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教育观念的转变以及学生们的兴趣爱好影响,美术教育取得了高效发展。高校美术教育已经成为大部分院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高校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学生审美修养和道德情趣培养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望能够为高校的美术教育发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高校;美术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249-01 近年来,大部分高校相应开展了美术教育教学,为热爱美术的学生提供了选择空间,美术教育成为高校新的艺术发展目标。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并不完善,面临着巨大的挑战,高校需要不断改进,以实现完整、高效的美术教育工作。 一、高校美术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美术的教学目标不明确 随着美术教育的不断发展,许多高校为了具备与其他院校相等的教学内容,盲目开展美术教育,使美术教育没有发挥其作用。高校的美术教育目标应以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综合素质不断提升为主,在教会学生美术绘画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注重学生的修养养成。然而大部分高校将教学目标重点放在如何提升本校的就业率、如何形成强大的竞争优势上面,对于学生的美术创造力的培养缺失,使学生在美术学习的过程中逐渐丧失兴趣,找不到发展方向,很多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掌握没有得到提升,挫伤了学习积极性,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创作。 (二)教学方式和体制传统落后 大部分高校的美术教育并未形成完整的教学体系,有的甚至盲目照搬其他院校的发展经验,教学模式单一,知识陈旧,教学方法缺少时代性。大多数高校的美术教师都是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本科生或者是研究生,他们有丰富的美术理论知识,并且美术基本功扎实,但是在美术教育方面经验缺失,缺乏对教育的理解,导致在教学中沿用自己的学习经验,使学生的学习受到局限。同时大多数高校对美术教育缺乏实践练习,制定的教学计划没有具体落实,缺乏对课程的优化改革。许多院校沿用教师主讲学生勤画的教学方式,学生在勤画方面也是对于指定物体的临摹等,导致学生的美术创造力和思维能力受到影响。 (三)缺乏对美术教育的文化知识渗透 高校开展美术教育主要招收的都是艺考学生,美术艺考学生需要经过长时间的美术学习,因此在文化课方面多少有所缺失。目前大部分高校对于美术类学生文化知识欠缺的现象不予理会,认为专注其专业知识的培养就是对其最大的帮助。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于人才的需求逐渐趋于全面化,加强美术教育中的文化知识渗透是非常必要的。 二、应对高校美术教育中的问题的方法 (一)明确教学目标和教学理念 高校要顺应新课标的发展要求,进行素质教育。在高校的美术教育中,首先明确教学目标要以培养全面、高素质的美术人才为重点,更新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作精神,使学生的专业知识不仅仅是停留在临摹画家作品上。例如在色彩教学中,教师要对基础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明确色彩的概念及表现手法。在进行色彩的静物写生训练中,先让学生对静物进行临摹,在明确学生能够熟练的运用色彩功能后,让学生自主进行色彩搭配,对静物进行全新的色彩搭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巩固学生的美术知识。 (二)提高教师素质,改变教学体制 针对于高校美术教育中教育人才缺失的现状,高校要加强对美术教师的培养,定期进行教育培训,使美术教师提升自身的教学水平,能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更好地结合到美术教育中。同时要改变美术的教学体制,将实践教学作为美术教学的重点,重视实践课程在美术教学中的地位,丰富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例如高校可以将传统的大课教学变为小课教学,加强师生间的交流。在进行美术中的意象教学时,可以组织学生进行采风,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角度让学生进行美术创作,增强实践性,让学生在实践中不断完善美术知识积累。 (三)加强文化知识培养,合理利用学校的资源进行美术教学 学校要加强美术类学生的文化知识培养,要进行课程的合理安排,使学生能够将专业知识和文化知识进行结合,促进其全面发展,素质水平的提高,从高提高其美术艺术上对于审美观念的更高层次发展。同时合理利用学校资源,利用多媒体技术及计算机进行美术教学,使学生能够更直观的感受到美术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效果。例如在中外美术史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内容利用多媒体进行课件设置,将课本内容以教育论文课件形式展现,避免了书中条条框框影响学生的听课积极性,并且对中外的美术作品进行图片收集,形成对比展现给学生,使学生能够直观的感受中外美术的不同创作方式。 三、结语 当前解决高校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已经成为高校的重点研究课题,想要使高校的美术教育不断发展壮大,需要经过长期的探究,根据实际发展需要,根据时代发展趋势,进行应用型人才的培养,实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徐泮,路文.高校美术教育现状与教学方法探析[J].大众文艺.2011,12(07):47-48. [2]杨敏.对当前高校美术教育状况的思考[J].西北成人教育学报.2010,10(02):34-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