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是以工艺美术专业为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我国的艺术设计专业起步与发达国家相比,相对较晚。在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发展影响下,艺术设计教育如何更好的为社会培养设计人才,在构建符合国情的教育体系中,这是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艺术设计教育;工艺美术专业;教育体系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11-0230-02 我国已成为艺术设计教育大国,但真正的现代艺术设计教育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据统计,我国目前设立艺术设计专业的大中院校已经有斤千所的规模,招生规模也达到了每年十万人以上,设计类专业已经成为大中专院校专业中最热门、发展速度最快的专业之一。虽然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发展迅速,但过快的增长速度必然引起人才培养的整体水平、质量参差不齐以及是否符合社会需求等问题的出现。尤其是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科技对艺术设计领域产生日新月异的影响,目前我国艺术设计教育能否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也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对我国当代艺术设计教育现状的反思 (一)艺术设计教育培养出的人才与社会需求间的错位 艺术设计教育专业在国家实施“教育大众化”的政策后迅速扩张,但盲目扩张带来艺术设计教育的过度膨胀,在艺术设计教育专业设置和教学体系方面产生诸多问题,大部分大中专院校目前的专业设置集中在广告包装设计、室内设计专业、环境艺术等所谓的常规性专业,而每年培养的十多万艺术设计专业毕业生也大多从事于与常规性专业相对应的服务行业当中,真正能够进入制造行业的人才却寥寥无几。可见,我国设计教育的发展远远滞后于产业的发展。导致滞后的原因在于我国的艺术设计教育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传统的艺术教育方式,与产业需求严重脱节。 (二)教育思想和方法陈旧,结构体系不完善 目前,我国艺术设计专业普遍存在求多求全,专业化分过窄,界限过清,缺乏交叉综合的特点。教学方法为以传授技能为主的灌输性教学,教学方法缺乏启发性,忽视学生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学内容的缺陷主要表现在内容陈旧,知识面窄,不能适应社会和科技的发展。其次,人才培养模式不够完善,现在国内设计专业的办学模式缺乏创造性和特色,的艺术教育是以照搬外国办学模式开始的,解放后照搬苏联模式,改革开放后又引进了一些模式,肓目追求、照搬西方模式在现代设计教育中还较为明显缺乏适合国情和特色的办学模式。 二、科学技术对现代艺术设计教育的影响 20世纪90年代中期计算机技术在我国得到了普及和摊广,科技的进步使数字技术逐步运用到到艺术设计中去,此数字艺术正式进入艺术院校。如今数字技术已融入到艺术没计的各个领域中,这是社会进步的必然。 (一)科学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艺术设计门类发生变化 近年来,由于受到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艺术设计的内涵也由过去的狭窄的内涵扩展到工业设计、环境艺术设计、视觉传达设计等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的各大领域中去。其次,传统的视觉传达设计已经进化为数字视觉信息传达设计。例如,以数字化视觉形象取代纸质媒介印刷形象、以动态形象取代静态形象、以虚拟的数字产品取代纸质产品、以数字实现手段取代传统手工制作,数字化介入和新媒体信息传播使得一切皆变为可能。在环境艺术设计方面,其设计不再靠手工制图来实现。增强现实技术可以让设计在现场直接模拟完成,环境艺术设计的设计范畴可以超越到“虚拟现实”场景的搭建。通过计算机三维技术,自由地生成设计形象,并且带来设计语汇的丰富与更新。种种科学技术的运用显示了数字化、非物质化和虚拟化已经成为当代艺术设计的显著特征。数字科技的传播给设计带来巨大冲击的同时,更多的是对设计的推动。 (二)科学技术的介入对传统艺术设计的影响 传统的艺术设计理论有颇多精辟之处,但是,对于艺术设计教育,需要掌握科学与技术的重要性,对于把握社会发展的大众文化,对于现实生活中代表未来方向的新生事物,传统的艺术设计教育理论的视野缺乏足够的敏感性。在设计中的表现为独特的创作风格及鲜明的个性上存在不足,很难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三、转变教育理念,培养符合社会需要的艺术设计人才
我国艺术设计教育作为一门与国民经济同步发展的学科,已经从较为单一的装饰美化领域进人到多学科的综合发展领域,在信息网络化、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的条件下,无论是在教学理念还是在教学模式上都发生了一系列重大变化。艺术设计已不再是单纯的传授本学科内的知识和技能,而已成为建设和构成整个公共社会形态的创造性工作。市场的发展为艺术设计提供了诸多契机,艺术设计只有符合社会需求,将设计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探索出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途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