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论是指研究多个个体或团队之间在特定条件制约下对局中利用相关方的策略[1],而实施对应策略的学科,是研究具有竞争现象的理论和方法。目前博弈论已经在经济、管理的许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所以,许多高校的经济与管理专业都将《博弈论》作为本科学生的一门必修课程。然而,由于大多数学校《博弈论》课程开设的时间较短,而且博弈论是运筹学的一门分支学科,对数学理论的要求较高,因此有必要对大学本科阶段的《博弈论》课程从教学内容和方法上进行深入的探讨。 1、博弈论课程的教学特点 不同的学科都有不同的学科特点,博弈论课程有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具有深厚的数学基础 博弈论又被称为对策论,它是现代数学的一个新兴分支,也是运筹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因此,博弈论通常用严谨的数学模型来研究现实世界中,冲突对抗条件下最优决策问题的理论。博弈论从复杂的现象中抽象出基本的元素,对问题的描述是以集合的形式表达,对关系的刻画是以函数形式表达,并通过严谨的数学证明得到最终的结果。因此,要求本科学生在学习博弈论以前必须具有较好的微积分和概率论知识。 (2)具有较强的解释能力 经典的西方经济学主要偏重于均衡分析和完全竞争,这主要是因为科学研究往往是由简到繁,但是由于数学工具的限制,当时的数学工具难以处理非均衡复杂过程和寡头垄断。从而导致均衡与完全竞争成为经济学研究的主要前提条件,束缚了经济学自身的发展。而现实经济过程更多地处于非均衡状态,各种行为主体之间在相互作用中往往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博弈论的分析方式正好可以刻画非均衡问题,和复杂过程中的各个参与方之间的互动情况。 (3)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经济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矛盾冲突,大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小到个人与个人之间的竞争,这就为博弈论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博弈论可以将生活中的经济现象进行数学的抽象,并通过严谨的数学推导,揭示该经济现象的发展趋势和可能产生的最终结果[3]。因此,通过对博弈论原理的学习,为学生提供了思维方法和分析技巧,丰富学生对一些经济现象的本质的认识和理解,使他们成为一个更优秀的市场经济参与者。 2、博弈论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上的落后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