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世界各国面临着保护农业资源与环境的双重问题,都着力发展农业生态经济。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起点不同,因此农业生态经济的发展战术也应有所不同。中国应该走一条凸显中国特色的渐进式、多元式、重点突破式、兼容式的道路。发展农业生态经济要与解决民生问题紧密结合,渐进地建立旨在增加农民收入的物质与经济的良性循环,以实现生态-经济“双赢”的目标。引导农业生态经济与生态空间格局匹配,形成多样化格局,特别是从垂直空间要效益,发展集约化经营。对生态脆弱地区则必要采用重点突破发展模式。在推动规模经营的同时,兼容发展庭院生态经济。非均衡发展作为战术贯穿于农业生态经济发展过程,推动农业生态经济从低层次向高层次演进。本文还讨论了非均衡发展战术的若干问题。 关键词:农业生态经济;中国特色;发展模式;战术 一、前言 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包括农业经济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两个子系统。在农业生产过程中,生态子系统向经济子系统输入物质和能量,制约着经济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而经济子系统又反过来影响生态子系统的运行,两者相互作用、相互交织构成复杂过程。然而经济子系统追求经济效益,主要涉及目前和局部利益;生态子系统追求生态效益,关系到宏观与长远利益,两者之间存在冲突。长期以来农业生产只重视物质产出,忽视农业生产环境的保护,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生态环境代价。全国平均每年旱涝灾害造成1000万t粮食损失,三分之一的国土受到风沙威胁。全国土壤侵蚀面积占国土面积的30.7%。农业污染面积占全国污染的三分之一以上,全国农村每年的生活垃圾量近3×108t,有6×107t以上污水直接排入农田,全国耕地重金属污染面积在16%以上。因此,协调经济与生态两个子系统均衡发展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当务之急,农业生态经济为此应运而生,其目标在于寻求经济与生态两子系统之间的最佳均衡点。2O世纪80年代初,农业生态经济开始在中国实践,各类农业生态经济试点县、乡、镇、村、农场在各地推行。许多地区提出“生态立县”“生态优先”的口号,以生态建设为上位目标,集中财力、物力、人力于生态建设,构建“花团锦簇,四季常青”的农业生态环境。这在我国的局部地区都可能也应该努力去实现,但以此作为全面要求,则脱离国情。中国和世界各国都面临着保护农业资源和环境的问题,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农业生态经济建设起点不同。发达国家由于农业生产力水平相对较高,其农业生态经济活动的功能重点已转移到农业生态环境建设上来。我国农业虽然已取得用占世界9%的耕地养好占世界22%的人口辉煌成绩,但由于区域差异大以及耕作粗放、自然灾害多的特殊情况,面临以下急待解决的矛盾:人口多与耕地有限的矛盾,农民收入急盼提高与劳动生产率较低的矛盾;规模经营与分散小农户的矛盾;农业生产模式单一化与生态空间多样化的矛盾。脱离这些国情,盲目追求西方高指标的生态环境建设路子,将得不偿失。因此必须依据基本国情,走出一条凸显中国特色的发展农业生态经济道路。这个特色是从解决民生问题为出发点,发展经济,以非均衡发展为战术,选择合适模式,把我国农业生态经济从低水平均衡发展逐步推进到高水平均衡发展。同时借鉴国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该假说表明,随经济增长,环境经历破坏、涵养、恢复、优化的倒U型曲线过程,也就是在经济开始起飞之时,会导致环境恶化,而后才得到改善,当经济发展达到一定水平时,随着经济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环境得以恢复与优化,为此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必须采取相应策略争取环境恢复、优化的拐点提早到来,或是把曲线放平。 二、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模式的探讨 我国解决农业生态经济问题,不全是理论问题,世人也不可能为我国提供理论模式。实践、探索是发展农业生态经济的唯一出路。好在我国不少地区已经在实践中做了大量的有益探索,认真总结后,可为我国农业生态经济发展提供策略选择的参考意见。本文基于我国国情,总结出凸出我国特色的农业生态经济发展的若干模式。 (一)渐进发展模式 我国面临人口多与耕地有限的矛盾。我国人均耕地面积0.1公顷,为世界人均水平的44%。与发达国家对比,差距很大。仅为美国人均耕地六分之一,加拿大五分之一,俄罗斯八分之一。 在我国的土地总面积中,山地占66%,平地只有34%;除了城市、工矿、交通用地和难利用土地外,农林牧可利用的土地只有74%,其中还包括生态环境脆弱区,足见农林牧可利用的土地十分有限。我国还面临农民收入急盼提高与劳动生产率偏低的矛盾,占全国人口46%的农村居民食品消费支出占消费总支出的比重只有37.7%,2013年农村贫困人口仍有8249万人。