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数据测定及处理 块茎干物质积累通过比重法测定,其他数据按常规方法测定。试验数据通过Excel和SAS进行处理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马铃薯品种生育期比较 生育期属于作物的遗传特性(本质属性),与作物品种有着较大关系。如表2所示,在连续3年的栽培试验中,参试品种和对照(鄂马铃薯4号)的平均生育期为54~74 d,均属早熟品种。其中,品种AC338平均生育期为54 d,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可提前20 d左右收获,属极早熟品种;品种AC387和南中552的平均生育期在60 d左右,与对照相比差异显著,可提前14 d左右收获,为较早熟品种;品种03HE12-4平均生育期为66 d,与对照相比无明显差异,熟期基本一致。 2.2 不同马铃薯品种主要农艺性状比较 2.2.1 不同马铃薯品种植株形态特征 不同马铃薯品种植株形态有较大差异,研究记录不同品种植株形态特征有助于后期进行品种筛选和育种组合搭配等工作。如表3所示,参试品种和对照匍匐茎长短虽均为中等长度,但茎、叶、花、果形态特征却有较大差异。在茎、花冠颜色方面,品种03HE12-4、南中552和对照较为一致,分别表现为绿色和白色,无明显差异,而品种AC338、AC387与对照相比差异较大,在茎色上分别表现为紫色网纹、褐色带绿色网纹,在花冠颜色上分别表现为深紫色和浅紫色;在叶片颜色方面,5个品种颜色深浅呈现出鄂马铃薯4号=AC387>AC338=南中552>03HE12-4;在花繁茂性方面,5个品种繁茂性表现为AC387=03HE12-4>AC338>鄂马铃薯4号=南中552;在结实性方面,5个品种表现为AC387(结实多)>AC338=03HE12-4(结实少)>鄂马铃薯4号、南中552(无结实)。 2.2.2 不同马铃薯品种块茎个数 单株块茎数是构成马铃薯产量的一个参考指标,不同品种马铃薯单株块茎数不同。如表4所示,品种AC387、03HE12-4、南中552单株块茎数与对照鄂马铃薯4号相比无明显差异,单株块茎数8~9个,而品种AC338单株块茎数为15个,明显多于其他几个参试品种和对照,这可能是该品种特性所致,因为品种AC338为紫皮、紫心马铃薯,个头较小,在单薯质量不高的情况下,单株块茎数较多,是作物在生长过程中“自我”调节的一种属性。 2.3 不同马铃薯品种主要经济性状比较 2.3.1 不同马铃薯品种单株块茎质量 单株块茎质量是马铃薯产量的一个重要构成因素,单株块茎质量越高,马铃薯产量就越高。如图1所示,几个马铃薯品种单株块茎质量多少顺序为AC387、03HE12-4、鄂马铃薯4号、AC338、南中552,其中品种AC387单株块茎质量为507 g,显著高于对照和其他几个参试品种;品种03HE12-4单株块茎质量次之,达到426 g,显著高于对照;品种AC338、南中552单株块茎质量与对照相当,为350~370 g。 2.3.2 不同马铃薯品种产量 不同品种的马铃薯产量不同。如表5所示,品种AC387实际小区产量为39.27 kg,比对照增产17.4%,理论产量29 503 kg/hm2,在几个参试品种中属于高产品种;品种AC338、03HE12-4与对照无明显差异,产量相近,实际小区产量分别为33.09和34.71 kg,理论产量分别为24 867、26 081 kg/hm2, 其中品种03HE12-4产量略高于对照,在参试品种中为中高产品种;品种南中552产量较低,实际小区产量仅有31.95 kg,理论产量为24 010 kg/hm2,产量较低。 2.3.3 不同马铃薯品种商品率 马铃薯商品薯率与其经济效益有较大关联,商品薯率越高,常规经济效益越大。从图2可以看到,品种AC387、03HE12-4商品薯率分别达到81.5%、83.9%,显著高于对照鄂马铃薯4号(52.5%),经济效益好;品种南中552商品薯率为57.0%,与对照相比无显著差异,经济效益一般;品种AC338商品薯率10.1%,显著低于对照和其他参试品种,从理论上讲,该品种经济效益较差。 2.3.4 不同马铃薯品种干物质含量 马铃薯淀粉含量的高低是其加工利用的一项重要参考依据,但在相同环境下不同品种马铃薯淀粉含量有较大差异[5]。如表6所示,品种AC387与对照鄂马铃薯4号淀粉含量相当,为13.0%,而品种AC338、03HE12-4和南中552淀粉含量要明显高于对照,其中又以品种03HE12-4淀粉含量最高,为18.5%;品种AC338、03HE12-4淀粉含量分别为14.2%和16.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