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调整结构全面升级,加快高速公路行业的发展。如前所述,高速公路承担着交通主骨架和快速高效运输通道的作用,是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按照目前实际状况,建设一个与区域经济发展速度相适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必须要实现高效率、低能耗、智能化和一体化。为实现这一目标,首先要构建快速高效、大容量、技术领先、安全舒适的快速运输通道,提升整个区域的运行速度,全面加速区域人员、资金、信息等要素流动,高效引导产业链条的辐射扩散以及延伸作用。其次,要通过高速公路产业政策和规划引导,全面提升高速公路行业的服务水平和保障能力,适应新变化、新问题。增强高速公路行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是高速公路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推进高速公路行业又好又快发展,更好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二,提高高速公路运营管理水平,完善其经营管理的动态监管机制。高速公路作为现代化的交通设施,其必须有一套与之相适应的管理方式及体制,才能充分发挥其服务社会、造福民众的作用,才能真正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因此,河南省高速公路的发展和建设,应结合河南省高速公路经营与管理的特点和实际状况,借鉴国内外高速公路营运管理实践的成功经验,进一步摸索制度创新和理念创新,明确政企职责定位,进一步将高速公路的运营管理推向市场。高速公路的发展必须以先进的企业发展理念为导向,时时更新管理理念,培育学习型组织,注重提高员工素质,优化技术引进、人才储备和员工培训等制度和措施,进一步完善营运管理工作学习创新机制,提高营运管理水平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另外,高速公路若要获得较快发展实现其目的,还必须要建立一套长效、动态监管机制,通过外部协调交流、内部协商沟通、信息反馈和资源共享等多种方式,多管齐下,才能确保及时发现并解决高速公路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促使其健康稳步发展。
第三,对高速公路适时监控,建立其风险调控及预警机制。随着河南省高速公路建设步伐的加快以及投资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高速公路行业发展的风险也更加突出、更加尖锐,如市场风险、金融风险、技术风险等。因此,有关职能部门完全有必要对高速公路行业的风险问题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建立有效风险评估、预警和调控机制,并通过政策规制、规划引导等宏观管理手段,综合运用法律、财政、税收和产业政策等杠杆,实现对高速公路行业风险的宏观调控和管理,以便保障高速公路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第四,建立高速公路应急管理机制,完善其安全管理机制。交通安全对于提升道路运输管理水平至关重要,也是社会、家庭等和谐的基础元素。随着经济的发展和人类的进步,以及人流、物流、车流等的高速增长,高速公路的安全形势更加严峻,不可小视。因此,必须做到以下几点:一是建立区域性高速公路网交通应急管理机制。为了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或者紧急事件时,高速公路能够及时、高效、安全的发挥其运送物资、疏散人员等的作用,高速公路相关管理部门,必须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体系,制定周密且操作性较强的应急预案和措施,提高对复杂事件的应对能力,让高速公路真正承担起枢纽和生命线的作用。二是完善高速公路安全管理机制。高速公路的封闭性等特征避免了交通干扰,同时也提高了道路容量,但是日常生活中,在突发事件发生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高速公路上疏散困难,导致二次事故频发的现象。因此,有必要在高速公路所辖范围内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制,包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建立交通事故信息系统和数据库系统,实现网络信息共享。这样才能真正发挥高速公路应有的作用,促进商贸合理、有序、健康的流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