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研究

时间:2014-07-24 14:02 点击: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特点、及健全人格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以此为此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体育运动 1、大学生人格特点及重要性 1.1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特点。在

  【摘 要】采用文献资料法、逻辑分析法,在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特点、及健全人格重要性的基础上,分析了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以此为此领域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大学生;人格;体育运动

  1、大学生人格特点及重要性

  1.1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特点。在中国大学生的学院和大学年龄大多集中在18岁到22岁,就在第二阶段的青春发育期,是过渡到成人的转折时期,无论从生理或心理的进入和未完全成熟期。这是发展阶段是一个充满活力的过渡期,是准备进入相独立的社会生活,也有人开始认真思考登上人生的舞台。得身份和认同感,是他们的个性和定型的关键时期。在这期间,他们个性特征的可塑性很强。这个关键时期,如果做得好,因为许多障碍要消除;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引导,大学生容易产生负面消极的想法,甚至会对她们乃至社会造成重大的伤害。然而,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总体上是积极的、健康的,部分大学生迫于生活的压力,社会的压力产生的心理障碍,甚至是极端思想需要人们的重视。需要人们共同的努力去化解这些矛盾,解决可能存在的问题。

  1.2大学生人格健全的重要性。人格的完善不仅可以提高的人格境界,也有利于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促进身心健康。在第二十一世纪,一个高科技的时代,信息化的时代,是一个文化的激荡,价值多元化,社会瞬息万变的时间。这就要求当代大学生具有很强的适应能力,承受能力,不断增强控制力,意志力,思维能力,培养创造力和健康的心理素质。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和个性特征,不仅关系到个人的成长,而且关系到科学技术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和民族的振兴。因此,作为新时代的顶梁柱,我们必须有一个健全的人格。大学生素质教育的要求健全完善的人格。第二十一个世纪是人才竞争的世纪,要在竞争中取胜,必须加强素质教育。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的主体。然而,在大学教育中,我们应更注重大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培养。让其在与社会初步的接触中形成独立思考,有责任心,有创造力的人格特征。而不是再像中学教育一样学习基础知识。这个阶段,大学教育应配合学生让其找到自己的目标,并且运用所学基础知识在即将踏入社会的阶段学会各种社会技能和养成良好的人格品质。心理素质教育在这一阶段就显得尤为重要。当代大学生的压力来自于多方面,家庭的催促,社会的就业形式,国际化的加剧导致其在这个转型期心理压力剧增。如何调整这些压力,就需要大学生自己在大学期间养成良好的习惯,要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对社会形式有较强的辨识力,对周围人际关系能够合理的处理等。

  1.3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标准。根据对人格特征的分析,和对前人心理研究者的理论进行整理,学者们认为健康的人格应具备一下几点特征: (1)人格的各种特征都能有所发展,并在生活中不断的进行调整;(2)能有效地适应社会环境和个人身体和思想的变化;(3)身心都得到积极健康的发展,在社会生活中起到积极作用;(4)能体现和谐的人性和社会性,以及社会的发展方向。

  针对当代大学生处于青春期的第二个阶段,以及即将踏入社会的身份转型期,笔者将以下几点看作是当代大学生健康人格的标准:(1)对自己有正确的认识和评价。一要对自己有满意感,对自己所做的事情、对经过努力完成的目标有认同感。二要对自己的能力有客观的认识和评价。(2)有较健全的智力。能对事物进行良好的观察和思考,有较好的记忆能力、专注能力和认知能力。(3)有较强的交际沟通能力和处理社会关系的能力,对新环境能快速地、很好地适应。(4)服务社会,充满强烈的事业心,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竞争力。(5)有较高的情商和意志力,对事情不消极。(6)控制欲望,诚实的生活,不为物质而迷乱了生活,不平庸的追求物质。

  2、体育运动对大学生的影响

  2.1体育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在上世纪九十年代初,国家教育委员会就在《学校体育学》中指出:“通过体育活动,体育教育,帮助学生发展,提高健康水平,调节学生的情绪,陶冶情操,提高心理健康水平”。这就表明,学校在学生心理健康的责任和义务应注意身体训练水平也是提高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作用和功能。黄键在《理论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作用》一问中认为,适度的运动,可以减少心理压力;不同运动项目可以调整和治疗不同精神疾病;体育课是大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主要形式,也是规范和提高学生的心理障碍,促进心理健康的一个好机会。

  苏德炎,林仁鸿在《有氧运动为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干预的初步研究》通过实验得出了有氧运动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的一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但不可否认的是积极干预的影响,有氧运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问题的人的部分问题可以进行积极干预。

  综上所述,从理论和实践中,已经证明了体育运动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但具体到对影响大学生哪些心理健康的体育研究还不多,在今后的研究中应注重具体的体育运动项目和具体的心理健康问题的研究。

  2.2体育运动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在上世纪初,我国著名的教育学家蔡元培先生就指出,学校教育在于教书育人,完善人格应放在首位,而体育则是完善人格的首要方法。毛泽东也在《体育之研究》中指出身体的健康是人格完善的根本,同时他在平时生活中也身体力行这一观点。客观地说,体育是人类文明的产物和长期积累的。不同的项目,不同的运动形式,包括不同的规则,方法和特点。体育运动在给定的条件下,让体育运动在其中体会到成功失败,信心,乃至荣誉的不同感受,让参与者在这些不同的体验中调整自我,从而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在这个过程中人格特征也受到环境的影响。近年来运动心理学研究证明,长期的,定期的体育锻炼可以提高自我控制能力,提高自尊,自信,培养勇气,决心,毅力和意志力,可以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格特征。

  周学荣在《论体育教育和大学生人格健全》也指出健全大学生人格是当代大学生教育的重要任务,体育以其独特的优势在教育大学生的人格发展和人格健全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江建华,陈军在《体育与人格的培养》中认为体育对学生个性、气质等特征方面的培养起着不可懈怠的作用。体育教育可以在人们日常生活,乃至整个生活过程都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

  袁涛,刘春明采用卡特尔十六种人格因素问卷对大学生人格发展因素进行调查,实验结果表明:在认识自己,正确评价学生的人际关系、生活、生命的态度、自我意识的变化是非常明显的,控制自我情绪,帮助他人,也有改变,这也就显示体育锻炼可以改善大学生的消极思想,提高其有恒性,和果敢性,提高自己的信心。

  韩凤芝等在《大学生人格特征与体育运动参与度的关系研究》中指出:对体育的重视程度越高,人表现出越外向的性格和低神经质;运动参与频率对于精神质维度影响是明显的;人格特征影响体育参与程度;对大学生体育参与指导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完善。

  以上是有关学者在体育理论上对大学生人格影响的研究,针对具体的体育项目来讲,陈德智《网球运动对健全大学生人格的探讨》中认为网球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且时尚前卫,在学生的健康,规范伦理,人格心理健康方面,网球对学生的人格完善具有促进作用。

  3、小结

  总之,体育对大学生人格特征影响的研究较多。大学生的人格特征在体育项目的具体比较,并对大学生人格特征的影响,大多数研究侧重于理论的视角,创建特定项目作为运动处方应用到大学生的个性特征的培养的研究较少。因此,对于具体项目的锻炼运动处方必须应用于塑造大学生人格特征的研究。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