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本文基于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现状,结合公平与效率、需要层次等理论,分析了发展性资助模式存在的困境,探索了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中精神激励引导、资助育人主体、资源配置优化、个性化资助需求的对策,优化了适应贫困生发展的资助模式的建构。 【关键词】贫困生 发展性资助 激励引导 需求决策 资助模式 【中图分类号】G5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810(2014)14-0055-02 贫困生的发展是贫困生资助的本质属性,发展性资助模式是体现发展性资助理念的主要载体,是实现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的关键要素,是构建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管理体系的技术核心。优化科学有效的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建构是开展贫困生资助管理的重要基础,对资助决策有关键性意义。 一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定义 贫困生资助模式的定义:“指特定贫困生资助理念主导下的一种形式简约、结构明晰、可资效仿的贫困生资助范型”,从激励的视角看,发展性资助的定义,“是指以学生成长成才为导向,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学校给予学生一定经费支持与指导并进行结果考核,促进学生发展目标实现的资助”,笔者认为,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定义是:“学校着眼于贫困生发展,建立在由学生自主设定发展目标和行动计划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贫困生资助决策方法,将保障性资助与发展性资助方式结合后,运用‘立体式’资助模式,实现高等教育公平与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现状 当前国内高校都在对发展性资助工作进行探索,对发展性资助的理念与内涵有一定的理解与认识,对于发展性资助理念有一定的实践,现行的资助方式一般是保障性与发展性资助方式“单线”或“双线”的发展,其中,保障性资助方式包含了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助困型勤工助学、生活补助、困难补助等保障学生基本生活的直接资助项目,基本上高校均以所在地最低生活保障为参考依据实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最低生活保障,其缺陷是,若缺乏引导容易导致学生形成“等、拿、靠、要”的惰性思想,失去了保障性资助的育人功能。其优点是:能保障学生在校期间学习、生活的后顾之忧,可以基本完成学业;发展性资助方式包含了国家奖学金、励志奖学金、能力型勤工助学、学习型基金、能力型基金等间接资助项目。其存在的缺陷是:不能广泛资助,保障全体学生发展的可能,存在的优点是可以努力实现资助公平最大化与资助效率最大化。 高校基本实现了发展性资助方式与保障性资助方式,实行较多的是“单线”发展,而不是“双线”发展,更不是“立体式”发展,发展性资助方式必须与保障性资助方式相辅相成,且要综合运用科学的发展性模式,在保障贫困生正常学业的同时,促进贫困生发展目标与普通学生发展目标相同,实现贫困生发展的可能,最终达到资助公平与资助效率的均衡。 三 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存在的困境 1.精神激励引导淡薄 资助的过程是育人的过程,高校的资助行为与社会的救助行为是不同的,从保障性资助到发展性资助,都应注重学生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完成学生社会化过程。当前,大部分高校都实行的是“单线”资助方式,缺乏对贫困生的激励与引导,不能做到保障性资助、发展性资助与精神资助三者的“立体”结合。 2.资助育人主体不对称 资助模式的构建需要确保“需要资助”的学生获得保障性资助,实现教育资助公平。“值得资助学生”应获得发展性资助,实现教育资助效率公平,使值得资助的学生从资助体系中获得更多、更好的资助。杜绝当前高校不科学的决策方位,一厢情愿地对贫困生进行资助,错位的资助方式导致错位的资助效果,不能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资助模式。 3.资源配置优化欠缺 资助资源包含了硬件资源和软件资源,硬件资源在分配中缺乏资助资金管理制度,部分高校不能严格按照文件规定的执行资助资金进行分配。软件资源的分配,部分高校不能整合部门之间资源,负责勤贷助学的部门往往不是按要求设置为分管领导直接分管的部门,而是部门的科室,就科室的行政权限,往往不能整合校内评优评先、心理指导、就业指导等各项软指导,往往不能系统、全面地实现各阶段的教育与引导。 4.个性化资助需求决策 在资源分配不均的情况下,贫困生的身心发展具有特殊性,导致贫困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指导等内容均与普通学生的发展不能均衡。资助对象的发展应该是建立在与普通同学具有一样发展目标的基础上,针对低于发展可能或高于发展可能的情况,建立个性化的资助模式,实现贫困生强烈的发展愿望。 四 优化贫困生发展性资助模式的对策 1.以激励与引导为导向,优化“立体式”资助制度 建立保障性资助方式、发展性资助方式、精神资助方式的三位一体资助模式,以激励与引导为导向,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实现权利与义务对等的关系,破除高校现行的“免费午餐”式的贫困生资助模式,建立师生联系制度、朋辈育人制度,确保实现育人效果,杜绝“假证明”“假经历”等情况的发生,使教师、朋辈参与到学生的育人过程中,使保障性资助在保障学生正常活动的过程中,能通过学校的育人模式,自觉主动地发展自我能力,实现发展性资助的育人目标,促进学生的成长成才。 2.以分类指导为导向,优化“科学化”资助决策 在“教育均等”的前提下,杜绝教育均分思想,运用科学、合理的决策方式,进一步完善贫困生认定、贫困生综合发展测评、贫困生心理发展测评等方面的制度,通过对学生全方位的掌控,对学生进行分类分层指导,使学生受助程度与困难程度、发展程度相匹配,建立公平与效率兼顾的模式。 3.以资源整合为导向,优化“模块化”资助资源 科学合理地实现主管勤贷助学工作的科室地位,实现优化资助模式的队伍保障,使保障性资助不再是基本资助,使发展性资助、精神资助实现资源的最大化整合,实现心理指导、就业指导、学业指导等方面的资助功能,结合资助育人功能,对软资助进行模块化的操作,达到发展性资助的最大化收益。 4.以需求层次为导向,优化“个性化”育人功能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奥德弗提出的“三种人”的需要层次分别为:生存需要、关系需要、成长需要,这就要求我们的资助必须根据主体的需求进行资助。根据贫困生的分类指导导向,在满足学生生存需要的同时,实现关系需要与成长需要的个性化育人功能,实现学生不同阶段、不同层次需求的指导。 发展性资助理念的目标指向是要实现资助对象的发展与资助体系的发展,两者的发展在本质上必须回归“人的发展”范畴以及“制度发展”的范畴,实现两者的发展,必须着眼于论文格式发展性资助模式的构建,才能对“人与制度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优化资助模式的落脚点是实现资助对象的全面发展与资助体系的全面构建,突出资助过程与人才培养的统一,实现学生的成长成才。 参考文献 [1]桂富强.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理念及管理体系研究[M].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9 [2]刘世勇、王林清、马彦周.学生激励的新视角:发展性资助[J].湖北社会科学,2010(11) [3]林娜.高校贫困生资助新模式[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杨晓慧.高校贫困生“双线资助”模式研究[J].中国高等教育,2007(19) [5]王秉琦、王成文.思想政治个性化教育研究及其实施途径[J].思想教育研究,2006(9) [6]李超祖.教育激励论[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7]徐晓军.权利与义务对等的高校贫困生资助模式探讨[J].人文杂志,2004(2) [8]刘艳.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模块化和规范化建设的探索[J].思想理论教育,2006(Z2) [9]王中对.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发展性资助体系研究[J].高教探索,20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