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跨界声乐”学习模式,学生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科学发声训练打好基础后,就要涉猎各种风格的声乐作品,包括他们喜爱的流行歌。因为“跨界声乐”教学特点就是演唱歌曲风格多样,要求学生什么都要唱,唱什么就要像什么。我国跨界歌唱家谭晶的演唱对我的启发颇深,她在演唱《妻子》这首歌的时候加强了深呼吸运用了美声风格表现出了骄傲、自豪、深情的情绪,演唱《在那东山顶上》就运用清亮的嗓音更直白地表现出一种浓郁的民族风格,而演唱《康美之恋》的时候根本已听不出唱法了,完全表现的是深情的“谭晶风格”。她的跨界演唱使她有机会将传统与现代、民族与流行相贯通,可以尽情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当学生们得知“跨界声乐”学习可以使他们有机会练习演唱自己喜爱的风格的作品,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将得到极大提升,学习效果会更加理想。 第四,将会大幅度提高艺术职业院校声乐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艺术职业院校声乐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集中在三类就业方向:一类是从事相关声乐教学或普通音乐教学工作,一类是进入规模不大的艺术团体做歌唱演员,还有一类是回到地方的基层文化馆站从事基层的群众文化工作。 第一类是从事专业教学工作。由于在学校只学习了一种唱法,唱美声的不会唱民族,唱民族的不会唱通俗,唱通俗的又唱不了美声,对于自己不了解的另外两种唱法,技术特点不胜了解,在校时也没有广泛演唱中外各种风格歌曲的机会,教学起来感觉是捉襟见肘、无从下手,不但自己无法准确地范唱,也无法正确地指导学生去如何演唱。这样的教学能力,自然是难以胜任相关的教学岗位。 第二类是应聘去艺术团体做歌唱演员。规模不大的艺术团体为了节约成本,都希望招来的演员是“万金油”“多面手”,观众喜爱什么就能唱什么,单一唱法的学生本身就不具备驾驭多种风格歌曲作品的能力,舞台上也就缺乏了竞争力。民族唱法和通俗唱法的还好一点,美声唱法的几乎完全不被接受,因为唱法“和观众有距离”,老百姓“不喜欢听”。 第三类是从事群众文艺活动。这个工作需要接触各个年龄层次的群众,很多中老年人喜欢美声民族风格的主旋律歌曲和老歌,年轻人喜欢唱当下最流行的歌曲,无论是演唱还是进行艺术指导,自己如果唱法单一就很难全面地满足大众的需要,再想要做到演唱各类风格歌曲都能显得很专业就更加困难了。 但是如果学生具备并掌握了“跨界演唱”风格的能力,那这些窘况都将得到极大改善。被称为新一代“跨界女神”的英国古典歌手凯瑟琳·詹金斯说过:“我一直希望可以把古典音乐带给更广泛的听众,我觉得一个方法就是把众所周知的流行歌曲改编,用十分优雅古典的方式去诠释。”具备了改编和诠释能力的“跨界”毕业生们无论是从事教学、演唱还是群众文化工作,都能做到“既符合专业标准、又能满足观众的需求,尊重艺术又贴近生活”,这将会大幅度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能力,为他们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路要越走越宽,过去的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将会使艺术职业院校的声乐教育逐渐走进死胡同,在这个时候引入“跨界声乐”教学新模式尤显重要。 第五,舞台空间将得到延展。 经常会有些演出场合希望我能推荐一些歌手和学生去参加演出,比如演出需要唱一首《敢问路在何方》,一问学生只有学民族唱法的会唱;演出需要唱《共和国之恋》,结果只有学美声唱法的同学练习过;《红旗飘飘》也只有练通俗的男声能够演出。经过传统声乐学习的学生们因为唱法固定、演出曲目不够丰富,实践机会也少了许多,如果他们能建立起自己的“跨界演唱”风格,那么舞台锻炼的机会必会大大增加。这几首歌曲我都曾听著名的跨界歌唱家廖昌永演唱过,他把这些原本演唱风格截然不同的歌曲运用“跨界演唱”风格去表现,听起来令人耳目一新,效果非常好。而被欧美乐坛称为“东方布莱曼”的谭晶在维也纳金色大厅的独唱音乐会上巧妙地融合了三种唱法对《告别时刻》《在那东山顶上》《青藏高原》等歌曲进行了跨界风格的演唱,演出获得巨大成功,她也以完美的跨界风格被世界瞩目。她的演唱被评论为“科学的、民族的、时尚的”,从民歌音乐会到古典歌剧再到现代音乐剧,谭晶就这样跨越了各样的舞台。当一名歌手具备“跨界演唱”能力后,舞台空间将获得空前的延展。 音乐家时乐濛曾说过:“什么这唱法,那唱法,其实只有一种唱法,那就是科学的发声方法。”跨界唱法正是集“一种科学发声方法、多样风格,融技巧与个性于一身”的新型演唱风格。传统声乐教学模式只是声乐教育发展史中一个时期的特定产物,但是在当前多元文化的社会背景下,它将渐渐被可以培养出更多具有时代性和先进性唱法的学生的“跨界声乐”教学模式所替代,对于艺术职业院校来说,引入“跨界声乐”教学模式是极具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顾雪珍.歌唱艺术知识[M].南京:江苏文艺出版社,1991,5. [2]俞子正,田晓宝,张晓忠.[M].重庆: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6. [3]周国安.“三种唱法”划分科学吗[N].人民日报,2000-7-22. [4]衡晓丽.试论高师声乐教学中各唱法的跨界融合[J].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0,(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