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农业论文 >

襄阳市小麦耐湿、抗穗发芽高产稳产品种筛选(3)

时间:2014-10-23 16:23 点击:
2.4.2 子粒发芽试验结果 参试8个小麦品种进行的子粒发芽试验结果(表2)表明,6 d平均子粒发芽率为55.6%,最低为34.6%,最高为72.8%;子粒发芽率相对较低的品种襄麦55为34.6%、西农979为46.8%、鄂麦352为47.4%;子

  2.4.2 子粒发芽试验结果 参试8个小麦品种进行的子粒发芽试验结果(表2)表明,6 d平均子粒发芽率为55.6%,最低为34.6%,最高为72.8%;子粒发芽率相对较低的品种襄麦55为34.6%、西农979为46.8%、鄂麦352为47.4%;子粒发芽率较高的品种郑麦9023为72.8%、瑞星1号为70.6%,其余品种处于中间水平[8]。

  3 小结

  1)根据参试品种的根系发生、渍害指标、穗发芽敏感性表现,可以发现襄麦25、襄麦55、鄂麦352等根系发生量多的品种相应渍害引发的黄叶、死苗少,且穗发芽率亦低,而西农979根系发生量少,黄叶、死苗多,穗发芽率高。试验表明,小麦根系发生量与渍害、穗发芽敏感性呈负相关,即一般情况下,根系发生量多的小麦品种耐渍、抗穗发芽能力较强。

  2)根据参试品种的子粒颜色与抗穗发芽敏感性表现,红粒品种襄麦25、襄麦55、扬麦158、鄂麦352抗穗发芽能力都较强,白粒品种瑞星1号、衡观35、西农979、郑麦9023抗穗发芽能力都弱,试验表明总体上小麦红粒品种比白粒品种抗穗发芽能力强[9]。

  3)根据参试品种的渍害指标、穗发芽敏感性与丰产性表现,试验发现耐渍、抗穗发芽较强的品种襄麦25、襄麦55、扬麦158产量分别居第1、2、4位,鄂麦352产量居第6位,而耐渍、抗穗发芽能力较弱的品种衡观35、郑麦9023、西农979产量分别居第5、7、8位,瑞星1号产量居第3位。试验表明,一般耐渍、抗穗发芽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产量较高,但亦有品种耐渍、抗穗发芽能力与产量无相关性[10]。

  4)根据2011-2013年各参试品种的耐渍、抗穗发芽能力与丰产性等综合表现,在湖北麦区现有大面积推广的小麦品种中,襄麦25和襄麦55两个品种耐渍(湿)、抗穗发芽能力及高产稳产性较强,可以作为该区域防控小麦耐湿、抗穗发芽的首选品种。

  参考文献:

  [1] 董 静,李梅芳,许甫超,等.湖北小麦材料穗发芽抗性评价[J].湖北农业科学,2011,50(24):5040-5043.

  [2] 肖世和,闫长生,张海萍,等.小麦穗发芽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3] 孙本普,李风云,孙要梅,等.小麦合理施用磷肥的研究[J].作物杂志,2003(1):101-103.

  [4] 王 旭,李贞宇,马文奇.中国主要生态区小麦施肥增产效应分析[J].中国农业科学,2010,43(12):2469-2476.

  [5] 敖立万,朱旭彤,高广金.湖北小麦[M].武汉:湖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

  [6] 常海滨,黄少先,唐道廷.湖北省小麦品质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8,36(32):14016-14017.

  [7] 张海峰,卢荣禾.小麦穗发芽抗性机理与遗传研究[J].作物学报,1993,19(6):523-530.

  [8] 罗家传,朱高纪,吴秋艳,等.河南主栽小麦品种抗穗发芽研究[J].农业科技通讯,2008(12):37-40.

  [9] 何震天,陈秀兰,韩月澎.白皮小麦抗穗发芽研究进展[J].麦类作物学报,2000,20(2):84-87.

  [10] 孙果忠,闰长生,肖世和.小麦穗发芽机制研究进展[J].中国农业科技导报,2003,5(6):13-18.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