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是人们系统地表达知识和经验、思想感情的书面语言形式,具有高度的综合性和创造性。高中作文教学有针对这个时期特定的教学方法,下面将对高中作文阶段式系统化教学进行分析。
一、兴趣的调动与基础阶段练习
高一学生具有知识结构简单、语言表达能力欠佳、写作兴趣不高的特点,本阶段分两部分逐步提高学生对作文的认识与兴趣。
1.兴趣的培养
由于学生的写作兴趣不强,假使给学生布置完成800字的作文的任务,可能使学生感到不知所措,心理压力增大,容易引发叛逆心理,对写作产生抵触情绪。
因此,首先要引导学生深入生活,帮助学生提高联想和想象能力;注重对学生思辨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善于提炼、善于思考。可让学生随心记录感想,不作字数要求,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养成写作习惯。要求学生每周写一篇周记,体裁不限,只要是能调动学生写作积极性的话题,都可以作为写作训练的题目。
2.知识的积累
积累词汇,掌握句、段的表达方式都需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识记。仿写语段、记录读书笔记不仅可以培养良好的读书习惯,更是夯实学生写作基础的好方法,也为他们快速地提高作文能力奠定了基础。可要求学生当堂仿写句子,如出上联,要求学生对出下联,这样可以使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自由探索,填补知识的空白。
二、文章体裁及结构的技法训练
有了上一阶段训练的基础,学生已经学会如何写一篇完整的文章了,心理上不再对写作有畏惧。但是由于一些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把握不准文体,会使写出的文章“牛头不对马嘴”。对于这种情况,要求学生多读各种文体的文章,在掌握记叙文、散文及议论文文体特点的基础上,对每一种文体逐一进行专项训练。在着手写作时进一步思考、选择,把握文体特征,在比较中掌握文体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方法。
三、系统化整合训练
针对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高一高二的学生学习任务相对较轻,时间充裕,心理压力小,接受能力强,易于培养兴趣,基础知识的训练、兴趣培养和文章体裁的技法训练可以在此时进行。到了高三,所有课程学习的压力比较集中,各科学习任务均比较重,这时需要把握好每一次实践的机会,从中总结并梳理写作中的问题,逐一解决,此时学生基本已经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作文指导、讲评都需要突出重点,直击高考。
1.文章立意深刻
人若无心,则是行尸走肉;没有主题的文章就像没有心的人,没有生命。一个新颖、深刻的立意不但是吸引读者眼球的法宝,而且是拉开作文档次的重点。由“必然王国”到“自由王国”是写作成功的关键。从事高考作文研究多年的专家黄德灿说:“缺乏思辨性是高考作文的通病。”学生往往有了一个文章架构就往里填充,对问题的分析,只就其表,不查其里,根本不分析内部联系,缺乏思辨性。
本阶段的重心是使学生充分了解并运用作文立意的两种思维形式,运用发散思维从多角度立意和运用逆向思维从反向立意。为了快速适应作文测试,必须训炼学生对这两种思维形式的运用,从而加快立意、构思、行文。
2.清晰的思路和精炼的语言
每个人在表达的时候都有自己的视角,确定了想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后,要以条理清晰的思路表达出来。教师可以适当提供一些范例加以引导,或是鼓励学生回顾读过的文章,在类比中思考,在回顾中借鉴。
精炼的语言不是将文章写成诗,而是引导学生用一些技巧将文章变得简洁、生动。如将文中的口头语替换为书面语,或适时使用成语、俗语。
3.明确的中心思想和充实的内容
跑题、偏题是写作大忌,在写作过程中一定要随时注意是否围绕中心思想阐述。从学生作文来看,内容单薄、言之无物的现象很普遍。议论文论据不典型,或是没有事例,或是分析不到位,与观点脱节;记叙文有时不分主次,有时没有事件,或是事件不生动,没有感染力。这个阶段可以引导学生把积累的素材运用到作文中,并分析解说。
本文分阶段阐述了作文教学的细节,联系学生心理、学习程度,从时间安排上、作文教学重点上分析阶段式系统化教学。我们分阶段调高教学目标,而非起初就定个非常高的目标,对于学生来讲是可以循序渐进提高写作水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