我国每个劳力只能养活3-4人,而美国养活75人,德国养活67人。基于这一国情,发展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应是渐进式的,呈点、线、面三级阶梯发展。对多数地区来说,起步时强调可行性,从解决民生问题入手,对经济效益应有一定倾斜度,坚持在经济发展中改善生态环境,或以经济效益反哺生态建设。 此时经济效益既是目的又是手段,通过经济效益的激励手段实现生态和经济“双赢”的目标。发展序列应是先建立“点”上的小循环,总结我国传统农业向空间要效益的经验,利用生物种群的互补、互养及种群的多样性,达到最有效利用农田光、热、水、气、土资源,提高单位面积土地生产力,如传统的间、套种耕作制度。另一种是垂直空间合理布局,优势互补,形成良性循环。如桑基、果基、菜基鱼塘各自不同物质循环型式以及种、养、沼空间结合物质循环型式,实现农业资源多级、多层次循环利用,把生态建设融入农业生产之中。进一步强调协调性,建立“线”上的中循环,延长产业链,使农业资源各要素之间多层次、多尺度的物质循环从立体向平面扩展,促进农林牧渔、种养加有机结合,农产品多次转化增值,提高农产品附加值,使生产功能和生态功能相得益彰。再进一步强调持续性,建立“面”上的大循环,通过人工调控,构建一、二、三产业的有效连接,促使整个系统纳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取得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的统一。以上所述归纳成可行性—协调性—持续性台阶发展模式,反映出时间维度的非均衡发展。 (二)多元发展模式 我国农业生态经济空间格局复杂多样,从南向北分布着赤道带、热带、亚热带、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等各类地区以及青藏高原高寒地区;自东南向西北分布着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干旱等各类地区。以农业现代化进程来看,东部地区完成45.2%,中部地区30.2%,西部地区25.0%,差异很大。因此开展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必须因地制宜、分类引导,力求模式与生态空间相匹配,切忌“一刀切”线性思维的方法,简单搬用外地经验。只有与本地生态空间“匹配”才是最好的,应是多元发展模式。多元发展模式来自区域比较分析,以系统结构的整体优化和功能的高效持续为准则,把本地优势资源变为优质产品与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条件,模式最重要一点是适用性高、便于推广,又能达到少投入、多产出的目标。一般说,我国东部地区模式要比中西部地区复杂,又各具特色。前者注重产业优化模式、农田循环模式;后者注重生态安全模式、流域布局模式。同在东部地区,东南地区要比东北地区模式多样化。同是发展立体模式,平原地区与山地丘陵地区模式大不相同,前者注重生物立体布局,后者注重空间立体布局。齐鑫山在黄淮海地区设计了多样化生态农业模式:平原区有充分利用时空资源的立体种植型模式;充分利用物质能量,种养结合的良性循环型模式;各业协调发展的“种养加”复合型模式。山地丘陵区有以水土保持为重点的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林区资源合理开发和生境有效利用模式;以林果业为主,果农牧(渔)结合的综合发展型模式。此例说明要注重设计多元发展模式以适应不同生态空间的需求。 (三)重点突破发展模式 我国是世界上生态系统退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退化生态系统所涉区域约占国土陆地面积的40%。水土流失与环境污染是退化生态系统中最常见的类型。这些地区开展农业生态经济活动必须在资金分配和政策投入倾斜于生态恢复与重建上,使其重新恢复其生物学潜力,走向自我维持、自我演替的良性循环。但限于财力、人力,起步面不可能铺大,只能集中精力,重点突破。先建立重点治理样区,抓住主要矛盾,集中力量实施以生态恢复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在自然植被遭受严重破坏的水土流失区,按草-灌-乔生物演进序列,加大植被的恢复与重建。对于极端土壤侵蚀区,采用生物与工程相结合措施。对污染的地区,通过废物资源化技术、节约资源型技术以及生物、物理、化学综合方法加以治理、修复和重新利用。这都需要相当的财力,单纯依赖当地农民承担既有难度,也不符合社会公平原则。因此必须通过生态补偿制度统筹相关地区的政府和社会资金来实现。笫二步在总结治理样区成果基础上,把握治理与开发两个技术环节,把治理工作紧密与当地的资源开发相连。治理既是目的,又是手段。在取得生态效益的同时,带来经济效益,形成地方经济发展与生态恢复共生互利的链条。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发展生产力。第三步推进生态恢复产业化,谋求物质与经济同步进入良性循环,形成经济布局合理,环境承载能力不断提高的产业体系,达到土地持续利用,产出年年提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