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就合理定位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人文性”成为语文课程的重要特征。新课改以来,语文课程的人文性虽有所体现,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仍把其工具性放在第一位,淡化了语文教学中本应具有的人文性。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人文主义,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主张思想自由和个性解放,肯定人是世界的中心,强调人性、人权、人本,提倡自由、平等、博爱。把人作为一切社会活动的出发点,把人放在第一位。体现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就要实施人文教育,人文教育就是要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的教育。语文人文教育就是以语文课中的人文思想和人文精神,对学生进行培养和教育的教学活动。笔者认为要做好这一工作,语文教师要做到“一个理念,三个重视”。
一、以“生”为本的理念
“人文主义”把“人”放在第一位,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的对象是学生,语文教学必须以学生为本。教师要时刻用以“生”为本的理念武装自己,要“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把学生当作一个人,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其次才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才是教授知识,培养能力,才是提升素养。以“生”为本,就要知道学生欠缺什么,学生最需要什么。根据学生的需要安排教学内容。以“生”为本,就要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教师重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自觉、创造的学习,并使学生的主体性不断得到促进和发展。以“生”为本,就要关注学生作为人的全部因素,关注他的思想,关注他的情感,关注他的个性等。语文教学立足于学生作为人的发展,本身就是语文课程人文性的体现。
二、教师要重视教材中人文精神资源
高中语文课本及读本都是专家精心挑选的大师们的心血之作,是文质兼美的好文章,文中流淌着大师们的真实情感,蕴含着他们的深层思索。语文教师进行人文教育,就要挖掘课本、读本教材中的人文精神,让学生在品味审美中实现思想的升华、灵魂的净化。作家陈建功说:“我读屈原,感到自己的卑琐;我读陶渊明,感到自己的势利;我读李白,感到自己的狭窄。”可见文学在提升人的精神铸造人的灵魂方面的重大作用。重视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让学生在诵读、品味中领悟人生,完善人格,培养和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学生走近史铁生、司马迁,感受生命的顽强,体悟生命的意义;学生走近艾青、屈原,理解炽热的爱国情怀;学生走近朱自清、陶渊明,品味高洁的情操……利用教材的人文精神资源,学生领会海子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海伦·凯勒对生命的热爱,普希金自由的渴盼,马丁·路德金对自由、平等、民主、权利的人生理想的追求……语文老师要深入发掘教材中的人文内涵,让学生与伟大的灵魂对话,实现文化的传递,精神的传递。学生在一次次的情感体验中,在潜移默化中,心灵的尘垢得以涤荡,灵魂得以升华,素养得以提升,人格得以逐步完善。
三、教师要重视构建人文精神浓厚的语文课堂
课堂学习是学生学习的主渠道,因此将语文课程的人文性渗透于语文课堂教学中,就需要老师构建人文精神氛围浓厚的语文课堂。推新弃旧,那种简单的“灌输”、“填鸭”、“说教”、“训练”的教学方法要坚决摈弃,而应采用灵活多样的更为人文的教学方法,营造一种充满激情、富有诗意、自主合作平等对话的课堂。语文课堂是充满激情的,强调情感的优化。“文章不是无情物”,要披文入情,以情动人。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当情感的血液在知识的肌体中欢腾跳跃的时候,知识才会融入人的精神世界。”语文是诗意的,富有诗意的导语营造了课堂氛围,让学生快速进入角色;富有诗意的朗诵,让学生走近文本,走近作者的心理;富有诗意的赏析,让学生由作者走向自己,学生在诗意中感受心灵成长的愉悦。语文课堂是平等对话的课堂,师生对话,教师放下架子,共同参悟文理文趣;生生对话,互助合作,不仅解决问题,还学会了倾听与吸纳、宽容与沟通、协作与共享;生与文本的对话,走进文本世界,探讨文本内涵,获得情感共鸣;生与作者的对话,感悟作者独特体验、气质,从而把作者的人文气质内化为自己的。
四、教师要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
语文学习决不能仅仅局限在课堂,有人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相等。的确,语文学习处处有课堂。这就需要教师重视教材外、课堂外的人文价值。学生的活动主要在学校,因此要重视校园语文环境的人文价值。校园内文化内蕴浓厚的人文景象,影响、激励着学生。校园的壁画、标语等无一不熏陶渐染着学生。周恩来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激励学生有目标地去学习;陶行知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教育学生有奉献精神;林则徐的“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让学生懂得宽容和抵御一己私欲。重视大语文的人文价值,就要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丰富校园文化活动。辩论赛、演讲赛,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表现自我、提升自我。另外,学校开放性的学习领域也不可忽视,要充分利用图书馆、阅览室、微机房等人文资源异常丰富的地方。学生通过阅读,拓宽了视野,了解了生活,认识了社会,培养了人格。
有人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现代科学,没有现代技术,一打就跨;如果没有优秀的历史传统,没有民族人文精神,不打自垮。这些话精当地说明人文精神对国家、民族的重要性。语文学科,肩负着构建学生精神世界,铸造学生灵魂的重任。实施人文教育的语文教师任重而道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