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工业论文 >

近10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及其演进机制研究

时间:2015-12-16 15:24 点击:
摘要:采用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原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处理基础之上采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工

  摘要:采用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对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原始数据变量的选取和处理基础之上采用主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研究了广州工业空间分异。研究表明,近十年来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有四种类型区:旧城工业区、综合工业区、专业工业区和乡村工业区。这四种类型区在原有工业基础、政府政策导向、市场经济机制、科技创新、区位条件、环境要求等因素的推动下分别表现出衰退、分化、强化和提升过程。文章最后总结了我国城市工业空间布局模式。

  关键词:工业空间分异;演进机制;广州

  国外对工业空间布局差异的研究起步较早,亚当·斯密、大卫·李嘉图对此就有所涉及,韦伯在其工业区位论中最早对工业空间布局的问题做了较为系统的论述,之后霍夫曼、库兹涅茨、胡佛、弗里德曼、钱纳里等人也在这方面做了一些研究。随着工业生产方式从福特制向后福特制的转变,研究内容发生了变化,从早期韦伯等人的研究主要关注物质要素到弹性生产时代普雷德、史密斯等人研究对人性的关注,以及到近期克鲁格曼、迪肯等人对全球化的关注。研究内容上体现了客体向主体、静态向动态的转变。国内学者在国外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我国工业发展布局进行了研究,研究主要关注国外相关理论引入、国内工业生产实践的理论总结、研究方法的探索等几个方面。对于工业空间的研究大多关注全国层面,省域或区域层面如珠三角地区、长三角地区、东北地区等;而对于单个城市工业空间的研究相对较少,主要集中一些大城市和工业城市。

  改革开放以来广州的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尤其是近10年来广州工业年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2009年工业总产值达到13480.78亿元,在全国各大城市中排名前列。关于广州工业的已有研究主要关注的是工业可持续发展模式、工业用地布局以及工业结构演变等,本文采用1996年、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相关资料和数据对近10年来广州市工业空间分异演进过程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探讨其成因机制。

  1、研究区域、数据与方法

  本文研究区域为广州市全部行政辖区,研究数据为1996、2001年两次基本单位普查和2004年第一次经济普查,并以当年统计年鉴数据作为补充。期间广州市分别于2000年和2005年进行了行政区划调整,由于数据获取的原因(2004年经济普查成果按2005年行政区划调整后行政区进行统计),本文采用当年的行政区划;为了研究方便,越秀、荔湾、番禺在1996、2001年称为原越秀、原荔湾、原番禺,2004年称为新越秀、新荔湾、新番禺,其余各区市名称不变。

  根据所获取数据,从工业的企业规模、产出强度、专业化指数、工业区位商、工业地位凸显程度、投资强度、外向性和要素结构等8个角度选取了15个指标进行分析。采用因子分析、聚类分析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之后根据各区(市)实际情况进行判断归类并总结规律。计算分析软件为SPSS,主因子提取采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Components),聚类分析采用系统聚类法(HierarchicalCluster)。

  2、空间分异特征分析

  2.11996、2001、2004年三个时间断面的主因子提取对各指标进行标准化处理之后,经主因子分析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主因子,各时间断面主因子累积贡献率均为85%以上;三个时间断面各因子特征值和方差贡献率、各主因子与指标变量之间相关性以及各主因子的得分情况。从三个时间断面主因子变化情况来看,劳动、技术构成、固定资产投资以及外资参与程度的重要性有所提高,而区位商、专业化指数以及资本构成的重要性则有所下降。

  2.2聚类分析

  根据上面三个时间断面各主因子在12个区市的得分进行聚类分析,1996年聚为4类,2001年聚为4类,2004年聚为5类。它们在区位商、工业地位、产出强度以及要素集约程度上存在差异,但按照其空间分布上的差异总体上可以归纳为4个大类:旧城工业区O(Oldindustrialarea)、综合工业区C(Comprehensiveindustrialarea)、专业工业区S(Specialindustrialarea)和乡村工业区R(Ruralindustrialarea)。

