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地方本科院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创新应用型人才培养探析

时间:2014-07-23 14:11 点击:
摘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受电视业界的影响,迅速发展。而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于其产生于交叉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很多与电视业界需求不相符的地方,本文充分分析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

  摘要: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作为一个新兴专业,受电视业界的影响,迅速发展。而我国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由于其产生于交叉学科,在人才培养上存在很多与电视业界需求不相符的地方,本文充分分析当前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地方高校应从4个方面来培养创新应用型的编导人才。

  关键词:广播电视编导;应用型人才;人才培养模式

  一、引言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属于新闻学与艺术学交叉学科,20世纪90年代开始的一个新兴专业,其前身是电视编辑专业,是为适应广播电视行业的时代变化和人才的市场需求实际应运而生的。电视节目的生产流程可以分为策划构思、前期拍摄、后期制作三个阶段,编导的工作要贯穿电视节目制作的全过程。由于其学科的交叉性,及其专业设定的模糊与错位,当前我国各高校培养的人才不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要求,造成教学与实践相脱节、高校培养人才无法适应现实工作岗位。

  同时,随着我国电视行业发展,此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在向“多媒体编导”或“网络编导”方向拓展和延伸,地方本科高校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结合自身优势与特点,拓宽学生的就业渠道,增强本专业的竞争力,以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为目标,才能办出学校的特色。

  二、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现状

  因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起源于交叉学科,当前我国此专业的人才培养也存在很大差异,学生毕业后主要从事各类文艺节目、栏目、艺术专题片、MTV 的策划、编导、制作、主持等工作。通过对开设广播电视编导专业高校的课程进行分析,目前我国此专业培养的人才主要分为两个大的方向,一个是偏向艺术类的,尤其是“艺考热”带来了艺术类中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考生增多。另一个是偏向技术类的,主要偏重于电视传播人才,即电视专题片创作、节目策划、电视栏目策划和频道策划,具备使用摄像机、录像机、音响及后期制作设备的基本技能,以及电脑二维、三维动画、非线性编辑等数字化影视节目制作的能力,具有独立完成电视节目的工作能力。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视节目制作手段的不断改变,电视节目制作过程和电视编导的节目创作手法也产生重大变革。市场上需要更多的、掌握新技术手段的实用技术人才。那么就需要高校能培养出实用性更强、实际动手操作能力强的创新应用型人才。

  三、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供需不平衡

  “艺考热”带来了艺术类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招生火爆,而电视台对艺术类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需求却变冷。对于报考不太热的偏重于新闻学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需求却逐步变热。

  (二)培养目标混乱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从其成立之初就一直在文学与艺术间徘徊。这就导致了很多高校此专业的课程设置标准不一,培养人才的目标不是很明确,有的偏向文学,有的偏向于艺术,有的甚至为了让毕业生就业面广,来个杂糅。这就造成了培养出来的学生样样学,但是没有精的,造成培养目标的混乱,培养出的人才与工作岗位脱节,不能适应实际工作岗位的需求。

  (三)理论与实践课程比例不合理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育部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中规定广播电视编导专业的教学中“实践性教学环节不得少于20周”。可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的重要性。而当前部分院校由于硬件设备、师资等方面的不足,出现重理论教学,轻实践教学的现象,也有些院校为了应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避免毕业生因为缺乏实践能力而导致求职失败,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忽略理论知识的教学。这两种做法,都会导致毕业生在日后的工作上,难以创作出有深度和思想的作品。

  (四)师资结构和素质有待提高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因其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以及其专业的综合性,对相应的师资队伍也提出了更高要求。要求教师不仅要具备坚实的理论知识,更需要丰富的实践经验。而由于社会对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员的需求量不断扩大,很多优秀人才到电视台或者电台报社等地方工作。高校的用人机制使他们不愿意到高校工作,或是具有行业从业经历、有较高技术水准的一线人才因为学历或职称不能满足学校的要求,而被高校拒之门外。这就制约了“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发展。而在职的专业教师知识更新慢、缺少实践机会,且电视行业中新技术的更新又较为快速,这些都使教师教授给学生的东西略显落伍。

  四、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

  (一)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我国广播电视事业未来的发展须要能在多门知识、多种技能的交叉、重叠中取得创造性成果和获得突破性进展的复合型人才。随着世界科学技术尤其是计算机和网络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节目在制作和播出过程中越来越多地采用数字化的形式,数字化的多媒体设备已成为影视制作的主流设备。电脑技术在影视制作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这必然需要大量精通多媒体技术的专业制作人才。“复合型、应用型”将成为广播电视编导专业人才培养的主要目标。

  (二)实践能力的培养

  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教学应该以学生最终能够制作实验短片或者项目短片为教学目的,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比如摄像机、录像机等摄录系统的掌握、非线性编辑系统的熟练操作和运用、节目包装软件,如After Effects、3d max、maya、PhotoShop、Combustion 等的灵活应用、场面调度、节目编排技巧等的掌握、分镜头脚本、节目、栏目策划写作等。结合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实践性强这一特点,充分分析学校所能提供的各种教育设施及教学资源,并尽量多争取一些校外的学习资源,整合利用校外资源为学生提供教学实践,开拓渠道,建立校内、校外实践体系,为就业服务,采用校内多维系操作,校外多方合作相结合的方式。

  (三)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

  影视作品是一个团队共同努力合作的成果。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编导,须要在独立判断和思考的基础上,善于采纳他人意见,具有流畅的表达沟通能力和强烈的协作组织能力。一个好的广播电视编导往往善于听取不同工作人员的意见,且能清晰简洁地表达自己的创作意图,善于运用组织才能和协调能力调动节目制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这就需要编导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才能成功开展影视创作。

  (四)审美、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

  编导要想创作出受人们喜爱的电视作品,不仅要将新技术、新手段运用到影视节目的制作中去,还应该具备对镜头的良好把握,如何运用蒙太奇准确而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创作意图,站在影视艺术和技术发展的最前沿。这就需要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平时的理论学习及实践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技术运用能力。

  在电视业界迅速发展下诞生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是一个应用性、实践性强的专业,因此在人才培养上也要充分重视学生复合能力、实践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及审美、技术运用能力的培养。通过鼓励学生参与社会上各种作品的征集,提前了解社会、走向社会,将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锻炼学生的发表文章实际操作能力,为走上工作岗位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郑文涛.高等学校交叉学科建设:现实困境与对策选择[J].社会科学管理与评论,2009,(2):25-26.

  [2]言靖.媒介融合时代的人才培养[J].新闻爱好者,2009,9(18):150.

  [3]刘迅.融媒时代广播影视人才培养对策初探[J].成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8(1):84.

  [4]李芹燕.广播电视新闻学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培育与探索[J].新闻界.2010,(4).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