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4种豆科植物叶片角质层厚度的比较 2.2 4种豆科植物叶片表皮厚度的比较 2.3 4种豆科植物叶片栅栏组织厚度的比较 2.4 4种豆科植物叶片厚度的比较 2.5 4种豆科植物叶片主脉粗度的比较 2.6 4种豆科植物叶片栅海比及组织紧密度的比较 植物叶片的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分化程度反映了其生长环境的水分状态[9]。一般地,在旱生条件下,植物的栅栏组织常有多层,而其海绵组织则较少。栅海比及叶片组织紧密度都是反映植物抗旱的重要指标[10,14]。由图5可以看出,柠条的栅海比为3.9,组织紧密度为79.8%,均为最大;伞房决明次之,合欢和刺槐均最小,表明柠条的栅栏组织比较发达,对干旱的适应能力较强。 3 讨论与结论 3.1 4种植物的叶片结构与抗旱性 根据上述4种植物的叶片横切面的结构,可以看出,叶片角质层厚度为柠条>伞房决明>刺槐>合欢,叶片表皮厚度为柠条>刺槐>伞房决明>合欢,栅栏组织厚度依次为柠条>伞房决明>刺槐>合欢,叶片横切面厚度依次为柠条>刺槐和伞房决明>合欢,主脉粗度依次为伞房决明>柠条>刺槐>合欢,栅海比和叶片组织紧密度依次为柠条>伞房决明>合欢和刺槐。即7项指标表明柠条的抗旱性最强,表现为叶片角质层最厚、叶片表皮最厚、栅栏组织层最厚、叶片最厚、栅海比最高、叶片组织紧密度最高;合欢抗旱性最弱,各项指标均最低。比较各项指标刺槐和伞房决明抗旱性居中,其中,伞房决明的抗逆性略强于刺槐。 3.2 植物抗旱性的复杂性与综合评价 植物抗旱是对干旱条件长期适应的一种遗传特性,不仅与其内部生理生化活动和外界条件有关,而且取决于植物自身的形态结构特征。因此,要正确评价植物抗旱性应该从多方面进行综合考察。即在进行解剖结构观察的同时,还应进一步观察苗木对干旱条件的反应,观察其的水分状况、生理生化和形态变化等。笔者比较了4种豆科植物在田间和温室内的生长表现,发现上述解剖结构观测的结果与植株的生长表现基本一致,即为柠条>伞房决明>刺槐>合欢。 植物的解剖结构,特别是叶片的结构也是随着植物的生长发育和生长的环境条件不同而改变的。论文格式如在逆境下,植物的角质层通常会加厚。同样植物的叶片厚度也会因植物的生长环境而改变,如高大的植株中部的叶片较大、较薄,而外部的叶片相对较小和较厚。所以,选择生长环境一致的、生长时期相同的叶片,进行结构分析比较准确。 参考文献: [1] 王忠.植物生理学[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454-459. [2] 薛智德,韩蕊莲,侯庆春,等.延安地区5种灌木叶旱性结构的解剖研究[J].西北植物学报,2004,24(7):1 200-1 206. [3] 朱栗琼,李吉跃,招礼军.六种阔叶树叶片解剖结构特征及耐旱性比较[J].广西植物,2007,27(3):431-43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