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降低交易谈判费用和合约履行费用。在交易信息搜集并初步确定合作伙伴后,交易各方就需要进行谈判,在取得共识的基础上签订交易合约。谈判的时间越长、涉及人员越多、合约条款设置越详尽,交易谈判的费用也就越高。在传统的上下游企业交易中,交易各方通常寄希望于设计详尽的合约以约束对方的行为,从而降低自身损失。供应链管理模式下,企业之间的协议往往更注重设计有效的激励机制而不是详尽的条款;并且,供应链管理有助于稳定企业间的交易关系,企业间合作的再谈判费用远低于传统的企业结交新交易伙伴的费用。 协议签订后,交易双方还需对对方的履约情况进行监督,协商处理突发状况等,这些都会带来合约履行成本。在供应链管理下,只要所拟定的协议拥有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得违约的惩罚成本高于违约的潜在收益,供应链中的企业就会自主履约。并且供应链管理可以充分利用社会舆论的压力、企业信誉的作用,加强对上下游企业行为的约束力度。 3.降低交易变更成本。交易合约签订后,一方中止合约必然会给对方造成损失,这些损失包括达成和执行合约所花费的交易成本损失、机会成本损失以及达成新合约所花费的交易成本损失等。在传统的上下游企业中,由于信息共享机制的缺失、机会主义的盛行,企业往往基于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考虑,单方面中止合约。在供应链管理模式下,只要上下游企业间建立起稳定的供应链关系,妥善处理供应链整体的利益和各节点企业间的利益关系,存在于供应链中的企业一般都不愿意从现有的供应链中脱离出来,因为想要融入新的供应链需要花费巨额转移费用,包括中止合约的惩罚、进入新供应链的交易成本以及供应链转移中的潜在损失等。 (三)供应链管理的优化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上下游企业间的信息封闭和割裂情况减少,交易成本降低,不仅使各节点企业受益,也提高了整个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用图1表示。 在实施供应链管理前,企业A和B的利润水平由曲线I表示。假设点M是供应链管理前的实际分配方案,则OL就是企业A在当前水平下所获利润,而企业B的利润则为ON。根据前面的分析,实施供应链管理之后,供应链上企业间的协作关系带来总体利润水平的提高,企业的利润由曲线I提高到曲线II。此时,使企业A盈利水平至少保持实施前水平的分配方案是点R以上(含R点)的区域;同时,使企业B盈利水平不下降的分配方案是点Q及其以下部分区域。曲线II上的封闭区间QR即为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区域。 对于由多个企业组成的供应链来说,供应链管理所带来的效益优化可以表达为: (1) 且有:(2) 其中,xi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前企业i的盈利水平;Π、πi分别为实施供应链管理后供应链的整体盈利水平和企业i的盈利水平。 从图1中可看出,在曲线II的Q点以上,R点以下的部分,虽然也增加了供应链的整体获利水平,但是节点企业之间却面临着利润的重新分配,一方企业获利的增加以另一企业利润的减少为代价。 供应链管理中企业间的矛盾与冲突 供应链是由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等多个企业组成,这些企业都是独立的经济体,尽管都有着提高供应链盈利水平的共同目标,但出于各自目的和经济利益的考量,也存在着各种矛盾和冲突。 (一)经济利益冲突 各节点企业间的经济利益冲突是供应链中企业冲突的主要部分。图1的Q点以上、R点以下部分就是成员企业的经济利益冲突。供应链中的每一企业都肩负着股东利益最大化使命,企业天生的逐利特征决定了其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供应链关系中,真正的利益共享难以实现。一方面,企业会保留重要的私有信息,信息共享不完全,从而在交易中掌握更多主动性;另一方面,具有市场优势的企业会利用其资本雄厚、规模大等优势挤占弱小企业的经济利益。 (二)成员企业间的沟通矛盾 Naisbitt认为,未来竞争是管理的竞争,而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外部组织的有效沟通则是竞争的焦点所在。有效的沟通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提高工作效率。而供应链中企业与员工众多,在信息的传递与交流上难以实现标准化,加上企业间沟通模式的差异,各类信息参差不齐,带来了交流和沟通的障碍与矛盾。 (三)成员企业的文化冲突 供应链包含众多企业,不同企业一般也拥有不同的价值理念和发展规划。企业文化上的差异会加大供应链运营的不协调和冲突。另外,上下游企业所处的生命周期阶段的差异——如制造商正处于生命周期的成长向成熟过渡阶段,在这一时期,其需要大量原材料供应;而与之相邻的供应商却处于企业生命周期的衰退阶段,无法满足下游企业的材料需求——势必也会增加供应链的不稳定。 上下游企业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使得供应链成员企业会为增加自己的利润而损害其他成员企业的利益,从而偏离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区域。供应链是一个松散的整体,其成员单独从自身利益考虑时,会为实现自身利益最大化,而损害整个供应链的利益:成员企业中,占据重要地位的企业在进行自身利益最大化时,倾向于追求较大的供应链收益,实施较少的利己行为;在供应链中地位相对不那么重要的企业则更倾向于追求较大的私人收益,实施利己行为,从而降低整个供应链的获利水平。图1中的曲线II将向左移动到曲线III的位置。 供应链管理优化协同区域分析 上下游企业在Q点以上、R点以下的区域所进行的活动都带有利己因素,有损于供应链整体获利水平。而封闭区间QR则是供应链管理的优化区域,在QR上,各节点企业信息共享、相互协作,结成长期合作伙伴关系。 供应链中,任两个企业若以追求供应链整体利益Π最大化为目标,其将摒弃利己行为,双方充分合作,此时各自的收益为RC;若双方都采取利己行动,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则其各自收益为RS;若企业A追求整体利益最大化,企业B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那么企业A的收益为RA,企业B的收益则为RB。并且有: (3) 借用博弈论中无限次重复博弈理论,在长期的供应链关系中,成员企业充分合作,追求Π最大化,企业的充分合作收益为: (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