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本文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置于高考改革视野下,重新审视其目标、任务与实施思路,提出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既要着眼当下,培养学生以选择能力为核心的人生规划能力;也要放眼未来,培养学生适应将来社会与职业变化需要的核心技能与重要品格。对于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本文建议将生涯规划教育目标融于课程目标之中,基于学校整体课程体系架构对生涯规划课程进行顶层设计,构建以各学科课程实施为主体、以生涯导向课程和学生生涯发展指导制度为两翼的生涯规划教育实施体系。
【论文关键词】高考改革;高中;生涯规划教育
生涯规划教育是高中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但是由于受到应试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影响而长期得不到应有的重视。2014年,旨在“增加学生选择权,促进科学选才”的高考改革方案出台,使以往默默无闻的生涯规划教育因其所具有的培养学生选择能力的重要作用,站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成为一时的热点话题。本文认为培养学生选择能力只是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之一,生涯规划教育具有更加丰富与深刻的内涵。我们必须在当前高考改革所引导的高中教育深层变革的进程中,重新审视高中生涯规划教育的目标、任务与实施路径。
一、高考改革与生涯规划教育的推进:超越“问题导向”
新一轮高考改革旨在通过优化招生制度,深入推进素质教育,扭转片面应试教育倾向,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更多机会和更大舞台;“增加学生选择权”,“坚持自主选择,为每个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机会,促进学生发展学科兴趣与个性特长”①是其核心要义。《上海市深化高等学校考试招生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说明了高考“增加学生选择权”是如何实现的:从2017年起,高考不再文理分科,考试科目由“3+1”变为“3+3”,前一个“3”指语文、数学、外语3门必考科目,后一个“3”表示3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考试科目,学生可以从思想政治等6门科目中任选3门。学生选择科目的“自由”是需要高校招生专业对考试科目要求的“适度从宽”来保障的。之后,2015年2月上海37所普通本科高校公布2017年高考专业(类)选考科目要求,在涉及1096个专业或大类中,有655个专业不对选考科目提任何要求。[1]
这一规定为学生依据自己的学习兴趣、认知特长、专业志向自行选择学习科目,尤其是为选修横跨不同学习范畴的科目组合提供了保障———从理论上讲,学生的选择可能会出现至少20种学科组合。
新高考方案最大的变化就是把学生的选择权由“被动”变为“主动”。在原来高考升学的框架中,无论是文理分科、学习方式还是专业报考,不是学生不想主动去选择自己喜欢的学科与学习方式,而是可选择的空间实在太小,学生基本上是被规定的一个个条条框框所“选择”的。因此,“上海方案”发布后,如何让学生“会选择”、“能选择”和“愿选择”,由“被动选择”变成“主动选择”,真正实现把学生的选择权交给学生,成为市政府、教育行政部门、高中校长以及广大社会人士关注的焦点,而如何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报考科目以成功应对高考,成为众人眼里最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于是,在这一背景下,高中生涯规划教育被推上了教育改革的前台。生涯规划教育被认为是解决“落实学生选择权”这一紧迫问题的最“可靠”的途径。如有些校长提出,让学生“会选择”,实质就是要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选择”向今后的“主动选择”转变,实现这一转变亟需补上生涯教育这一课,[2]“建议高中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兴趣、特长以及将来的职业方向”,[3]“以培养学生选择能力为核心的生涯教育就成为高中学校必须提供的课程和服务。新的招生考试方案的实施,一定会推动学校尽快补上这一重要内容”。[4]不少学校反应迅速,如上海交大附中、市西中学和曹杨二中等学校表示将加大学生生涯教育所占的课时比例,“希望能够通过生涯教育培养学生的选择能力,使学生未来能够更适应新的人才选拔标准”,市八中学将推出6门等级考科目的“体验课”,让学生提早建立对学科的初步认识,“帮助今后的选择”。②
可见,多数学校是从如何帮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高考科目,解决由高考所提出来的“落实学生选择权”的问题入手而论及生涯规划教育的。对于生涯规划教育本身的发展而言,这一思路具有明显的“问题导向”的色彩。当然,教会学生学会选择适合自己的学科与专业对于新高考方案实施后的高中生而言是一个非常重要且迫在眉睫的问题,但以解决这一问题为导向推进生涯规划教育的局限性也是明显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