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浅析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与环境保护

时间:2014-06-19 16:20 点击:
【摘要】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环境保护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提

  【摘要】近几年,我国乡村旅游发展迅速,在乡村旅游的开发过程中存在着诸多环境保护问题,如果不处理好乡村旅游在开发过程中与环境保护的问题,将会严重影响我国乡村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文章从开发与环境保护的角度对乡村旅游的发展进行了比较详细的分析,提升对乡村旅游的认识的同时使乡村旅游开发过程能更好地做到与保护环境相协调发展。

  【关键词】乡村旅游 开发 环境保护

  乡村旅游在我国快速、稳健的发展,必须注重开发与环境保护的两个方面相互协调。

  一、国内乡村旅游的特点

  (一)生态

  乡村旅游依托当地农村自然生态、田园景观、民俗风情及农民生产生活资源,以各类投资主体经营为主要特征,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旅游服务项目,包括各种类型的农业园区、农(林、牧、渔)庄园等除旅游特色村以外的乡村旅游。

  (二)资源

  旅游者的活动目的地主要集中在特定的乡村环境内。具有地域特色、乡村特色、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设施及旅游服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游客的流向。因此在资源开发过程中必须要注意到其差异性,做到内容丰富、类型多样的同时,又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性的一面,从而满足游客多样性的旅游选择。

  (三)模式

  当前,国内乡村旅游发展大致有这么几种模式: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为旅游吸引物,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名俗文化、风土人情味旅游吸引物,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农家乐旅游模式,即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边的田园风光来吸引游客;村落乡镇旅游模式,即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休闲度假旅游模式,即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为游客提供休闲舒适的服务;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即利用优美的自然景观发展旅游活动,让游客回归大自然、亲近大自然、感悟大自然。

  二、我国乡村旅游的开发

  (一)开发过程中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乡村旅游资源的开发应该着重体现原生态的人文及农业生态景观,做到科学化管理,循序渐进协调发展,在开发过程中要注意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协调的问题,防止旅游开发造成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加强与生态资源的有机结合,坚持在旅游资源开发中“保护第一,开发第二”的原则,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二)乡村文化和环境并举

  我国地域辽阔,乡村文化和环境风格迥异。在开发过程中必然会对乡村的社会、经济、人文环境造成一定得冲击及影响。因而乡村旅游的开发始终要考虑到的因素就是环境和文化,只有在保证了乡村环境和文化的前提下,才能使当地农民在旅游开发中受益。

  1.环境。旅游基础设施的建设影响着乡村旅游的吸引力及旅游接待能力,因此水、电、通讯、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以及乡村公共服务设备的健全成为开发过程中的关键因素。良好的人居环境无论是对旅游者还是对当地居民而言都是至关重要的,最终的目的是实现乡村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健全及乡村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但如果进行过度的开发,对乡村环境的破坏较大,就会改变乡居生活的氛围,将对农耕环境和动植物环境产生较大的负面影响。

  2.文化。乡村旅游的开发必然会对文化环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开发应注重文化的民族、地域的差异性,同时避免出现文化的趋同性,着重强调文化的个性差异的特点。经济发达地区的城市游客的大量涌入乡村,必然会使得乡村原生态的文化被城市强势文化所同化,如果不加以保护必然会造成对都市旅游者的旅游吸引力下降,最终导致乡村旅游不复存在。同时开发过程应注重社会、经济、环境、心理环境容量的协调发展,过度开发会对乡村朴实的民风和原生态的生活秩序造成严重的破坏。地域的差异性特别是经济收入的差异性对农村居民的意识冲击比较大,如何使当地居民在面对高消费、时髦的城市游客的进入的同时能固守传统的生活方式而不产生盲目的追求和崇拜需要从多方面考虑。农业生产方式、乡村节庆、乡村生活习惯、趣闻传说等这些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原生态物质及非物质遗产,在旅游开发中应深挖其文化内涵,在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同时,保持原有的文化底蕴和民俗风情,才能增强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

  (三)乡村原生态的保持

  乡村原生态的保持是吸引游客的前提条件。乡村原生态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是乡村旅游的个性化特征,也是吸引城市旅游者前往游览观光所追寻的目标。乡村原生态性的景物、景观及社会生活习惯,应尽最大限度的保留更不能改变其原真形貌。如湖南、贵州等苗族、彝族等少数民族村落,其先决的自然地理条件使得那里的乡村气息浓郁并很大程度上保留了农耕经济的最初形态,绿色、自然、健康可以让久居城市的旅游者尽情享受宁静与安逸。乡村旅游开发的原生态保持需地方政府、旅游企业、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在乡村旅游开发过程中保持乡村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原生态性也符合乡村旅游发展的科学道路。

  三、国内乡村旅游的环境保护

  (一)做好科学规划,进行合理有序开发

  政府主管部门应发挥主导作用,进行宏观指导和调控,对具体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论证,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编制科学的乡村旅游规划,应注意做到因地制宜,突出特色优势,制定有针对性的发展规划;开发前期要进行详尽的环境保护评价,因地制宜,坚持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在环境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合理开发旅游资源的同时使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同时了解附近城市居民的旅游消费习惯,合理预测未来发展趋势,制定符合当地乡村旅游发展前景的规划;其次,要以坚持保护为前提,保护与开发并重,使乡村旅游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二)做好引导工作,倡导文明旅游

  旅游者因民族、地域、受教育程度、经济收入等存在差异,从而在旅游过程中有不同的心理诉求和行为表现。作为行业中的旅游管理者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要根据不同类型游客的特点做好有针对性的引导工作,倡导文明旅游,使游客自觉地在旅游活动过程中能够约束自身的行为。乡村旅游健康有序的发展离不开旅游者、旅游企业及相关行业管理部门的共同努力,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意识,逐步形成文明旅游、科学旅游、健康旅游的良好社会氛围。

  (三)自然环境的保护与经济投入并举

  自然环境的保护不但要引起足够的重视而且要有足够的经济投入来保障。因此,要建立论文检测“以生态促旅游,以旅游养生态”的可持续经营模式,在旅游收入中拿出部分资金用来作维持环境质量的成本投入。要坚持乡村旅游利益化相互协调和统一,把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做到有机结合,才能使乡村旅游目的地生态环境在旅游发展中得到健康、协调及持续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继庆.我国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问题研究[D].东北林业大学,2007年.

  [2]龙茂兴,张河清.乡村旅游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析[J].旅游学刊,2006(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