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荸荠俗名马蹄,也称地栗,是一种常见的食材。其食用部分为球茎,肉质洁白、口感清脆,营养成分含量种类很多,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粗纤维、矿物质和多种维生素,具有清热解毒、祛痰消积、止咳及降血压的作用。荸荠通过贮藏保鲜可以使其不受季节温度的制约,对于农村经济发展有促进作用。
关键词:荸荠;荸荠的采收;荸荠的贮藏保鲜
荸荠的贮藏前提是荸荠的采收,荸荠的采收需要抓住荸荠的最佳采收时间。一般在立冬(约11月7日或8日)之后,荸荠茎叶便开始枯萎,此时荸荠在地下的球茎会停止生长,但是它真正的成熟时间是在冬至(约10月21~23日)之后。所以,一般我们在冬至和立春(2月4日或5日)这段日期之间采收,提前或延迟采收都会影响荸荠的品质与贮藏。
1荸荠的采收
对荸荠保鲜贮藏的影响最关键的一个步骤就是荸荠的采收。荸荠采收期一般定在地面以上茎叶完全枯黄后的30天左右,发表文章则最适的采收期一般约在每1年的冬至与立春期间。此时,荸荠的皮颜色呈深红褐色,地下球茎停止膨胀,其球茎的含水量较低,但淀粉含量很多。这时的荸荠含糖量处于最高值,味也最甜。如果提前采收荸荠,荸荠的颜色是没有完全变红的,这时的荸荠皮薄,肉质很嫩但味道不甜,因此不宜贮藏。具体的采收方法一般是在准备采收荸荠前的l0~l5天内将田里的水放干,待泥层晾干之后,再用叉挖取荸荠进行采收。因为荸荠主要生长在地表以下9~20cm的土层中,所以在采收时要先用叉扒掉上层约8、9cm左右的泥土,再接着扒开底下的土层,看到荸荠之后再用手仔细捏出球茎。
2荸荠的贮藏保鲜
在贮藏荸荠的时候,要将温度保持在较低的范围内。其贮藏的最适温度为0~2℃,相对湿度为98%~100%。一般常用的贮藏保鲜方法有如下7种,分别为窖贮法、陶缸贮藏、堆藏法、细沙贮藏、溶液贮藏、冷藏保鲜与真空包装冷藏。
2.1窖贮法
在建造贮藏荸荠的地窖时,对于地窖的长、宽、高要求为长、宽均为100cm,高80~100cm。地窖挖好后,要先在底层铺上一层细土。荸荠要完全地铺开在窖底,在球茎上要撒上干细土,用来吸收荸荠中散出的水分。每铺一层荸荠要撒上0.5~1cm的干细土,然后再铺一层球茎,这样层层堆积。当堆积至窖口剩下20~25cm时,再在上面铺一层干细土封口。在窖口的周围要用约30cm厚的泥土将其封闭成一个中央高、四周低的馒头形地窖,窖口拍实。
2.2 陶缸贮藏
将新鲜荸荠采收后,去掉球茎表皮上的泥土和杂物,将病、伤荸荠选出来不要。把好的荸荠摊放于砖地上经适当晾干后,再放置于室内大陶缸中,贮量约90kg,贮满荸荠后缸口加盖。在贮藏前期要揭盖通风,使缸内保持干燥;冬季时气温较低,为了防止荸荠被低温冻烂,要在缸内铺一层稻草保温;雨季时节的空气湿度较大,为了防止荸荠受潮腐烂要及时揭盖排湿;夏季时温度较高,要防止荸荠中的水分蒸发导致干腐,因此要在缸上加盖。在贮藏过程中,要定时给缸内的荸荠翻动检查,间隔时间大约为25天。这样贮藏的荸荠保鲜期可以达到半年以上。
2.3 堆藏法
这种堆藏的方法用于地面。将荸荠平铺开,在四周围用席子包好,席子外部用泥涂抹。完成后在上面用土或稻草盖好,然后用泥封顶堆。在堆积时,高度不要太高,要在100cm以下。荸荠的堆积方法与窖藏一样,采用层层堆积撒土。
2.4 细沙贮藏
细沙贮藏法要选在阴凉的地方,用砖头砌1个埋藏坑。在坑底用细沙铺撒好,细沙的厚度约为5~7cm。然后将荸荠排列于沙上,进行层层的堆积,每一层铺好后需撒上3~4cm的细沙,再铺下一层。贮藏高度不超过100cm。
2.5 溶液贮藏
将采收好的新鲜荸荠挑选之后清洗干净,然后迅速浸入浓度为1%的次氯酸钠溶液中贮藏。贮藏时要将温度保持在0~2℃、相对湿度98%~100%的环境中。用这种贮藏方法保存的荸荠保鲜时长可达8个月。保存的时间会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所以要尽量将温度控制在2℃以下的低温内。
2.6 冷藏保鲜
这种方法适宜用在南方荸荠规模化产地或温度较高的地区。步骤为将采收好的荸荠装在麻袋或竹篓内,然后在篓底填垫防水材料,放于冷库中贮藏。温度控制在0~2℃,相对湿度保持在98%~100%。贮藏时要在麻袋外进行定期的喷水,一般间隔在5~10天,这是为了保持合适的湿度。
2.7 真空包装冷藏
将新鲜的荸荠进行挑选、清洗和杀菌消毒之后沥干水放入冷库预冷。抽真空包装保存要在温度为3~5℃时。将荸荠全部真空密封好之后放置在2~4℃的冷库或冷藏车中贮藏或运输。
3结束语
我国的荸荠资源较为丰富,荸荠的采收、贮藏技术较为成熟。通过以上的总结,我们可以看出,荸荠的保存一般适宜在低温、相对湿度大的环境中。因为荸荠的味道甘甜可口、口感爽脆,大多数人都很喜欢食用荸荠。如果用科学合理的贮藏方法保存荸荠,可以为农业发展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 李峰,柯卫东,刘义满.荸荠研究进展[J].长江蔬菜,2006(8)
2 盛继群.孝感荸荠种质资源及应用价值[J].氨基酸和生物资源,201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