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整分析确立了文化消费和投资与经济增长存在长期的均衡变动关系,Granger检验表明文化消费与投资是引起经济增长长期变化的原因。然而,若要详细分析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还需借助脉冲响应函数做进一步讨论。图2给出了省域人均产出对不同投入要素冲击产生的响应结果,其中图2(a)表明目前文化产业投资和文化财政支出并没有成为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由于受到投资和支出规模的限制,文化产业的规模效应无法发挥,加之文化投资和财政文化支出周期较长,致使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无法有效发挥,最终加剧了我国人均文化投资对人均产出增长的不利影响;图2(b)表明城乡居民文化消费对于经济增长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随着时间推移,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则越加明显,文化领域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不仅能够给居民福利提高提供有利条件,也能够成为未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而且从长期来看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正效应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图2(c)说明人力资本在样本区间内对各地区人均收入的增长能够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而对于人均产出产生的正向影响从第4期开始就逐渐趋于稳定,意味着提高人力资本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也是促进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图2(d)显示出物质资本对于各省人均收入的变化具有长期的正向影响,而且正向影响从第8期开始逐渐趋于稳定,说明资本投资仍然是我国各省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来源。对比图2不同结果,可以发现当前各省区物质资本投资对人均收入增长的正向效应最高,其次是文化消费,人力资本对收入增长的正向效应最小。可见,如何有效提高人力资本和文化消费对人均收入的积极影响仍是维持经济持续平稳增长的重要条件。
在面板VAR系统基础上,利用方差分解分析方法可以区别不同冲击因子对某一内生变量的贡献水平。图3分别给出了人均收入水平对文化投资、文化消费、人力资本以及物质资本四个变量冲击的方差分解结果,根据图3(a)、(b)的变化趋势来看,文化发展对人均收入增长具有显著长期影响,随着时间期限的延长,文化投资和文化消费对人均产出的影响逐步增强,但对比方差分解结果来看,文化消费变化对人均产出变化的贡献率高于同期文化投资对人均产出的贡献水平。图3(c)显示人力资本作为影响经济增长的长期因素,对我国省域人均产出的增长并没有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数据显示人力资本变化对人均收入的贡献率最高也未超过1%,而且从第3期之后趋于平稳,仅有0.5%的贡献水平,结合图2(c)的结论可以推测,要加快实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发展目标,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仍然是一个关键环节。图3(d)动态结果显示,资本存量的变化对人均产出的贡献率从长期来看几乎达到了40%,并在第8期之后对人均产出的影响趋于稳定,表明物质资本积累在样本区间内一直是我国省域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资本驱动型经济增长方式并没有完成转变。对比来看,1997-2012年我国省域人均产出增长的主要贡献因素是资本,资本积累始终是产出增长的主要动力,其次才是城乡居民的文化消费与投资,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积极作用并未在样本区间内得到有效发挥。
结论与启示
(一)结论
新制度经济学派始终强调文化发展对一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影响,自改革开放以来文化事业发展也取得了显著成绩,尤其是近几年,从中央到地方纷纷加大对文化事业的建设力度,对地区经济增长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选取1997-2012年省域面板统计数据,利用面板VAR模型,从动态角度分析城乡居民文化消费、政府与企业文化投资等文化事业领域的发展对省域人均产出的影响,实证结果显示居民文化消费不仅与地区经济增长保持长期均衡关系,也是经济增长变化的Granger原因,提高居民文化消费水平对人均产出增长具有显著的长期影响;相反,由于人均文化投资规模相对较小,文化投资对经济增长作用并不显著,且对人均产出变化的贡献要明显低于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同期贡献水平。研究结论还表明我国人力资本虽然是引起人均产出增长的Granger原因,但是对产出增长的贡献程度过低,物质资本积累始终是经济增长贡献程度最高的要素,提高文化和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重要环节。
(二)启示
依据上述结论,要通过文化发展促进我国经济平稳增长,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需要通过宣传和教育,转变城乡居民消费观念,促进城乡居民在文化领域的消费支出,调节居民消费结构,逐步提高文化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第二,完善文化市场发展机制,提高文化产业与资本积累的融合,尤其是在文化投资收益周期较长的条件下,尽快完善文化产业的投资补偿机制,吸引民间资本投入文化产业,提高文化投资规模,增加人均文化投资水平,使文化投资成为影响产出增长的重要力量;第三,提高政府部门在文化领域支出,完善文化公共服务,加快文化领域网络、图书馆等基础设施建设,尤其是要借助互联网在内的数字、微信、动漫等多种媒体渠道,提高文化在市场环境中的传播效率,使文化因素成为影响个人和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因素;第四,逐步提高文化产业工作者的福利待遇水平,激发他们投入文化传播的热情和创造力,鼓励文化传播一线人员,创新传播媒介,提高文化影响方式的多样性;另外,各级政府也要根据地方文化特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制定相应的文化发展规划和制度保障,完善文化服务体系,发展相应的文化产业和文化创意产品,尤其是地方特色文化的发展,突出文化软实力水平,不仅有利于中华优秀文化的历史传承,也是推动当地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因素;第五,加大对劳动者的文化教育,提高人力资本投入,特别是要甄别先进的文化理念,增强劳动者综合素质,提高人力资本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水平,最终实现我国经济社会长期发展目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