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生态环境 >

“企业5S管理”在环境监测实验室中的应用研究(2)

时间:2015-07-15 10:13 点击:
4.2.1整理 就是要区别要和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去除掉不需要的东西。只要3个月以内不动的东西都要去除,这就是标准。其推行要领为以下方面。 (1)每个岗位员工对所在的工作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看得

  4.2.1整理
  就是要区别要和不要的东西,只保留有用的东西,去除掉不需要的东西。只要3个月以内不动的东西都要去除,这就是标准。其推行要领为以下方面。
  (1)每个岗位员工对所在的工作场地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看得见和看不见的。如电子档案、仪器设备、标准技术资料、作业标准书、工程管理图、SAMPLE样品等等。
  (2)制定“需要”和“不需要”的判别标准,一定要可操作。同时,反省不需要物品产生的根源,并作出分析报告。
  (3)清除不需要的物品。将不需要的物品贴红牌标识,注明改善期限、责任人及处理方法和具体的实施细节,不要单纯简单地制作标示。
  (4)调查需要物品的使用频率以及日常用量,定好固定的存放场所。每天使用的物品要定量保管,放到不用移动,一眼就可以看见的,容易拿到的地方;使用频率低的物品可以放在附近处标示保管。
  (5)制定不需要物品的处理方法。不要物品的回收、再生、报废、循环、转让等处理办法,作出规定的标准文书登记在品质管理部门。
  (6)每日进行自我点检。检查岗位上是否存在乱放以及不需要的物品,样品、工具、器皿、试剂是否放置规范,做好标示,不要的物品是否按照规定的处理方法整理收集。
  4.2.2整顿
  把有用的东西按规定标准位置摆放整齐,做好标识管理。其要领为以下方面。
  (1)落实前一步骤的整理工作,只留下必需的物品,做好标示。
  (2)布置物品的操作流程,确定好放置场所。例如检测方法、设备操作的规程等作业指导书,工程管理图、工程异常管理标准等。用于作业现场,可放置在操作台上开放式文件架中,并保证是最新版本,以免造成不必要的品质问题。
  (3)规定放置的方法。用设备、工作、器具区分,分为随时使用、常用等几种情况,并分别存放在固定场所。
  (4)划线定位定量定置定容。样品摆放设置区分为未检品、在检品、已检品、留样区域以及不合格品。
  (5)标示场所物品标签。例如每间实验室里应该制作仪器设备的示意图,以及实验室物件摆放示意图,照明设备、安全设施也可以加进去。
  4.2.3清扫
  将不需要的东西彻底清除掉,保持工作现场及场地无任何垃圾、无灰尘、干净整洁,保持无尘作业。其要领为以下方面。
  (1)建立清扫责任区,规定为室内与室外。利用各个实验室的平面标示图,标识各责任区及其负责担当人员,一定要责任到位。
  (2)执行例行常规日常扫除,清理不必要的脏污,规定每日作业点检表。规定例行清除的内容,参照文件实施。
  (3)调查污染源,作出品质分析报表,做好8D分析报告,详细记录分析,予以杜绝。
  (4)建立清扫的基准,作为日常规范。制定每日、每周以及每月每个季度的清扫时间和具体内容。清扫过程中发现有不良之处要及时加以改善,并得到品质管理部门的认证。
  4.2.4清洁
  将整理、整顿、清扫执行进行到底,并且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持续不断地维持其取得成果。其要领为以下方面。
  (1)落实前3S的具体工作。工作现场必须保持干净与整洁。
  (2)制定严格的目视管理、颜色管理的标准,并形成文书化管理。
  (3)制定检查方法。建立清洁稽核表,在表中详细表示出需要点检的具体点位,由主管人员作不定期的检查,进行抽查,以达到监控效果。
  (4)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加强执行,才能取得完善的预期效果。
  4.2.5素养
  通过上述4S的活动,逐渐养成了人人依规定行事的良好习惯。其要领为以下方面。
  (1)持续推动前4S一直到习惯化为止,不间断执行,使员工养成一种保持整洁的自主习惯。
  (2)制定共同遵守的有关规则、规定,并形成文书化管理,无论是谁,都要严格执行,无一例外,并将它们进行目视化管理,使其一目了然。
  (3)制定企业礼仪守则,包括早会制度、晚会制度等等。
  (4)教育训练标准,尤其是对新入公司人员加强培训与管理,重点在入职3个月内。
  (5)推动各种精神文化的提升活动,例如团队拓展训练、各种联谊活动等等。
  4.3目视管理
  提升员工生产效率的最好方法就是实施目视管理。组织行为学中说,人类对于颜色、图形、形状、符号的记忆要比文字的印象敏感得多。所以采用简捷的颜色与符号进行管理,让员工养成一种习惯化、便捷化,这样就不容易出现错误,进而提高生产效率与工作效率。很多企业都在实施目视管理[6]。
  4.3.1颜色管理
  规定文书中严格规范,红色代表不合格,蓝色代表合格,黄色代表未进行检测产品与试剂,绿色代表可以再生使用,这样实验人员观测到红色就会马上警觉,防止品质问题发生,进而降低出错损失造成的成本及不合格品成本的产生。无论工作在哪个场所与部门,所有的标记都用颜色统一标识出来,不要出现多重标准,工作之间都可以采用统一的颜色语言来进行交流,这就是企业与实验室中的标准语言。
  4.3.2固定管理
  物品、试剂、工具等摆放要固定化,标准化,并用警戒颜色或者物品印记具体标记出来,这些都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减少员工思考的时间,这就是成本管理与标准化管理。员工在工作中可以节省下时间,以最快的时间找到工具和相关物品。因为部门损失的成本,真正的问题就来源于一些微小的不被人察觉的浪费。一个员工在找工具以及器皿、试剂时候所花费的时间并不会给部门与企业本身创造任何价值,反之影响实验工作。
  4.3.3警示管理
  运行的设备都设置有停车红色警示灯装置,如果设备出现故障,红色警示灯就会闪烁,蜂鸣器也自动发出报警声,以此来警示员工此设备故障,应及时处理。这样,就不会造成设备故障时,由于工人疏忽未及时发现,而导致机器损伤的现象发生。而且,在工作间里有危险的地方,都要使用警戒颜色明显地警告工人此处危险,以防止发生意外。
  4.3.4看板管理
  员工在工作中,如何熟练地掌握作业要领呢,用看板方式,将标准的作业方式直观地显示在卡片或者作业标准上,让员工一目了然。这种管理方法称之为“傻子”管理,但没有歧视的意思,而是要求管理者应该能无差错地用最直观的方式传达指示给员工,员工不会出现误导及差错,这样也是为了防止问题点发生。
  5结语
  企业5S管理是一项长期实施的工作,是一种良好的作业习惯养成的过程,同时可以促进相关职能工作的规范化。为确保成效,实验室可以选择重点的内容先行推广5S管理活动,以逐步实现管理的标准化,进而提高工作人员职业素养,使实验室的管理能够不断地得到改进与提高。
  参考文献:
  [1]黄建绒,殷振华.5S管理在检测实验室中的应用[J].监督与选择,2009(3).
  [2]杨达民.日本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一些做法[J].工业经济管理,1983(4).
  [3]陈进华.现场效率改善实战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6.
  [4]聂云楚,余弟录,孙亚彬.6S实战手册[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4.
  [5]沈晖.工厂作业管控[M].深圳:海天出版社,2005.
  [6]汪洪涛.制度经济学—制度及制度变迁性质解释[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