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教学设计好比电影的剧本,质量的好坏、形式的新旧,都决定了一节课的成败与否。“一例贯穿始终式”教学设计,有着整体性、双向性的特点,无论对于学生兴趣的提高,还是教学目标的达成,都起到关键的作用。最后阐述了该设计模式应该坚持的原则:生活性、价值性、辅助性、适中性、结合性。 [关键词]政治课堂一例贯穿始终特点意义原则 如果把一节政治课比作一部电影,那么一个教学设计就好比是一个电影剧本,其设计质量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一节课的精彩与平庸、成功与失败,因为剧本是电影编排的依据、灵魂,是赢得好的票房的前提。一个高质量、形式新颖的教学设计,需要政治教师发挥自身的主体性、创造性,挖掘具有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课程资源。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一例贯穿始终式”教学设计:以一个事件为核心,从该事件不同时间段的进展程度(即纵向)或同一时间段不同思考方向(即横向)的角度,合理地设置一连串具有探究价值的问题,贯穿于整堂课的教学始终,经过学生的讨论、教师的参与,问题得以解决,最后水到渠成地得出理论结论。 一、设计的范例 我有幸观赏了两节颇具典型性的优质课,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用一个核心材料贯穿教学始终,解决了一节课所有应该解决的问题,心中不免钦佩不已。 范例1:政治生活第八课第一框《国际社会的主要成员》一课的教学设计。 老师以中日领土之争为背景材料,根据事件的进展程度设计了四大问题—— 情景一——“日方挑衅”:2010年9月7日,一艘载有15名船员的中国渔船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捕捞作业时,受到日本海上保安厅一艘巡逻船冲撞,接着又受到日本另两艘巡逻船跟踪、冲撞、截停、登船、检查,并扣留我国的渔民渔船。 问题:你如何看待日本的行为? (要归纳的知识点:主权的重要性) 情景二——“我方态度”:事发后第一时间,中方对日本巡视船非法表示强烈抗议,强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立即向日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日方巡逻船不得在钓鱼岛附近海域进行所谓“执法”活动,更不得采取任何危及中国渔船和人员安全的行为,要求日方立即放人、放船。同月24日,日本宣布以“保留处分”形式释放渔船船长 问题:我国为什么要持强硬的态度坚决与其对峙? (要归纳的知识点:主权国家的权利) 情景三——“寻求援助”:2012年9月13日,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李保东大使约见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提交了中国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点基线坐标表和海图。至此,我国已完全履行了《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所规定的义务,完成了解决领土争端的法律手续。 问题:谈谈你所知道的国际组织?我国为什么将钓鱼岛问题求助于联合国? (要归纳的知识点:国际组织的含义、类型;联合国的宗旨、原则) 情景四——“专家预测”:中国与日本钓鱼岛对峙仍在进行当中,如果日方执意将问题扩大化,双方难免有动武的可能。 问题:如果双方短兵相接,假如你是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将会如何处理中日的争端? (要归纳的知识点:中国与联合国的关系) 课堂总结:我们坚信,在中日领土之争问题上,只要我们不断努力,坚决维护本国国家利益,履行应尽的义务,就一定能使我们的合法权利得到切实的维护。 范例2:文化生活第四课第一框《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的教学设计。 老师以大运河文化博览会的召开为背景导入新课之后,围绕着京杭大运河申遗过程中人们的三个顾虑而设计了三个不同的问题—— 顾虑一:京杭大运河流域很广,两岸的文化遗产大多散落民间了,整理起来难度很大。 问题:找一找徐州有哪些传统文化? (要归纳的知识点:传统文化的四种形式) 顾虑二:大运河的主体是隋炀帝主持修建的,有供其游玩享乐的初始目的,有很多的“负面影响”。 问题: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要归纳的知识点: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 顾虑三:大运河有些河段已经干涸,部分河段污染严重,它在航运上的作用和地位与古代相比已经明显弱化了,不适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 问题:大运河在航运上的作用和地位与古代相比为何明显弱化了? (要归纳的知识点:传统文化的发展要求) 课堂总结:相信,只要我们在申遗的路上,不断思考、不断解决人们存在的种种顾虑,克服申遗中的不足,大运河的名字一定会写在世界文化遗产的名录上。 二、设计的特点 综合上面两个设计范例,不难看出它们有着两个鲜明的特点—— 1.整体性 上述范例1中,以中日领土之争的进展:摩擦——冷静——激化——搁置的顺序层层设疑,这一纵向的设计思路如同一部完整的连续剧,每一部分都令人悬疑,想迫于知道下一环节的进展;范例2中围绕大运河申遗道路上,人们的三个方面顾虑——两岸的文化遗产整理起来难度很大、隋炀帝的修建有一定的负面影响、它在航运上的作用和地位与古代相比已经明显弱化了。这一横向的设计思路,如同不同的专家、学者在评判一个社会现象,学生想知道到底他们每个人有着怎样的顾虑。这样就使整个设计散而不乱、浑然一体。 2.双向性 这种教学设计可以是纵向的,也可以是横向的。纵向设计是指从该事件的不同时间段的进展程度,根据进度发展的不同阶段,设计与教学目标相一致的答案;横向设计是指围绕该事件,从不同的思考角度,呈现不同的疑问或观点,让学生对此加以分析或评论。采用哪种方式,要根据教学目标及事例本身的特点,否则就是低效的、不恰当的。 三、设计的意义 这样的教学设计无论从提升课堂的质量、激发学生的兴趣,还是培养学生的能力,促使教师的进步,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1.