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生态环境 >

城市绿地的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进展(下篇)

时间:2015-11-03 10:46 点击:
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使用定量遥感技术研究公园降温效应的研究。冯海霞0、刘艳红、程好好等 分别使用TM遥感影像研究了城区绿地的降温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绿地降温效果不同,森林对温度的 调节作用明显大于其他植被类型,自然绿地的降温效果要明显好于人
  国内部分学者也开始使用定量遥感技术研究公园降温效应的研究。冯海霞&0、刘艳红、程好好等 分别使用TM遥感影像研究了城区绿地的降温效应,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绿地降温效果不同,森林对温度的 调节作用明显大于其他植被类型,自然绿地的降温效果要明显好于人工绿地,同类型绿地在不同的季节降温 作用也有明显差异,城区绿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越严重、景观优势度越低和生物多样性越强,其降温效应越明 显,城区绿地的结构、植被类型、景观格局、植被覆盖度、群落层片结构和生物量是影响绿地降温效应的显著因 素。李延明等22基于1987年至2001年北京城13 a的遥感卫星影像数据研究发现,绿化覆盖率与热岛强度 呈现显著的负相关关系,当绿化覆盖率达到30%时,热岛强度出现比较明显的减弱;绿化覆盖率大于50%,对 热岛的缓解现象极其明显,每公顷绿地平均每天从周围环境中吸收8 MJ的热量,相当于890台功率为1000 W空调的作用。应天玉等73研究表明,当绿地面积小于5hm2时,地表辐射温度主要受绿地覆盖率的影响,基 本上不受绿地面积大小的影响;当绿地面积大于5 hm2时,地表辐射温度主要受绿地面积与绿地覆盖率的共 同影响。贾刘强和邱建M基于Landsat ETM+遥感数据研究了城区绿地的面积、周长和形状指数等与绿地降 温范围和降温程度之间的关系,发现,绿地斑块对周边环境的降温范围及降温温差随着绿地面积、周长和形状 指数的增大而增大,当绿地面积达到1.5 -1.68 hm2时,其对周边环境的降温范围和降温程度随绿地斑块面 积增大的速度迅速减小。苏泳娴等2基于TM遥感影像数据研究了广州市城区17个公园绿地对周边环境的 降温效应,结果发现,公园周边与公园边界点的温差随着远离公园边界点距离的增加而增大,增长曲线是一条 过原点的上升的三次多项式(R2均0.84);公园绿地面积、水体面积以及长宽比等因子共同影响着公园对周边 环境的降温效应:绿化率较高(>50%)、长宽比接近1的公园,平均降温影响范围和绿地面积的关系可以用一 条上升的对数曲线拟合两者的关系;当绿地面积小于4246.1 m2,公园的降温影响范围为0 m,当公园绿地面 积达到540000 m2,公园的降温范围将不再随着公园绿地面积的增加而增加;绿化率较高(>50%)、且公园长 宽比為2的公园,平均降温影响范围与公园绿地面积没有显著关系,且相比同等面积、长宽比较小的公园,具 有较好的降温效果;水体面积比例较高的公园,降温效果一般高于水体面积比例较小的公园。
  可见,基于定量遥感技术的城市绿地降温效应研究,研究结果是准确的、可靠的,而且遥感影像在同一时 间内能够获取较大范围的地表温度数据,能够减少测量时间差异带来的误差,节省测量时间和人力资源。
  2増湿效应
  国外学者Bernatzky M早在1985年研究发现,城区绿地可以增加5%-10%的相对空气湿度。Huang 等&5]以及Shashua^Bar等M研究了不同地表类型空气湿度的差异,发现植被地表覆盖区空气湿度明显高于 非植被覆盖地区。Sevgi 和Suleyman等&7]对Erzurum市城区和市郊的绿地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研究,结 果显示干旱城区的相对湿度比城区绿地的相对湿度小3.2%,比郊区绿地的相对湿度小3. 4%,对比表明,城 区绿地的增湿效果较郊区绿地而言较差(小0. 2%)。李建龙等21对南宁市林荫、林隙、林缘、近旁草地等4 种下垫面类型的增湿效应进行研究,发现湿度的分布规律呈现林荫、林隙、林缘和近旁草地依次降低的趋势, 说明林荫的增湿保湿效果最好,草地最差。刘娇妹M等以不同覆盖率的乔-瞿-草、乔-草复合型结构型绿地作 为研究对象,以草坪作为对照,从水平和立体空间两个角度研究了绿地结构以及绿地覆盖率对绿地增湿效应 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覆盖率达到或高于60%时,复合型绿地才具有明显的增湿效果;乔-瞿-草复合型绿地的 增湿效应好于草坪,且其覆盖度越高,增湿空间越大,增湿效果越好。祝宁等M则将乔-瞿-草型绿地与灌-草 型绿地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由于乔木的覆盖度较大,乔-瞿-草型结构绿地的增湿效应大于灌-草型绿地,且两 种复合型绿地对周围环境的增湿效应在水平方向上近似一个生态效应场679]。吴菲等H、郑芷青等80、马秀 梅0、王艳霞51、唐罗忠61、刘新^等人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论。
  部分学者对绿地增湿效应的原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Sevgi 82和Suleyman等63研究发现,绿地的增湿效 应主要是源于植被冠层的作用。Insu等84选择朝鲜城区特殊的鸟类绿地生境为研究对象,发现该绿地内部 的相对空气湿度比绿地外部增加了 5% ,绝对湿度增加了 0. 2-1.5 g/cm2,风向和风速对于绿地增湿效应有 着较大的影响。我国学者蔺银鼎等W’35-37’3940’42对太原市城区林地(杨树林)、复合绿地(或灌木林)、草地等 3种植被类型的增湿效应进行了十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绿地垂直结构和绿地面积等因子对绿地边界增 湿效应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影响;和降温效应一样,在水平方向上,绿地增湿效应与绿地面积、绿量显著正相关, 与绿地周长面积比值显著负相关;在垂直方向上,绿地增湿效应与绿量显著正相关;但是绿地的增湿效应与叶 面积指数相关性不显著。蔺银鼎还认为,植物的叶面蒸腾也是绿地产生增湿效应的主要原因,绿地面积、林分 和生长量等绿地空间结构因子都不同程度地影响着绿地的增湿生态场特征,利用生态场理论也能更好地描述 城市不同空间结构绿地的增湿生态效应及其差异。赵深等M以长沙市城区绿地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生长 发育植物、树冠郁闭度、植物覆盖率与城市绿地增湿效应的关系,结果发现,长势好的植物群落其增湿效应相 对较好,郁闭度和绿地面积与绿地增湿效应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