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互联网的双面性对农村的网络教育影响很大。互联网络极大地开阔了青少年的视野,给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和乐趣。通过网络,青少年可以了解最新的新闻信息、时事动态,接触自己感兴趣的其他资源。但互联网的开放和自由也会使青少年以为找到了精神寄托,挣脱了束缚,导致他们在网络的海洋里放任自己。网络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也是有目共睹的。在当今农村的社会环境下,由于父母出去打工,家里一般只剩爷爷、奶奶等,他们根本管不住孩子。大部分学生,特别是中小学生,他们的自觉性和自控能力都不强,极有可能打着学习的幌子,去上网聊天、玩游戏或看电影,最终影响自身的学习和发展。
四、我国农村网络教育的发展趋势
我国农村网络教育从2003年开始实施,到现在已经开展了整整十年时间。通过从刚开始的教学光盘播放点、卫星教学收视点到今天的计算机教室等基础设施,将优质教育资源传输到农村,旨在促进城乡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提高农村教育质量。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是促进农村教育跨越式发展的一项重大战略举措,是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解决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资源短缺的重要途径。在教育领域,信息技术的支持、互联网平台的建立、多媒体的综合运用、人们对终身教育的深入认识,都为网络教育的推行创造了良好条件。随着技术手段的发展,网络教育将在教育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将成为21世纪的主流学习方式,掀起一场新的学习革命。
五、我国农村网络教育发展策略
针对我国农村网络教育发展的现状,要更好地开展我国农村网络教育,需要政府给予财政上的倾斜、科研单位加大研究设计力度、企业吸收转化积极推广,也需要学校重视。只有整合多方面力量,才能使网络教育平稳地向前推进。
我们必须要更新思想观念,积极接纳新事物、新技术,网络教育与传统教育相互补充,交叉使用,改变传统的片面强调应试能力而忽略培养学生社会交往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的做法。此外,还要建立科学的教育管理制度,让整个社会接纳网络教育这种新教育形式,充分利用社会上的各项资源,构建科学有效的网络教育新体系。
目前,我们对如何管理网络教育、网络教育有何优势与不足等问题还缺乏明确的认识。为此,我们必须大力加强网络教育应用的基础性研究,如基于网络的教育创新模式、网络教育的教学软件平台、典型示范网络课程和网络教育效果的研究等。与此同时,应充分了解农村开展网络教育的困难所在,在政府、科研、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各层面加大推广和应用力度,提倡教师学习并掌握网络教育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进行教学,真正提高农村教育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丹.网络教育的现状与问题分析[J].教育技术装备,2006(8).
[2]李玉海.我国网络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与对策[J].信息导报,2006(1).
[3]曹凤余.网络教育离我们有多远[J].远程教育,2001(6).
[4]田桂平.大力推进我国网络继续教育的对策研究[J].成人教育,2006(4).
[5]祝智庭,王陆.网络教育应用[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10).
[6]赵国宏,朱新梅.论网络高等教育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J].远程教育,2002(5).
[7]祝智庭.基础教育信息化进程报告[J].电化教育,2003(9).
[8]唐章蔚.农远工程背景下区域教研基地构建研究[J].电化教育,2010(4).
[9]倪少成.经济欠发达地区网络教育发展问题的思考[J].远程教育,2001(12).
[10]文国猛.农远工程给农村插上现代化的翅膀[J].现代阅读,2012(7).
[11]罗双兰.基于TC动机设计模型网络学习动机的激发策略研究[J].广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3).
[12]胡培成,陈鹏武.我国网络教育发展现状探讨[J].科技资讯,2009(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