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苏芳等采用干热空气处理法、湿蒸汽处理法、微波处理法及湿蒸汽耦合微波处理法研究不同处理条件对麦胚贮藏稳定性的影响。综合考虑处理后麦胚 的色泽和脂肪氧化酶酶活力的残留率,选取干热空气处理法中120℃条件下处理的麦胚、湿蒸汽处理法中常压处理5分钟的麦胚、微波处理法中320瓦微波处理 3分钟的麦胚和湿蒸汽耦合微波处理法中常压湿蒸气处理5分钟后,320瓦微波处理3分钟的麦胚储藏在37℃保温箱中,间隔一定时间测量酸价。实验结果表 明,常压湿蒸气处理5分钟后,320瓦微波处理3分钟的麦胚酸价变化最小,稳定性最好,贮藏性能最好。 杨磊等以挤压、红外干燥箱烘烤、常压汽蒸、高压汽蒸、紫外微波、常压汽蒸耦合紫外微波6种方式对麦胚进行处理,处理后的麦胚和未经任何处理的 麦胚均在37℃条件下贮藏30天,每5天测定一次麦胚的脂肪酸值。未经任何方式处理的麦胚脂肪酸值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而不断快速增长,30天后脂肪酸值增 长率高达124%,经过处理的麦胚脂肪酸值变化均不大,以常压汽蒸耦合紫外微波的变化率最小,仅有8%。 SRIVASTAVA等的研究结果也证实汽蒸微波混合法对麦胚的稳定性好。可能的原因是,经汽蒸微波处理后,麦胚中多不饱和脂肪酸表面形成含 有维生素E的薄膜,维生素E具有抗氧化功能,能抑制麦胚中的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酸败,从而延长麦胚的贮藏期;汽蒸和微波处理还能有效钝化麦胚中的生物活 性酶,杀灭麦胚中残存微生物等,防止麦胚的氧化酸败。 3 红外烘烤 张兰月等采用热干燥处理和红外烘烤处理麦胚以及生麦芽胚在室温和4℃条件下贮藏90天后测定小麦胚芽油的酸值,红外烘烤处理后麦胚的酸值远远 低于热干燥处理的麦胚和生麦胚。红外烘烤后小麦胚的水分含量和水分活度大大降低,抑制了脂肪氧化酶的残留酶活力,减少了游离脂肪酸和不饱和脂肪酸的水解和 氧化酸败,增加了小麦胚的贮藏时间。 4 小结 小麦胚芽是面粉加工的副产物,也是小麦籽粒中最富营养的部分,但小麦胚极易氧化变质。小麦胚的稳定化处理方法有低温法、干热法、湿热法、微波 法、挤压法、红外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方法组合,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小麦稳定化处理的方法不断完善,为小麦胚芽的开发和利用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