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概述了青海省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分析了影响青海省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因素,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西部民族地区;农民增收;对策建议;青海大通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西部民族地区如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确保农民收入稳定增长,是当前 和今后经济发展的中心问题。因此,研究制定有效的农牧民增收措施,对开拓农村市场、繁荣农村经济和稳定农村社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青海省农民收入的基本现状 2013年末全省常住人口577.79万人,其中,乡村297.49万人,占51.5%。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6196.39元,比上年增长 15.5%,增幅列全国各省(市、区)第1位。农牧民人均纯收入中,人均工资性收入2347.46元,增长18.0%;人均家庭经营收入2570.33 元,增长15.7%;人均财产性收入165.93元,增长74.2%;人均转移性收入1112.67元,增长5.2%。 青海省经济社会的整体 发展,离不开农村经济的发展。大通是青海省的农业大县,总面积3090平方公里,总人口45.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1.6万人,占总人口的78.1%; 少数民族人口占总人口的48.7%。近年来,全县加大“三农”投入力度,农村经济和农业生产运行良好,农民生活稳步提高。 2 青海省大通县农民现金收入构成特点 2013年,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9362.15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5.45%。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4962.99元,增长23.75%;人均家 庭经营收入3981.49元,增长8.77%;人均财产性收入90.05元,增长16.12%;人均转移性收入327.62元,增长-3.50%。 2.1 工资性收入快速增长,成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推动力 各乡镇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有效地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同时,北川工业园区建设步伐的加快,企业用工的需求量大增,在打工人数与工资水平共同的拉动作用下,农民工资性收入实现快速增长。 2.2 家庭经营收入稳步增长,仍然是农民增收的重要支撑 各乡镇不断发展现代高效农业,积极开拓农业产业渠道,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持续快速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粮食、蔬 菜、畜牧和经济作物均取得了较大丰收和增产,同时,新农村建设的加快推进和各项投资项目的开展,大量农村居民在务农之余积极从事运输、商贸、加工等非农产 业。此外,生态农业的发展也带动了农村休闲餐饮、旅游观光的蓬勃发展,为农民家庭经营收入的增加做出了重要贡献。 2.3 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是农民收入的重要补充 随着农村改革的深入,农村土地征占用补偿水平提高,土地流转收益以及城镇化建设带来的房屋租金、集体分配股息和红利的增加,使得农民拥有的财产不断增值,为农民增收开辟了新的空间,农民获得的财产性收入快速增长。 2.4 转移性收入稳定增长,成为农民收入新的来源 随着国家的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和农资综合直补等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以及农村低保面扩大,医保标准提高等,给农民带来了更多实惠,农民转移性收入稳步增长。 3 大通县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和优势分析 3.1 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 本部分以四个方面来阐述制约因素。 3.1.1 持续增收压力加大,长效增收机制欠缺。 一是在农作物种植、生产技术等没有出现大的突破下,粮食继续增产难度较大。二是农产品价格受多方面因素影响,总体呈现不断波动的特点,难以成为农民持续 稳定增收的长效因素。三是农业生产基础仍很薄弱。近年来,大通县农业基础建设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加强,但农业基础建设投入有限,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不强,农业 抗灾避灾能力依然较弱。 3.1.2农业产业化水平较低,产品比较效益不高 一方面,农村土地没有打破传统的流转机制,土地承包缺乏 灵活性,一家一户的经营模式很难形成规模化生产。由于专业化经营投资风险大,加上农业自身比较脆弱,在农村市场发育不全和信息不准确的情况下,农户在生产 经营决策时无法把握市场行情,只能靠自己的经验进行小范围生产,难以形成具有特色的产业化生产格局,造成农产品的雷同。即使某些乡镇有一些特色和亮点,但 生产较为分散,规模偏小,难以做大做强,无法形成专业化、产业化经营,造成农村劳动生产整体经济效益长期处于低水平徘徊的局面。另一方面,农业生产的科技 含量不高。由于农民相对文化素质较低,经营手段粗放,农业生产只限于农业种植,而且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缺乏市场竞争力,大路产品多、名优产品少,低档 产品多、高档产品少,普通产品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深加工产品少,不能满足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多样化、优质化、专用化、营养化的消费需求,造成农产 品市场供需矛盾突出,竞争力不强,从而影响农民增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