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国的玻璃制造源自于西周,并在历史中逐步发展,但在清朝时期达到发展顶峰。清朝的玻璃制品无论是款式还是工艺水平上,都达到空前水平,这与清朝几位皇帝创造的太平盛世对工艺促进以及西方外来工艺的引入息息相关,是我国艺术发展史上的一大进步。 【关键词】清朝;玻璃;制造;欧洲 一、引言 我国的玻璃制造工艺源于西周,并随着朝代变迁而逐步发展。但发展至清朝前期,我国玻璃制品的色彩和种类都相对单调,玻璃厚度较高、透明度不足、颜色花纹及款式都较为暗沉。以明朝为例,皇室的饰品及摆件仍以陶瓷为主,罕见玻璃制品,但这种情况到清朝出现了极大的转变。康熙、雍正、乾隆三代帝王执政中,玻璃制品得到了空前丰富。雍正时期下令玻璃厂制作的60个赏赐鼻烟壶之中,就具有十几种花色,这是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所不具备的。制作于乾隆时期的文物,金星玻璃“三阳开泰”、各式烟壶、花瓶中出现了缠、吹、搅等多种制作工艺,颜色也绚丽多彩。这与历史时期的特殊性及外来文化影响密不可分,本文着重对此进行分析和介绍。 二、清朝的玻璃制品介绍 清朝时期的玻璃制品种类繁多、色彩丰富、工艺多样,但也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点。 (1)康熙时期的玻璃制品 在康熙王朝之前,我国玻璃制品已经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但是主要停留在传统的平面、单色玻璃制作水平阶段上,玻璃制品的艺术性和观赏性都不高。而康熙年间,玻璃制品大受欢迎。在德国传教士纪里安带来欧洲珐琅制品并进献给康熙皇帝后,康熙皇帝大为赞赏,视如珍宝,并在此基础上邀请纪里安担任建造,于康熙三十二年设立造办处珐琅作。珐琅作最早是制作小件镶嵌珐琅,随后在纪里安的技术传授和促进下,开始烧制玻璃珐琅器皿。专门的玻璃制造厂始于康熙三十五年。据《钦定大清会典事例》记载,康熙三十五年奉旨建立玻璃厂,直接隶属于养心殿(康熙皇帝书房)造办处,直接按照皇帝吩咐制作皇室玻璃制品。在康熙时期,玻璃厂产品已经比较丰富,如单色玻璃、珐琅玻璃、套玻璃、刻花玻璃、洒金玻璃等,其中珐琅玻璃是这个时期的玻璃制品亮点。但可惜的是这时期的大部分玻璃制品被毁于圆明园之乱中,传世品较少 1。 (2)雍正时期玻璃制品 雍正时期,玻璃制品的品种、颜色和工艺进一步丰富。同时,这个时期的玻璃制品数量也进一步丰富,并成为皇帝赏赐的重要物品。从雍正王朝造办处的记录中可见,雍正五年,雍正帝命珐琅作制作玻璃珐琅鼻烟壶十六个,用以赏赐。同年命珐琅作制作雨过天晴玻璃花瓶两件。雍正六年,又命玻璃厂制作玻璃小件,十五色每色各两件 2。雍正时期,清朝的玻璃制品开始出现了新工艺,如套玻璃(指两种以上不同玻璃融合而成的制品)、刻花玻璃、描金玻璃等。雍正时期的玻璃制作重点主要在颜色的丰富上,而雍正皇帝自身喜爱色彩繁复的玻璃小件,从多次下令玻璃厂、珐琅作制作的五彩缤纷的鼻烟壶和玻璃小件中就可以看出。同时,在雍正时期,玻璃制品的款式有了进一步拓展,许多传统非玻璃质地的陈设,也开始采用了玻璃制品,如托盘、耳炉、把杯等,多以陈设品为主,实用品较少。如清雍正黄玻璃桔瓣式奓斗,此器喇叭状口,大而外侈,向下内收成束颈,腹部桔瓣状隆起,腹与足连接处内束。通体桔黄色,以凹凸手法塑成十六瓣桔瓣状。底部中心双线方框内阴刻楷书“雍正年制”双直行款。此奓斗属小件陈设玩赏品,颜色艳丽,色度均匀、纯正、洁净,呈色难度很大,明显折射出我国清朝玻璃工艺的进步与发展。 (3)乾隆时期的玻璃制品 乾隆时期我国玻璃制品发展到了顶峰。这时期,清朝早期的传教士在发现玻璃制品大受皇家喜爱后,更进一步将多种多样的玻璃制作工艺传入我国,这个时期的玻璃业得到了空前发展。玻璃品种比以往任何时期都丰富,有单色玻璃、套色玻璃、金星玻璃、磨花玻璃、搅胎玻璃、珐琅彩玻璃、缠丝玻璃、刻花玻璃等等。