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企业廉政建设创新是深化国企改革客观要求 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对企业廉政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促进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的实现,是当前国有企业廉政建设的现实课题。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然要求廉政建设创新。产权明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是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特征。现代企业制度与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制度相比,企业的自主权扩大,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但承担责任也相应增强,企业必须建立科学的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来实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廉政建设作为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在维护国有资产安全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创新发展也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组成部分。 第二,廉政建设创新是实现企业发展重要保证。廉政建设对于企业发展的意义在于:其一,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目标。领导人员、领导班子是制定企业发展目标的主体,他们是否勤政廉政,积极研究和分析市场,关系着发展目标的对与错、好与坏、成与败,是领导班子对企业高度负责的具体体现;其二,有利于发展项目的正确实施。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类经济要素非常活跃,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项目建设、资产运作等经济活动时,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约束,难免发生问题,影响企业正常发展。由此可见,廉政建设与企业发展的要素有着内在联系。企业要实现健康发展,就要在创新中不断加强廉政建设。 第三、深化国企改革迫切要求廉政建设创新。国企改革已进入深层次的产权制度改革阶段,目前,国有企业改制的基本体制、机制已经形成,但尚未发育成熟,正处在新旧机制转换时期。在这一特殊的过渡时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譬如,多元投资主体的利益平衡机制和实现机制问题;企业股东、管理者与员工的利益调节、保障问题;改制企业内部法人治理结构中的监督制衡机制与党的纪检监察机制的职能协调、统一问题等。这些问题需要很好地研究解决。否则就容易导致权力失控,发生腐败。因此,在改制过程中企业廉政建设创新显得更为迫切。 二、企业廉政建设创新的基本思路 廉政建设创新从根本上讲,就是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和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整合现有的法律监督、党内监督、纪检监察和民主监督等廉政建设资源,在组织机构、管理制度、方式方法等方面,形成科学、规范的企业廉政建设工作机制,廉政建设创新的目标我想应定位在结构合理、制度完善、程序严密、制约有效这三个方面: 1、明确监督主体,创新廉政建设组织结构。企业廉政建设的组织结构中,监督主体应由以下几部分组成:一是监事会,它依法独立行使监督权,直接向股东负责;二是监察机构,即总经理下设的对企业内部层层分解的管理权实行监控的专门机构,向总经理负责;三是内审机构,依法独立行使内部审计职权,对企业财务运作实施经济监督;四是党的纪律检查部门,接受企业党委和上级纪委双重领导,对企业党组织和党员执行党的纪律情况实行监督的专门机构;五是职代会,由企业全体员工授权,履行民主监督职能的机构。 2、加强权力运行约束,创新廉政建设制度。制度具有普遍适用性、规范性和强制性的特点,廉政建设创新必须重视制度建设。一是要抓"深化",增强制度的系统性。针对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和事物发展的规律,不断完善规章制度,使其形成纵横交织的严密体系,力求措施在前、防范在先。另外,抓制度建设的深化,要更多的考虑企业各种事项运做过程中的制度建设,使制度的制约、保障功能在事项运做的全过程都能体现出来;二是要抓"细化",增强制度的可操作性。切实解决好有关制度规定的"粗线条"问题,把上级颁发的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章制度,变成符合企业特点的实施细则,使行使权力和监督权力都有据可依。三是要抓"运做",要解决好有章不循、违章不究的问题,增强制度的严肃性。在制定有关制度规定的同时,还要制定出确保制度规定落实的保证机制。在制度的建设上,既要体现制度的实效性又要体现制度的严密性和严肃性,特别是在制度的执行效果上,要真正体现好坏、奖惩的责任结果。 3、构建监督约束体系,创新廉政建设方式方法。企业的廉政建设在方式上要以严密程序为重点,建立起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工作流程,提高监督效能。同时要实现由事后监督向事前监督、被动监督向主动监督、单一监督向过程监督、外在现象监督向内在素质监督转变,增强廉政建设实效性。廉政建设在方法上也要有突破,一是要拓宽信息反馈渠道,除来信来访、廉政公开电话等传统形式外,还要采取廉政咨询、廉政问卷等手段,及时收集、分析、掌握有关情况,发现苗头性问题,为廉政工作的有效开展提供依据;二是要加强调查研究,对企业内外员工家属议论较多的有关廉政问题的人和事,要通过调查、研究、分析,从中获取线索,特别要围绕企业的财务、经营情况,对物资采购、经济合同等焦点问题进行重点审查,对易发生问题的事项,进行深入的研究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参考文献: [1]《国有企业党风廉政建设必备》 [2]《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