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旱灾害风险评估的重要性在于可以对干旱灾害及早进行风险预警,并科学指导个体、社会和政府采取针对性的应对措施,以实现通过干旱灾害风险管理更加有效减缓干旱灾害影响的目的。按照UNISDR2009版“减轻灾害风险术语”的定义,干旱灾害风险管理(DRM)实际上是一个包括行政指导和组织机构作用的发挥、干旱防御政策、策略和措施的实施及干旱灾害应对能力的提高等在内的系统化过程,也是通过预防、减缓和防备等行为和措施避免、减少或转移干旱灾害不利影响的综合实践行为。 其核心在于以经济和社会效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对干旱灾害进行科学有效地分类防御。对风险性程度一般的干旱,可以采取干旱灾害损失保险、抗旱技术应用、公众干旱防范意识提高、饮食结构多元化及社会救济制度建立等日常性措施,并直接纳入农业制度之中,可以由个体农户和家庭的常规策略来应对。对干旱的高风险区,则需要采取风险管理和危机管理相结合的方式,启动各级地方政府或国家干旱灾害防御预案,动用社会和国家力量来帮助高风险地区防御干旱灾害,由公共风险防御方式来处理。 对风险性超出预警能力的意外性严重干旱,则需要采取应急性危机管理模式,临时启动地方政府甚至国家或国际救援机制,调动社会、国家和国际资源来共同救援干旱灾害地区,一般要以社会和国家为应对主体,将危险管理作为风险管理的一种特殊方式对待。 干旱灾害危机管理主要着重于灾害发生时的应急救援或灾后的恢复与重建,而旱灾风险管理则应该强调对从准备、预测和早期预警到应对和恢复等干旱灾害防御全程的重视。当前,应该将干旱灾害风险管理主流理念融入到干旱灾害防御规划和实践活动中,加强地方、国家、区域和全球的合作,提高公众对干旱的认识和防备能力,制定抗旱政策和策略,并将政府和个人综合保险及财政战略纳入干旱灾害防御计划,建立干旱灾害紧急救助机制和安全联络网。尤其,要将抗旱救灾与防备和适应相结合,推行保护和修复森林等具有增强干旱适应性潜力和减缓干旱不利影响的土地管理行为;要将抗旱政策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相结合,降低社会、经济和环境对干旱影响的敏感性;并且由于环境条件不断变化,应对干旱灾害风险进行持续性和动态化的管理。 干旱灾害风险管理的目标不仅要使干旱灾害风险的总成本对整个国家或大多数人来说是最小的,而且还应该对不同社会角色均具有激励性,引导全社会采取整体利益最大化和经济最优化的抗旱措施。不恰当的干旱风险管理要么只对某些社会成员具有激励性,而违背了社会共同利益,社会成员往往采取高风险行为方式,让政府或社会承担其冒险行为的后果;要么,由于没有干旱灾害风险分担机制,每个社会成员都过于谨慎地避免干旱风险,生产方式缺少创新精神和创造力,从而导致总体收益降低。 4、干旱灾害防御和风险控制 虽然,干旱发生往往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永远也无法回避或彻底消除干旱,但干旱的影响和灾害损失并不是不可避免的,而是在很大程度上要看人类采取的干旱防御措施和风险管理策略是否得力。 4.1干旱灾害防御措施 随着人类抗旱经验的积累和抗旱技术的发展,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通过采取一些有效措施来应对或适应干旱,以达到预防和减轻干旱灾害的目的。 目前,防御干旱灾害的主要措施有: ①实施干旱灾害第1期张强等:论气候变暖背景下干旱和干旱灾害风险特征与管理策略87风险管理,有效降低干旱灾害风险。干旱灾害风险管理在干旱发生前就已开展了预测、早期警报、准备、预防等工作,对降低随后而来的干旱影响更加有效。 ②建立科学有效的干旱指数,定量监测干旱灾害的范围和程度,及时开展针对性的应对行动。虽然目前还没有哪个单一干旱指数能够十分令人满意地监测干旱强度和范围,但我们至少能够知道在哪种情况下哪种干旱指数比其他干旱指数更适合。