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冲击下,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出现了债务危机、财政危机。与此同时,我国财政税收结构性的矛盾变得越来越突出。这一情况主要源于我国财政税收结构性的特征,以及流转税为主的收入结构使财政税收具有明显的波动风险。这种财政税收增长趋势的反向变动使财政税收结构性使财政税收结构的支结构矛盾越来越明显,并且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我们必须通过完善财政管理体制,提高财政效率等措施来解决此风险。 一、我国财政税收结构存在的问题 财政税收结构存在管理风险。我国现行的财政体制与税收结构使地方政府的收入难以满足支出的要求。再加上经济危机的影响,使我国地方政府的财政压力加大,预算收入难以满足支出的增长需求,这种矛盾会使地方政府行为扭曲。为了解决不敷出的矛盾,地方政府肯定会增加税收甚至非法税收。这样就会严重加大了预算管理的难度,使财政透明化、民主化的进程受阻。另外,还因为非法税收的稳定性比较低,在一定程度上,会导致财政税收同比增长的持续性与稳定性也不高。而土地出让金收入是地方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这样会进一步给未来的财政税收带来压力。 财政政策减弱效应。目前,财政税税收对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的减弱效应直接影响了地方政府的剩余资金。如果实施扩张性财政税收所需的地方财政配套资金跟不上,从而使刺激计划的效果大打折扣。因为不同地区的财政税收能力与规模相差很大,因此目前体制使基层尤其是贫困地区的财政根本就无法投入地方建设,这导致了一些地方投入项目无法按计划完成,也就无法达到刺激经济的目标。在一定程度上,这又导致了地方政府财政税收隐形债务的风险。 财政支出结构不合理。我国经济支出仍然偏高,财政税收担负了在经济市场条件下本应与市场承担的支出。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方针,在财政支出上表现了经济加上讷河支出费用居高不下。这些财政负担了应用市场承担的支持,因此造成了财政税收职能的严重错位与经济建设对财政的过度依赖。另外,财政支出与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高于其他经济市场的行政管理支出增长。过高的政府运行成本以及过高的行政支出比重,加重了财政负担,从而影响了我国财政税收的工作效率,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提出我国财政税收的相应措施 (1)给地方政府一定的税收立法权。因为我国税目比较繁多,但是一些地区并不具有所有税种,这样就直接造成了征管的低效率。所以我国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具体情况,允许地方政府申请收取适合当地的税目,中央还可以进行实地调查之后,行驶审批权。只有这样,才能大大提高我国财政税收的征管效率。 (2)整合国地税系统。我国应该加强财政税收的监管系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税收的征收率。合并税收机构还可以节省到不必要的费用。我国现行的税收机构比较庞大,人员也比较多,但是行政效率也不高。因此,我国应该统一国地税系统,建立一个完整的财政税收监管结构。只有这样,才能有效节省开支,大大提高财政税收的工作效率。 (3)我国的转移支付体系构建的还不够完善,导致转移支付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地方收入不足的问题。经过大量的研究表明财政税收作为地方主体税种具有良好的性质,因此在构建中应该包含地方主体税种的地方税系。为了公共财政税收的建立,构建含有地方主体税种的地方税系已经迫在眉睫。 (4)规范各种非税收入。我国应该规范各类收费,并在一些具有税收性质的收费项目中归入税收体系。除了收费进行规范性的管理之外,我国财政税收体系还应该明确政府收费的范畴,使政府收费限定在应用的范围内,只有这样,才能运用准公共产品或服务进行提供,才能大大提高我国财政税收的工作效率。 (5)建立合理的财政税收分配制度。在中央与地方共同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的同时,地方政府还应该承担本地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划分出财权与事权,使政府的财权与事权相互符合的情况下,我国公共财产建立的基本要求。因此我国应该给地方政府更多的收入自主权,并且适当减少中央的干预。 (6)加快财政税收的监督检查工作。立法部分应该建立有关的法律法规,使财政税收的监督工作做到有法可依,并且加大对财政税收的法规宣传,进一步增强社会的法制观念。建立财政税收监督体积,运行机制与内部的约束机制。同时通过预测分析,查找财政税收存在的问题,并且及时反映情况,提出改进工作以及加强财政税收管理的意见,建立起高效规范的监督运行机制。另外,还应该充分认识到强化内部监督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促进财政税收监督工作的总体水平。 三、结语 近年来,我国积极参加国际财经事务以及地区性经济合作,广泛开展财务外交的活动,建立了主要经济大国与经济体制的财经协调机制,充分发挥了我国在国际财经上的重要作用。任何国家与地区的财政制度只要对经济和社会发展有利的,我国必须根据实际情况出发,注意借鉴与比较。但最重要的还是在于我国根据财政税收的特殊性,制定一系列有效措施来逐渐解决财政税收面临的问题,完善财政税收体制。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发挥在社会注意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财政税收的巨大优越性,才能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