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经济论文 >

天府新区金融模式创新与西部金融中心建设

时间:2013-09-07 14:34 点击:
以建设西部金融中心为切入点,论述了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困境与出路,认为天府新区金融模式创新是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重大机遇与挑战,并在此背景下提出了以“政府为主导、以市场为机制、多样性和差异性发展”的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金融发展模式。
  一、引言
 
  金融中心是金融机构和金融服务的集聚地,是金融结算、金融产品创新、金融人才和金融资源的集聚中心,其具有通过配置货币资本来配置实物资源的作用,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1]关于金融中心的定义,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饶庆余认为:“金融中心是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各类金融市场能自由生存和发展,金融活动与交易较任何其他地方更能有效地进行的都市。”刘文朝则认为金融中心是金融组织、融市场集中,在资金的筹集、分配、流动方面起着枢纽作用的中心城市。因此,所谓的金融中心就是通过金融机构的合力作用,培育可以辐射一定区域的金融市场,从而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巨大的带动和辐射作用的中心城市。
 
  近年来,东西部经济差距的不断拉大实际上是金融差距的拉大,因此,为了避免这种差距的进一步扩大,有必要通过建立西部金融中心、形成金融发展极并最终带动地区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目前,我国除北京、上海等地在建设国际金融中心外,深圳、广州、武汉、成都、重庆等城市也在不遗余力地进行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然而,尽管西部各城市都提出了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设想,但对于西部金融中心应该建在哪里、如何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西部金融中心如何定位等问题,学术界和实务界一直存在争议和质疑。
 
  当前,成都市正在《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的框架下积极建设天府新区,这为成都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机遇。通过天府新区的建设,不仅可以扩展成都市作为西部金融中心的服务范围,也可以更为有效地发挥其辐射作用。2012年9月,国内学者在“第六届天府金融论坛”上一致认为,西部地区客观上需要一个区域性的金融中心,形成与全国金融中心功能互补、分工合作的区域金融中心,以便更好地为本区域经济发展提供更具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成都面临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试点改革稳步实施,天府新区加快建设等重大历史机遇,未来5年~10年将是成都建设西部现代金融中心的重要机遇期。[2]
 
  因此,在成渝经济区和天府新区建设的背景下,如何合理有效地抓住机遇建设西部金融中心,既是学术界应该努力的方向,也是社会各界期待的重大盛事。
 
  二、成都建设西部金融中心的困境
 
  自1993年以来,成都市政府一直按照国务院批转国家计委关于《西南和华南部分省区区域规划纲要》中“三中心两枢纽”的城市定位对外宣称为“西南金融中心”。2007年,四川省政府明确提出构建“西部金融中心”的发展目标。2008年,成都市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西部金融中心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在成都形成金融市场、金融机构、金融工具门类齐全、功能完善、金融业发达程度高的金融集聚区,并把成都建设成为金融的“三中心”——区域金融机构聚集中心、区域金融市场中心和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力的金融后台服务中心。2010年2月,四川省政府制定的《西部金融中心建设规划(2010-2012年)》正式出台。该《规划》明确提出到2012年把成都建设成西部金融机构中心、西部金融市场和交易中心、西部金融服务中心;2015年初步建成西部金融中心。2011年,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CDI)发布的第三期“中国金融中心指数”(CDICFCI)显示,成都金融综合实力排在西部榜首,从2010年的第19位上升到2011年的第9位,显示出了成都作为西部金融中心发展目的地的潜在优势。
 
  然而,任何一个金融中心都应该具备以下几个要素:第一是地理空间,也就是金融腹地;是中心吸收和辐射能力能够达到的地域范围,国际、区域或国内金融中心等说法就是以金融腹地范围为标准的。其次是中心地点,即金融集聚地,就是上面的地理空间范围的金融活动经常在哪个地点集聚,如伦敦金融城、纽约华尔街、香港中环、上海陆家嘴、北京金融街等。其三金融中心必然是在实现某些金融功能方面,具有其腹地范围内它者所没有的优势。[3]从这些要素来看,成都市建设西部金融中心还面临着很多困境。
 
  1.地理空间的局限
 
  成都西部金融中心应该定位为立足西南、面向西部、辐射全国、与东南亚、南亚、我国香港等亚太地区的区域性金融中心有重要联系的区域性金融中心。然而,当前成都市的金融业主要集中在主城区,相对于幅员辽阔的服务范围,其地域范围显得狭小。金融中心的作用在于通过金融产品的聚集,对其腹地和周边地区产生经济辐射和带动作用。没有比较宽广的运作空间,金融中心难以发挥它的优势。就成都而言,相对狭小的城区面积难以与其辐射的西部地区相关匹配。
 
  2.金融中心点的建设问题
 
  建设金融中心的核心在于金融中心点的建设,也就是说在哪个比较集中的区域内进行金融产品的聚集。目前,成都的金融业比较分散,没有进行好的规划和聚集,无法产生理想的金融聚集效应。因此,要通过合理的区域规划和产业布局,将金融服务区进行集中,方可形成金融中心点,进而形成金融中心的核心部位。
 
  3.金融产品的创新和金融市场的培育问题
 
  与国内一些城市相比较,成都市的金融业还比较落后,金融产品主要为传统的资产服务类,一些比较先进的金融衍生品还处在初步阶段或还没有启动。这使得其建设金融中心比较困难。尽管成都的金融业增加值占GDP的7%左右,但离建设金融中心的目标相距太大。
 
  区域金融中心的基础条件是:经济基础雄厚,中心城市发达,金融业发达,有着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和金融体系。[4]然而,成都市的这些条件都还没有达标。陈红霞和陈敏灵(2010)通过实证分析后认为,成都等西部地区的金融资源欠缺,而且资金流失非常严重,近年来金融发展没有突破性进展;随着区域经济增长中金融集聚因素正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成都等地的金融业发展缓慢会愈发影响到其经济持续快速的发展。
 
  4.金融生态问题
 
  目前,成都市金融业发展呈现出高风险性。银行的的不良信贷率高于参照指标值6%,金融资源运作效益明显不佳。成都的保险机构少,金融聚集度不高,主要问题首先是资金吸引力不足,尤其是对外资的吸引不足;其次是金融运行效率差,导致资源得不到有效配置;最后金融机构的聚集度不够,基本上没有总部级的大银行、大证券、大基金、大投行和大市场,外资金融机构数量和资产规模偏小。严重缺乏适应市场新形势新需要的诸如创投基金、风险基金、产业基金、投资银行、中介机构等现代金融门类。此外,成都的资本市场发展比较滞后,而发展资本市场应当成为建设金融中心的路径中的重要举措。[5]
 
  5.产业发展滞后的问题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