,但工程实践的本质是创造,创造是工程实践取得目标结果的最重要动力和源泉。创造是人类不断突破现有条件的限制,以优化、适宜的方式,不断改变客体的结构样式和存在形态,用以满足自身的需要。创造是创新性的实践过程和实践结果,“创新是人类创造性的实践活动,是人的最高本质”。④创造力决定着工程实践的质量和成败。工程解决方案是“非唯一解”的,不同的工程师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设计思路就不同。不同的人施行同一工程,解决方案不可能完全相同,一个个工程是一个个“个案”,不可能有一劳永逸的标准答案,工程实践中有巨大的创造空间,创造质量与工程师的创造力水平高下密切相关。
通过“原理课”学习,明确了工程实践的创造性本质及创造力的关键作用后,接下来就是引导学生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思考,从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中吸取启示和启发,为强化自身的创造力寻求智慧指引。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力量、主客体关系、辩证思维方法等方面的理论学说都与创造力的本质、蕴含息息相关,因此,实际教学中,在讲述这些理论学说时,都可以与创造力的培养、塑造相结合,深化学生对创造力的理解、认识,为培育学生的创造力提供哲学理性智慧支持。从人的本质力量角度看,“工业的历史和工业已经产生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⑤而创造力实质上就是人的本质力量的外化和展现,是人的本质力量充分发展的结果;从主客体关系的角度看,“主体在实践活动中,不断地打破客体的限制,超越现实客体,发展自己的能力和需求,同时也使客体得到进一步改造、发展和完善”。⑥创造力正是人的主体性的高扬和全面发挥;从辩证思维方法角度看,“唯物辩证法是以实践为基础的客观辩证法和主观辩证法的统一”,⑦掌握辩证思维,形成科学的认识方法和正确的实践方式,能够促进创造力的产生,从而更有效地认识和改造世界。
要提高工科学生学习“原理课”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工作不能流于形式和说教,要针对学生的学习、思想实际,从其成长、发展需要出发,分析客观现状,了解其求知需求,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使学生的“原理课”学习不断深入,从中获得智慧启发,并进一步激发他们的学习主动性。
基金项目:2012年度安徽工业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研究课题重点项目“当代大学生马克思主义理论深层运用能力培养机制研究
注释
①于光远.自然辩证法百科全书[M].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4.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6.
③[英]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2.9.
④赵建军.创新之道[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1.3.
⑤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7.
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63.
⑦杨惠民,洪晓楠.“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案例式专题教学教师用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1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