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生物农药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时间:2016-04-11 09:59 点击: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 杀灭或抑制的制剂。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呈现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特别是众多小企
  生物农药是指利用生物活体(真菌、细菌、昆虫病毒、转基因生物、天敌等)或其代谢产物(信息素,生长素,萘乙酸,2,4-D等)针对农业有害生物进行 杀灭或抑制的制剂。目前,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呈现多而分散、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参差不齐的特点,特别是众多小企业在生产过程的物耗和能耗较大,未能形成规模 经济优势,造成环境污染监控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环保力度的加大,我国农药产业正进入一个产业结构调整和转型的新时期,行业整合向集约 化、规模化方向发展,大型企业以及区域性的龙头企业将在未来的兼并整合中赢得加快发展的机遇,一批具有规模、技术、市场和品牌优势的农药企业迅速发展起 来。
  在产业环保政策、消费倾向以及行业准入门槛等多个因素的共同推动下,国内在未来的5~10年将催生出一批规模大、品种丰富、研发实力强、发展 方向符合产业政策的龙头企业。根据《农药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提出行业发展目标:到2015年,销售额在5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达到5家以上,销 售额在10亿元以上的农药生产企业达到20家,前20家农药生产企业的原药产量占总产量的50%以上,高效、安全、经济和环境友好农药品种占总产量的 50%以上。农药工业是知识产权密集型的行业,对技术的依赖程度大,技术与产品创新是农药企业保持持续竞争力的关键。经过60多年的技术经验积累,我国农 药工业已形成了包括原药生产、制剂加工、科研开发和原料中间体配套在内的农药工业体系,农药科研已从仿制迈入创新、仿制结合的轨道。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 国大部分农药品种仍为仿制品种,自主创新的品种数量不足10%。
  1 生物农药发展历史
  在农药发展史中,生物农药是人类最早发现并使用的农药。早在《周礼·秋官》中,就有“莽草熏之”“焚杜菊,以灰洒之”的记载。19世纪以来, 利用生物成分防治病虫害逐步进入科学试验阶段,如“三大植物性农药”除虫菊、烟草和毒鱼藤的发现及应用。20世纪初,苏云金芽孢杆菌的发现促进生物农药的 发展。20世纪40年代以来,有机合成的化学农药发展迅猛,生物农药的开发利用进入停滞阶段。直至20世纪60年代,化学农药的弊端逐渐显现,生物农药研 发重新受到重视。
  2 生物农药现状分析
  2.1 生物农药种类
  生物农药主要分为两大类,即直接利用生物体杀灭或抑制农业有害生物及利用源于生物体的生理活性物质杀灭或抑制农业有害生物。
  2.1.1 利用生物体的生物农药 在植物病虫害的生防中可直接利用的生物体——包括天敌昆虫、微生物、捕食螨及放饲不育昆虫等防治,其中微生物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微生物农药主要包括细菌 杀虫剂、病毒杀虫剂、放线菌杀虫剂、真菌杀虫剂、线虫杀虫剂、拮抗微生物及微生物除草剂。
  细菌杀虫剂研究深入,使用广泛,根据其对昆虫致病性不同分为4类:专性病原菌、兼性病原菌、含晶孢子形成杆菌、潜在病原菌。在筛选出的细菌杀 虫剂中,芽孢杆菌属是迄今为止研究最多,使用量最大的杀虫细菌,其中苏云金芽孢杆菌、日本金龟子芽孢杆菌、球形芽孢杆菌和缓病芽孢杆菌均被开发成农药产品 投入生产应用。苏云金芽孢杆菌(其制剂简称为B.t.制剂)的药效比普通化学农药高55%,可用于防治蔬菜、水果等150余种鳞翅目昆虫。病毒杀虫剂是以 昆虫为寄主的病毒类群,目前应用较多的为核型多角体病毒(NPV)及颗粒体病毒(GV)。通过害虫进食病毒杀虫剂后,包涵体溶解,释放病毒颗粒达到杀虫效 果。真菌杀虫剂通过浸染表皮感染寄主,是一种触杀性杀虫剂,且寄生谱较广。放线菌杀虫剂早在70年代初就被用来防治茶树害虫。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