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互联网金融对我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对商业银行产生了巨大的冲击,尤其是互联网金融在时间上和成本上具备巨大优势,其开始逐渐渗透到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中,商业银行的传统核心业务在慢慢地被侵蚀。 1. 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中介的地位受到了冲击 商业银行在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中扮演着金融中介的地位,其承担资金的存储、贷款、支付、汇兑等中介信贷业务,是资金融通的主要媒介。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尤其是第三方支付平台的诞生和发展,使得商业银行金融中介的地位受到了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商业银行的融资中介业务被分流 互联网技术的应用发展使得信息的传递方式和途径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为金融交易奠定了坚实的信息基础。在大数据、云计算和云储存等技术得到广泛运用的背景下,企业在市场活动中的所有信息都会被保存和记录,一个企业的经营、财务及信用状况的判断有了更多的依据,取得成本也比较低。在这种背景下,很多资金借贷和融通行为则不需要通过商业银行来开展,商业银行的融资中介业务也被大大分流了。 (2)商业银行作为支付中介地位也受到了较大冲击 商业银行是传统的支付中介平台,其利用自身的众多优势,在债权人和债务人之间充当资金转移和融通的中介。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被打破了,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中介地位受到了很大冲击。网络购物行为的兴起和电子商务平台的不断完善,使得网络支付成为了一种新的支付渠道,对商业银行传统的支付业务起到了明显的替代作用。 2. 收入来源受到了冲击 (1)利差收入 利差收入是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根据数据统计显示,利差收入在商业银行收入来源中占比达70%。互联网金融的出现,尤其是以“余额宝”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理财产品的出现,大大冲击了银行的盈利模式,商业银行流失了大量的中小型客户存款,越来越多的社会大众将资金存放到互联网理财产品中,这使得银行的利差收入减少了很多。 (2)中间业务收入 随着国家向多家互联网企业颁发了第三方支付牌照,以支付宝为代表的互联网平台开始参与货币汇兑、网上支付等业务支付环节中。并且,国家将逐步向互联网企业发放更多的业务牌照,伴随着客户需求的多样化和差异化,互联网企业将更加广泛的参与到中间业务中来,这将对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产生很大的冲击。 3. 对商业银行传统的经营服务模式提出了变革要求 (1)商业银行需要不断创新完善传统服务模式 互联网金融模式非常重视满足客户的需求,立足于向客户提供更加完美的服务,其强调客户体验、主张平台的开放以及重视互联网技术与金融技术的深度融合。以阿里巴巴的支付宝为例,其非常重视客户的体验,成立了用户体验部门,不断的开发应用新技术来为客户提供全新舒适的体验,并为客户提供灵活性与安全性并存的产品。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那种传统的用户服务模式显得落后而笨拙,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 (2)商业银行的小微信贷模式需要完善 小微企业业务成为我国众多商业银行开始重点关注与开拓的业务市场,然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困境一直难以解决,主要在于传统的商业银行业务模式无法将小微信贷的风险予以分散。而互联网金融在为小微企业提供信贷方面表现出了无与伦比的竞争优势,例如,阿里小贷利用了电子商务数据透明、公开、可记录的特点,整合贯通了阿里巴巴、支付宝、淘宝网等底层数据,通过对数据进行大规模云计算,在小微企业的信用发掘中发挥了巨大的优势,降低了小微企业信贷的风险和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