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期,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会对各行各业都极为重要,认识网络价值应从互联网思维开始。 2013年,“互联网思维”已成为信息化领域的热点名词。马化腾与雷军化身互联网思维最有号召力的宣传者——马化腾掌管的腾讯目前已经拥有6亿用户;雷军的小米手机去年也完成了300多亿元销售额,其销售模式甚至被称为粉丝营销。人们对这种骄人业绩的注解是:采用了互联网思维。 诚然,腾讯与小米的业绩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能归功于一种思维方式,但错误的思想方法却足以导致失败的结局,这也是需要关注“互联网思维”的主要原因。 传统信息化思维与互联网思维究竟有何不同? 什么才是互联网资源 互联网算什么资源?这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传统信息化理论强调信息资源的作用,但是对信息资源的范围并没有明确的约定,很多人头脑中的信息资源就是资料,经常将数据资料通称为信息;然而狭隘理解信息资源会忽略很多重要的资源,例如软件资源就被忽略了。软件是自动化的灵魂,信息化对社会生产力的提升主要不是改进了决策,而是使大量规范性、操作性脑力劳动自动化,是智能的普及。在信息资料过剩的时代,智能系统建设比信息共享更重要。 其实,最容易被忽略的还是网络资源。通信网络促进社会效率的提高人人可见:手机提高了社会合作的效率,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提高社会生产力。家政小时工都能因手机而增加业务,更不用说经理们的效益了。互联网能大幅度提高社会分工协作效率,是一项重要的信息资源。将通信网络归入信息资源,可能会让很多人感到不习惯,通信网络的作用是提高社会组织化的效率。信息科学认为,组织、秩序与信息本质上都是不确定性的减少,都是信息资源。 随着信息化的发展,各种资源的稀缺性不断变化,互联网、搜索引擎大大促进了全社会的信息共享,信息资料供应丰富同时也降低资料供应系统的价值;软件业、云计算的发展及软件外包的繁荣减少了软件的稀缺性,降低了软件企业的收入。可以说,当前正是移动互联网大发展的时期,移动互联网带来的发展机会对各行各业都极为重要,从资源的视角认识网络的价值成为互联网思维的基础。 网络资源与其它资源重要的不同是它能够产生协同效果,数据资源、软件资源都是独立使用的资源,使用者获得效益与他人无关,但网络不同,它会产生1+1>2的效果,这种多出来的效果称为涌现,网络价值与节点数平方成正比是涌现的效果。网络价值不只是单个节点的直接受益,更在于产生涌现的价值,涌现是新机会的发源地。 网络涌现的结果是单个节点行为料想不到的,互联网形成了一种新的生态环境,使得电子商务、电子政务得以产生,这是一种新业务的涌现,也是一种新秩序的诞生。 我们可以预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互联网的涌现将会越来越多,社交网、微信、O2O电子商务都是互联网涌现的新模式,这些新模式是互联网带来的创新。举个通俗的例子,正如造句层次思维不能构思小说、语法层次思维不能创作诗歌,要理解涌现的新现象必需要有互联网思维。
我们会发现一个值得思考的现象:由政府集中设计的市场服务项目大都难以生存,而由市场自组织产生的合作模式却有可持续生存的能力,其原因在于前者是一次性设计和独家智慧,没有应对日后变化的调节能力;而市场自组织的业务是合作者自行选择的结果,每次选择都是一次智慧的沉淀,自组织的过程是智慧积累的过程,从而有更强的生命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