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球经济在发展现状 作为无论政治抑或经济都在迅猛崛起的世界大国,在足球领域却一向处于低迷状态,足球经济在我国的发展现状也不容乐观。 首先,从足球俱乐部的角度来讲,2013年中超16家俱乐部中只有两家处于盈利状态,总体亏损额高达2.64亿元人民币。各大俱乐部过度依赖投资方,其自主经营能力远远低于欧洲同类俱乐部,球员转会费低、俱乐部经营范围窄且效率低下。 其次,从足球相关产业的发展态势讲,足球的“御用”比赛设备绝大多数依靠国外厂商品牌。早在2009年,耐克公司就与中超签订了十年总价值近2亿美金的赛制服装、专用足球的赞助协议,阿迪达斯公司更是国家队长期的比赛赞助商。而本土的运动品牌却似乎并不受到足协的青睐。另一方面,电视转播权的无序竞争、中超联赛的观众上座率持续低迷、足球培训班与足球学校的经营乱象都给足球经济在我国的发展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最后,足球的相关基础建设及配套设施也难以满足现实的需要和未来发展的要求,这也势必带来整体足球产业投入低、生存难的困境,继而影响到足球经济的有序发展和长远进步。前国青队主教练艾克哈德克劳琛表示,足球的长远发展必须依靠青少年的培训,而现存的基础建设并不能满足训练的需要。所以,我们应当反思现存的足球产业的资金动向,将更多的投资用于基础设施的建设和完备上。 四、足球经济在的发展前景及政策建议 作为世界最大的新兴市场和足球运动的发源地,足球经济在的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然而,为推动足球经济的长远发展我国政府必须从法规政策、经济投入以及文化宣传三方面进行适度的改进。 第一,从法规政策角度来讲。我国政府必须着力规范足球产业、足球俱乐部的行业竞争;对民间专业的足球培训机构及足球学校进行合理约束和统筹;对各级足协进行适度的财政把控和系统监督;对球员的税收和足球博彩业的产业规范进行大力改进。 第二,从经济投入角度来讲。我国现存的基础设施、配套服务设备的投入显然不足以满足培育高水平球员和举办国际级赛事的需要。所以,我国必须加大政府财政的投资力度,积极鼓励民间资本涉猎足球产业;大力扶助和培植优秀的民间足球培训机构,通过经济补助和税收减免等政策鼓励优秀的足球学校进行办学;在本国的联赛及俱乐部比赛中采用本国优秀品牌生产的配套运动设施、装备;投入资金积极引进国际优秀球员、教练员,推动我国足球事业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整体足球经济的迅猛发展。 第三,从文化宣传角度来讲。我国应大力进行关于足球产业、足球事业的正向导向的舆论宣传,改善全民对足球长期以来的偏见和低迷情绪;向欧洲国家学习,在中学与大学里大力倡导足球运动,培养优秀而有天赋的足球人才投入到专门的训练当中;培育广大群众健康向上的足球产业观,让大众认识到足球经济对于宏观经济的重要性和推动力,以期未来有更多资本投入到足球产业。 主要参考文献: [1]杨次榆.影响足球发展的经济因素分析[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9. [2]李洪颖.足球对经济的贡献[J].时代金融,2011.36. [3]黄娜.商人们的世界杯[J].南风窗,2002.9. [4]陈萍.新制度经济学视野下的足球监管制度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 [5]方璐.足球投资经济账:足球竞技全产业链扫描.北京报道,2014.5.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