如Palmer干旱指数适用于地形一致的大平原地区,而在多山地区则需要与地表水供应指数相结合才会有效。 ③发展干旱预测和评估方法,准确预测干旱发生的时间和地点,客观评估干旱的影响程度,以便采取恰当的干旱灾害预防措施。应该对干旱进行旬、月、季、年和年代等不同时间区间的预测,并与干旱监测预警无缝隙衔接。 ④构建国家统一的干旱灾害综合信息系统,提高对干旱灾害的反应速度和统一行动能力。该系统能够充分集中全国干旱监测、预报、灾情和其他方面的数据信息资源,对干旱灾害进行综合预测、追踪、评估和应对,并开展针对干旱灾害的国民教育和网络互动。 ⑤加强水利工程建设,科学调配水资源。可以通过建库蓄水,对水资源实现时间调控;通过跨流域调水,对水资源实现空间调配;通过地下水开发,对水资源实现结构调整,将近期不能直接利用的地下水转化为可以直接使用的地表水。 ⑥开展人工增雨和露水收集工程,科学开发空中云水资源。一般大气中的云水资源只有小部分被转化为降水或露水,可以通过开展人工增雨和露水收集工程,提高大气中云水转化为降水和露水的比例,从而增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 ⑦发展新的灌溉和耕作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可以通过发展喷灌、滴灌、覆膜、沟垄、套种及控制播种等技术措施,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甚至可以将无效水资源转化为有效水资源。 ⑧开发生物抗旱技术,增强对干旱灾害的适应能力。培育能够在极端干旱条件下存活并生长的转基因植物,提高作物或生态植被的抗旱能力。科学家已经研究出缓慢枯萎性的高级大豆品种,其在干旱条件下比传统品种产量高141~282L。 ⑨完善以客观评估干旱灾损为依据的干旱灾害救援制度。该制度既会对受灾地区恢复生产和稳定生活起到实质性的保障和激励作用,又会对利用制度漏洞或技术缺陷骗取国家救灾物质和资金的行为起到限制作用。 4.2干旱灾害风险控制策略 风险控制是应对和防御干旱灾害的重要措施。可以通过实施干旱灾害风险管理,采取干旱风险评估、缓解、转移、分担和应急准备等一系列措施,减少对干旱的脆弱性,提高对干旱的适应能力,有效控制干旱风险,实现对干旱灾害管理从被动向主动、从救灾向防灾、从临时应急向全程防御的系统转变。 针对干旱灾害风险形成的特点,干旱灾害风险控制有如下主要策略: ①制定科学合理的干旱灾害风险管理规划,保证风险管理政策的有效性和执行力及相关财务预算的早期响应能力。比如,成立由具有政治影响力单位牵头的、由部委、民间团体及利益相关单位组成的干旱防御联盟,并建立相应的制度和机制确保其持续性和运行效果。 ②建立干旱灾害风险分析与评估系统,提高对干旱灾害风险的早期预警水平,为采取针对性的防御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③有效影响干旱致灾因子。通过增强人工增雨能力和提高露水利用水平,减少气象干旱的频率和强度,从而降低干旱灾害的危险程度。 ④综合提高干旱承灾体的抗旱机能。通过开发抗旱植物品种,提高对干旱的适应性;通过实施产业多样化战略,减少社会经济对干旱的脆弱性;通过退耕或移民工程等措施减少干旱承灾体的暴露度;通过改变作物生长期缩短干旱承灾体的暴露时间。 ⑤科学改善干旱孕灾环境的条件。通过改善生态环境,降低无效蒸散量,提高水分涵养能力;通过改进水文条件,增强水资源综合保障能力;通过改进土壤条件,提高土壤保墒能力。这些方面都能够有效降低干旱孕灾环境的敏感性。 ⑥多方面增强干旱防灾能力。可以通过提高政府和社会对干旱的重视程度、加强干旱减灾防灾技术开发、加大抗旱工程建设、提高公众抗旱科学素养等多方面措施来提高干旱防灾水平,增强干旱防灾能力的可靠性。 ⑦建立干旱灾害风险共担和转移制度。干旱灾害风险共担制度可以降低个体的干旱灾害风险性,干旱灾害风险转移制度可以降低短期的干旱灾害风险性,从而提高全社会整体对干旱灾害风险的承担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