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和变化之中。图式来源于主、客体的相互作用,是在主体的能动调节下不断同化和顺应的双重建构的结果。课程设置是一种命题,课程的总体规划依据一定的培养目标确定课程内容、课程门类,活动方式确定教学时数、按学年、学期教学顺序等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这是一种认知结构,是在人为的操作下,不断表征的结果。根据Hutchinson和Waters提出的“需求”念,需求分为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两类。目标需求是指未来工作要求学习者所必须学会的知识和技能,而学习需是指学习者为了学会所需的知识和技能而需要做一切。课程设置的目的是满足人才培养的需求。鉴于以上理论为基础,我们认为课程设置的复合性,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设置“复合性”的课程,适应区域化市场经济需求 根据广州大学松田学院外语系英语专业2008级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版)中商务英语专业中课程设置由平台+模块组成,课程设置如下:
(二)建立“双师型”教师培养机制 问卷调查中学生对教师的满意度的调查为78%,学生认为教授商务英语课程的教师“外语和专业知识都重要”,22%的学生看重“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也就是说,能够熟练使用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进行课堂教学的教师更受学生欢迎。松田学院外语系有37名老师,其中2名教师是商务专业毕业的硕士,一名“双师型”教师。如何让更多的教师成为复合型的外语教师是开设商务英语专业的院校急待解决的问题。最快捷的方式当然是引进国内毕业或海外归来的商务或经济学类的毕业生或在企业有商务工作经验的人员。除此之外,比较可行的方式是校内培训,鼓励现有英语专业学位的教师在国内外高校攻读商务或经济类的学位,这种方使教师专业化得到更快发展。学院对教师的“二元结构”要特别关注,一方面教师组成不能以青年教师为主,要老、中、青各占一定比例,另一方面教师在专业知识、学科前沿知识和产业发展信息的知识方面对学生要给更多的指导,教师是“本科+学科”学术前沿主导力量。只有具备了培养人才的能力,才能教育出合格的人才。无论何种方式都是鼓励商务英语教师朝着跨专业、复合型的方向发展,使学生从中受益。 (三)重视实践教学,实行“双向”的复合型培养方式 实训是商务英语课程设置中不可或缺的一环,方式有专业综合实习+毕业实习。建立专业实训室、创建商务贸易模拟平台、在校为学生创造实战演练的机会是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一部分。2011年7月,松田学院外语系对2008级商务专业学生进行现场PPT演习,进行实习前模拟训练。专业实训课用现有的资源培养学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为日后学生到企业实习,起了很好的铺垫。另外,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大赛”,既锻炼了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也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学以致用。实践证明,实践教学体现了商务英语课程设置复合度的合理性。 (四)对教材的选用要与时俱全进。目前使用的教材是国内编写的,有些案例落后,与实际的商务情境相脱节,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因此,增加教材的多样性、新颖性和实用性,激发学生对课程学习的兴趣。青年教师可开发图文并茂的商务英语课件,利用真实性、趣味性和知识性开展商务英语情景教学。 (五)建立与课程设置体系相关的评价体系。评价是课程设置的监督环节,也是确保课程质量和效果的有效方法。通过测试和考核,了解学生阶段性的学习情况。通过不定期的随机抽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课程的评价,包括教学内容、教材、教学效果、学习效果等的反馈信息,使我们能及时发现存在问题,及时改进,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要求。相关的评价体系在一定时间内起积极的促进作用。学生对课程的评价,体现在学生对课程的吸收程度,是否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学生对教师教学质量的评价,使老师及时改进不足。学校督导层面对教师工作质量的评价,对教师起到指导作用。 四、结论 商务英语课程体系是一个复合性的的体系。我们要从商务英语学科的特点、教学目的和人才培养目标出发,设置以课程内容+企业需求+实习相结合为导向的商务英语课程体系,完善课程体系,还体现在教师专业化、教材建设、评价等方面。只有这样,我们培养更多的商务英语的人才,满足“本土区域化市场”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