设疑激趣、引生入胜 以一个事例为核心,让学生自始至终感觉像在观赏一部连续剧,又像是阅读一篇微型小说,耐人寻味、发人深省,如一泉涓涓细流,温馨可人、沁人心脾。为了解决层层疑惑,他们自然会开动脑筋,积极寻求合适的方法。在范例1中,中日关系的摩擦起缘、发展进程都是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按照事件的进展来设计问题,学生解决了一个,又迫不及待地想知道下面的进展如何,在不知不觉中解决了一节课应该解决的问题,兴趣盎然地掌握了知识要点。 2.合作分析、提高能力 学生们对同一事件以不同的视角去思考,提高了它们多角度思考问题、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他们以小组的形式热烈讨论、辩论,也促进了合作探究、口头表达等多方面能力的提高。这正是以能力发展为主导的新课改要求的鲜明体现。 3.自我鞭策、提升水平 这样的教学设计无疑会鞭策我们的政治教师要有足够的生活阅历、丰富的生活背景、纵深的理论思索,它将不断地促使我们不断思考、探索、研究如何去获取更为新颖有效的教学资源,提高政治教师课堂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 四、设计的原则 这样的教学设计与零散式的设计无疑显示了它的个性与优势,但是在进行设计的时候也不能随心所欲,应坚持如下原则—— 1.生活性 高中政治课程标准指出:本课程要立足于学生现实的生活经验,着眼于学生的发展需求,把理论观点的阐述寓于社会生活的主题之中,构建学科知识与生活现象、理论逻辑与生活逻辑有机结合的课程模块。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指出:“在生活里找教育,为生活而教育”,这为我们阐明了生活和教育的关系,教育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因此,政治课教学其理论的深刻性植根于实践之中,植根于学生的生活经验之中,课堂教学材料的选取应以贴近生活为原则。原本来自于生活,扎根于生活的思想政治课程,向生活世界回归,关注学生主体的生活体验,是思想政治教学设计的一项基本原则。无论教学设计采取纵向的方式还是横向的方式,只要材料源于生活,就足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吊足学生的胃口,挑起思维的一根根神经。比如时事社会热点,发生在他们周围的事情,或他们亲身经历的情景,这样他们对于设计的问题才有话可说、有话想说、有话能说。 2.价值性 根据背景材料设计的问题应有探讨的意义和实际价值,切不可无病呻吟,让学生什么都议一议、论一论,让学生议论的话题必须有一定的含金量。一些思维含量较低或根本没有思维含量的问题,只会让学生产生惰性。这就要求教师精心设置问题,因为一些无原则、无目的的所谓的“问题”既会削弱教学设计的价值,又会浪费学生的精力与时间,更达不到教学的目标要求。如果脱离了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而单纯地根据材料设计问题,虽然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培养了学生的动脑、动口能力,活跃了课堂气氛,但这样的活动毫无疑问却背离了我们教学目标,甚至南辕北辙。 3.辅助性 这一设计并不等于说所有的知识点都必须用这一事件,确有不合适、无从挖掘资源的时候,穿插其它辅助性的资料也未尝不可,只要总体方向、思路不变,就不会冲淡这一设计的整体性、连贯性特点。如《传统文化的继承》一课中,有个知识点——传统文化鲜明的民族性特点,以大运河为背景就不容易设计,所以我们就可以单独用中西方园林的比较和中国不同时期园林的比较进行设计:中国园林不求轴线对称,没有规则可循,力求天然——受中国古典哲学影响,强调“天人合一”;西方园林布局对称、规则、严谨,力求用人工的方法改变自然——受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影响,强调人的理性、尊严和力量。学生经过讨论,得出结论: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符合民族心理,带有自己民族的特色。当然这个材料并不是与主干材料毫不相干,它们有着一定的内在联系,园林艺术也属于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内容。 4.适中性 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自然会讨论的热火朝天、神采飞扬,但高中学生尚不成熟的心理品质也可能会使得对问题的思考不能太深,对于结论的形成不能一蹴而就。所以要求我们设计的问题要坚持适度原则,难度不要太大,范围不要太宽,只要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树上的桃子,这样也才能让学生的个性见解得到充分的尊重与张扬。如果与预设的目标距离稍远,我们可以层层深入,逐步引导,最后让学生顺理成章得出合理的结论。 5.结合性 问题的设计要紧密根据设置的背景材料,切实解决材料中涉及的问题,更重要的是要与教材上的知识有共同的聚集点、结合点,否则就会出现脱节现象,违背了教学的意图。上述范例2中,针对人们申遗的第一个顾虑——京杭大运河流域很广,两岸的文化遗产大多散落民间了,整理起来难度很大,紧接着设置了一个问题:找一找徐州有哪些传统文化?学生们积极踊跃地举证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有传统习俗,有传统思想,有传统建筑,有传统文艺等,这就顺理成章地实现了本节课程的教学目标——传统文化的四种形式。 教学设计既是一个系统工程,又是一个艺术工程,它需要我们每个高中政治教学工作者不断地去探索、去研究。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提高政治课堂教学实效,促进学生有效学习和全面发展,也才能进一步加快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推进新课程改革向纵深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贾晓波主编《心理健康教育与教师的心理》中国和平出版社2000年3月 [2]班华主编《中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2000年9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