玻璃的颜色有30种以上,制作工艺也更为多样 3。同时,乾隆时期的玻璃制品与康熙时期相比,具有明显的差异。康熙时期的玻璃制品相对古朴浑厚,而乾隆时期的玻璃制品色彩绚丽、精雕细琢,并将玻璃油画的地位进行提升,让这个传统不被重视的艺术种类得到发展,广州艺术家史贝霖的玻璃油画就是这个时期的代表作品。 三、原因分析 玻璃工艺的历史,在清朝之前就已经具有了近两千年,但我国清朝得到空前发展,是具有其时代原因的,主要有以下几点。 (1)太平盛世为工艺发展提供良好环境 自古盛世出佳品,乱世多失传,说的就是在太平盛世时,人民在有所食、有所衣、有所居的基础之上,才会更加主动地追求艺术发展。工艺制造也不例外,在战乱年间,我国失传的民间工艺数不胜数,以战国时期的铸剑技术为例,就失传于七国之乱中;但在太平盛世,民间工艺则能够得到良好的传承与发展。康乾盛世正是康熙到乾隆时期,这时期社会安定、艺术滋生,为玻璃工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大环境。 (2)皇家对玻璃制品的偏好 清朝时期,康熙皇帝大力促进玻璃工业的专业化生产,设立珐琅作一处,玻璃厂两处,发展至雍正时期,玻璃厂近十处,而到了乾隆时期,御设的玻璃厂就多达十几处,由此可见帝王对玻璃制品的喜爱和大力发展,这直接促进了我国玻璃工艺的飞跃。以雍正帝为例,从雍正元年开始,就不断地命令玻璃厂制造鼻烟壶。雍正元年,玻璃厂奉旨制作镀金盖、象牙匙各色鼻烟壶126件,雍正三年又奉旨制作62件4。乾隆时期,玻璃工艺发展鼎盛,乾隆皇帝更是将玻璃制造的能人志士以高待遇纳入玻璃制作厂地工作之中,鼓励其制造不同款式、不同花色以及新艺术品种的玻璃制品,主要作为宫廷陈设用途。帝王的喜爱,是让玻璃制品在清朝迅速发展的促进因素。 (3)西方工艺的涌入 清朝前期,国家对外开放,西方传教士开始将欧洲的艺术品带入中国,并受到皇帝的尊崇,让其将工艺传授给我国,这进一步促进了我国玻璃工艺制品和制法的丰富。以清朝第一个珐琅作为例,就是在西方传教士纪里安的带动下,康熙帝下令建成的。西方玻璃的吹制工艺、雕花刻画工艺、上色塑性工艺也进一步影响我国,带动我国玻璃工艺的丰富。 四、结论 玻璃制品是一种实用性与艺术性结合的工艺,在我国已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但是在清朝时期得到了空前的繁荣丰富,这与当时统治者的政策与喜好息息相关。康乾盛世正是见证了这一发展历史的时间段,这时期的玻璃制品工艺越发成熟多样、造型丰富多彩,为我国艺术界和文物界都留下了许多不可多得的瑰宝,这也充分证明了太平盛世下,与世界进行艺术工艺的交流与学习的重要性。我们不难预测,随着世界文化的日益融合,以及和平年代对工艺的促进作用,在未来我国的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玻璃工艺将会得到进一步发展,日渐走上艺术巅峰。 注释: 1 熊晓华,熊奇,黄侠.论清宫玻璃器对珐琅彩瓷的工艺与艺术影响[J].中国陶瓷,2011(47). 2 《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胶片65号。 3 倪如荣.绚丽多彩的清乾隆朝御制玻璃器皿[J].收藏家,2001(1). 4 张荣.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1). 【参考文献】 [1]熊晓华,熊奇,黄侠.论清宫玻璃器对珐琅彩瓷的工艺与艺术影响[J].中国陶瓷,2011(47). [2]倪如荣.绚丽多彩的清乾隆朝御制玻璃器皿[J].收藏家,2001(1). [3]张荣.清雍正朝的官造玻璃器[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3(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