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建筑论文 >

工业与民用建筑混凝土施工的原材料控制及过程控制(2)

时间:2013-10-14 15:20 点击:
在实验室中规定了配合比,它的各级骨料完全不含超逊径的颗粒,并且保持饱和面干的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

  在实验室中规定了配合比,它的各级骨料完全不含超逊径的颗粒,并且保持饱和面干的状态。但施工时,各级骨料中常含有一定量超逊径颗粒,而且其含水量常超过饱和面干状态。因此应根据实测骨料超逊径含量及砂石表面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为施工配合比。其目的在于准确的实现试验室配合比,而不是改变试验室配合比。调整量=(该级超径量与逊径量之和)-(次一级超径量+上一级逊径量)

  2.2.2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的调整

  试验室所确定的混凝土配合比,其和易性不一定能与实际施工条件完全适合,或当施工设备、运输方法或运输距离,施工气候等条件发生变化时,所要求的混凝土坍落度也随之改变。为保证混凝土和易性符合施工要求,需将混凝土含水率及用水量做适当调整,保持水灰比不变。

  2.2.3.混凝土配合比,需满足工程技术性能及施工工艺的要求,才能保证混凝土顺利施工及达到工程要求的强度等性能,少钢筋的混凝土坍落度通常是为3-5cm,配筋率大于1%的配制的坍落度通常是7-9cm,桥梁的施工中的箱梁一般采取泵送施工的方法,配制混凝土的坍落度通常是10-14cm,初凝时间超过4小时,灌注桩需要35mpa的配制强度,其凝结时间超过10小时,坍落度通常是18-22cm的超缓凝的混凝土。采用传统的方法配置很难让混凝土达到以上的工程技术中的性能,为了使混凝土得性能改善,混凝土的强度得到提高,以达到工程各处对混凝土性能,把不同的外加剂掺入到混凝土中,混凝土的性能科学合理配制不断改善,使混凝土的配合比优化,有明显的效果。灌注桩所用的混凝土一般采用传统的配置方法,若水泥的用量达到420kg/m3(水灰比为0.56),混凝土的强度才可以到达35mpa,但是因坍落度(18-22cm)过大,和易性不好均质性差,凝结时间也达不到缓凝10h以上的要求。将1%的减水剂掺入到混凝土。水泥的用量1立方米混凝土能节省约40公斤,并且当坍落度为18-22cm时,和易性、均质性良好,且凝结时间能缓凝到超过了10h。混凝土优化了配合比后有良好的缓凝作用、和易性,在灌注桩的施工工艺中防止断桩或卡管等事故的发生,使施工顺利进行。混凝土的7天强度一般比没有掺任何外加剂的混凝土大约高20%。因此,配制混凝土要科学合理,明显提高早期强度,使模板周转加快,从而加快了施工的速度,它的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

  2.3混凝土的质量主要由和易性决定

  和易性综合表述了混凝土中拌和物的保水性、流动性、粘聚性等各种性能。如果混凝和易性和土拌不合理,那么混凝土就可能发生离析或振捣不实的现象,产生了质量缺损。混凝土有良好的和易性,就容易振实,并且不会发生离析,可以获得较好质量的混凝土浇筑。一

  般有人在配制混凝土时选用低坍落度、低水量,注重靠振实工艺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实际上这很易出现孔洞、蜂窝等质量缺损。实践表明,有良好的和易性的混凝土更方便振实,并且应该有较大的可塑性或流动性,以有助于浇筑振实,还应该有较好的保水性和粘聚性,避免发生泌水、离析现象。现在一般采用掺加高效的减水剂使和易性提高。

  2.4混凝土的浇筑振捣过程是重要环节

  混凝土设计、原材料的质量、配合比、均匀搅拌运输、准确配料、养护、浇筑振实成型等完整的施工流程中,主要的环节是浇筑振实成型。

  当混凝土浇筑成型,因无振实而发生表面上的蜂窝、麻面、裂隙、孔洞、气孔等质量缺陷,很易使人重视,但是因振捣不良而产生的孔洞、内部蜂窝所造成的内在质量问题,人们容易忽视。而混凝土内在质量缺陷,同样引起混凝土结构物的破坏。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