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古人早就认识到问题对学习的价值,指出质疑是学习的源头。如果一个人在学习过程中,经常对一些难以解决的问题产生怀疑、困惑、焦虑的心理状态,并促使他积极思考,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这种心理品质就是“问题意识”。现代教学论研究也指出,产生学习兴趣的根本原因是问题。没有问题,就不会激发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没有问题,学生就不会进行深入的思考,学习就只能停留在表层;没有问题,学生的学习就只能是消极被动地接受,就不会自主地进行探究性学习。
但是在传统的课堂上,大多数教师忽视了对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却成为了教师的“教学专利”,课堂成为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固定模式。一堂课结束后,如果学生一点问题也没有了,就被认为是好课。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渐渐养成了等待老师向他提问的习惯,并在回答问题时还要力求去遵循老师的提问意图,而学生自己却没有主动地去思考,根据自己的认知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就僵化了学生的思维,抑制了学生发现问题的兴趣。
新课改的重要理念就是“以学生为本”,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注重发展学生的科学素质和创新能力。这就要求学生善于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要使学生能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一个好的数学老师,一堂好的数学课,不应是讲得学生没有问题,而是启发他们不断提出深刻的问题。
那么,如何在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下面,我就谈谈我在数学教学中的一点浅薄的做法。
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轻松的学习氛围,使学生敢于提出问题。
要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必须给他们营造一种民主、和谐、充满信任的氛围。教师必须放下师道尊严,让学生放弃对自己的敬畏之心,学会做学生的朋友知音,让学生愿意接近自己,对自己敞开心扉,能够在自己面前畅所欲言。对于思维活跃的学生,教师要善于鼓励,引导;对于学困生提出的古怪问题,教师也不能讽刺挖苦,并且应该用尊重、平等的心态去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爱的气氛。只有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才有自觉主动参与的欲望,才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毫无顾忌地发表自己见解,提出自己的问题。
其次,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引导,使学生善于提出问题。
教师首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成为一个设计问题的专家。备课时,要熟悉教材内容,了解学生情况,能够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找准知识的生长点,科学地设计问题,巧妙地把教学过程设计成一个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创造思维的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首先要循循善诱,使学生从教师提问中学会如何质疑和提出问题的方法。并且要善于启发,勤于启发,善于捕捉学生思维活跃的热点和焦点,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提出问题,激发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提高学生所提问题的质量。
第三,引导学生主动解决问题,并归纳解题方法。
当学生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后,教师给学生留出充足的空间和时间,让每个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自主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方法和策略。还可以通过小组内的共同探究和交流,并形成初步的方案。转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参与到小组中去及时获取信息,适当加以引导和调控,并组织学生进行有成效的数学交流,激活学生的思维,拓宽学生的思路。学生解决问题要经历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不是要告诉学生怎样算,不是把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展示给学生看清楚、听明白,教师应该帮助学生组织起有序的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地参加活动、主动地进行探索。最后,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方法,整理解题思路。学生在对自己的疑难问题有了明确的解答后,教师还要举一反三,引导学生进行回顾,反思审题过程,深入理解题意寻找正确的解题方法;反思解题的分析过程,促使思维精确化、概括化;反思解题方法、优化解题过程,寻找最佳解题方案;反思问题的本质总结解题规律。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理解问题,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并形成一整套的解题思路。
课堂教学并不以知识传授为目的,而要以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特别是形成自己对解决问题的独特见解为目的。所以教师一定要善于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自主探究,分析问题,形成思路,解决问题。教师更要培养和保护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课堂,通过新知识学习,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课堂。这是实施新课程标准的今天,课堂教学改革应该追求的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