  2.3类型区变化特征

  从上面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可以看出1996—2004年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演进过程的主要特征有:

  ①旧城工业区范围不断扩大且呈现出衰退迹象。从1996年只有原越秀、原荔湾和东山三个地区,总面积42km2左右;到2004年扩展到芳村(2005年并入荔湾)和海珠两个区,总面积175km2左右,地域范围上扩大了近3倍。另一方面,该类工业区呈现出衰退的迹象,主要表现在:1996年和2001年的是O-1类的旧城工业区,而2004年则是O-2的旧城工业区;它们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低区位商,依靠高投入而取得高产出的改革开放之前发展起来的工业地区;区别在于2004年它们的区位商比之前更低了,而且原有技术密集型的工业大部分转移出去了。

  ②综合工业区出现分化。1996年综合工业包括了海珠、白云、天河三个区,在2001、2004年出现了不同的变化过程,海珠逐渐转变为旧城工业区,出现衰退;白云一直保持为综合工业区;天河逐渐转变为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专业工业区;与此同时,番禺从乡村工业地区转变为综合工业区。

  ③专业工业区向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发展且专业化程度趋于强化。1996年的专业工业区(芳村、黄埔)主要以劳动、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而2004年天河则主要以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黄埔、萝岗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专业化程度增强表现为天河前三位工业产值比重从2001年的43%上升到2004的55%,黄埔、萝岗也都呈上升趋势。

  ④乡村工业区逐步提升并出现新的类型。2001年原番禺转变为综合工业区,其乡村工业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其他花都、增城、从化的工业也得到了一定发展提升,其工业产值占全市工业产值比重由1996年的17.73%上升到2004年的20.34%。同时还出现了以低区位商为特征的新型乡村工业区。随着人们对生态敏感地区环境的重视,从化是广州市的水源保护地、生态敏感地区,这里主要发展旅游业、房地产等服务性行业,因此发展成为了以低区位商为特征的乡村工业区(R-2)。

  2.4工业空间分异模式

  从以上分析中可以总结出广州工业空间分异主要有四种演进模式:①旧城工业区的衰退模式。反映在旧城工业地区范围的扩大、工业密度区位商低,投资强度较高,产出强度高,以劳动、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高,地位凸显程度高,行业专业化程度低,门类齐全。区位商高,地位凸显较高,行业专业化程度高,以资本密集型工业为主(化工工业)。区位商高,地位凸显程度低,产出强度较低,工业企业规模较小,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较低,地位凸显程度较低,投资强度高,产出强度高,工业企业规模较小,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高,地位凸显程度高,行业门类齐全,但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较高,地位凸显程度较低,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高,地位凸显程度低,投资强度低,产出强度较低、但有所提高,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极低,地位凸显程度极低,工业企业规模较小,投资强度高,产出强度较高、有下降,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高,地位凸显程度高、但有所下降,行业门类齐全,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较高,地位凸显程度较低,行业专业化程度较高,以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高,地位凸显程度低、但有所上升,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区位商较低,地位凸显程度极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

  ②综合工业区的分化模式。反映在综合工业区向旧城工业区、专业工业区等其他类型工业的转变。③专业工业区的强化模式。反映在专业化程度、地区集中性的强化上。④乡村工业区的提升模式。反映在乡村工业区向综合工业区、专业工业区等其他类型区的演进以及自身工业水平的提升。

  3、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演进机制

  广州工业空间分异演进过程主要受市场经济机制、政府政策导向、原有工业基础以及科技创新、区位条件、环境要求等其他因素的影响。

  ①市场经济机制的引导作用。首先改革开放以来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的乡镇企业得到快速发展,这些企业主要分布在海珠、番禺、白云等地区。其次外向型工业得到了较快的发展,1993—2006年累计外资金额达到3027.16亿元。再次新兴工业逐渐发展起来,如家电制造业、电子设备制造业、新型医药制造业等。最后大型企业集团对工业空间产生了一定影响,如2000年成立的广州汽车工业集团旗下包括了广州本田、广州丰田、广州五十铃、五羊摩托等主要汽车行业的生产。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