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论指导思想变迁对体育课程结构的影响

时间:2014-05-30 16:18 点击:
[摘要]由于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滞后。本文从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入手,以西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西部高校体育课程与社会为主线,提出新时期适合西部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三维结构理论。 [关键词]

  [摘要]由于地区发展差异的原因,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发展滞后。本文从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入手,以西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西部高校体育课程与社会为主线,提出新时期适合西部高校体育课程发展的“三维”结构理论。

  [关键词]指导思想 西部 体育课程 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4)03-0218-02

  一、问题的提出

  体育课程改革,高校体育课程研究中一个不断发展的核心问题。建国60多年来,我国高校体育课程经历许多的阶段,这是一个适应社会变化的良性发展过程。1986年,《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育体制的改革》确立了“体质教育”的核心地位,改变了改革开放前以“技能教育”为内容的前苏联模式。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新的《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以下简称《纲要》)。其课程目标内容、结构和层次由原来单一性、统一性转变为具有针对性、多元性和可操作性。这是具有里程意义的文件,它拓展了高校体育课程的内涵与外延,使高校体育课程具有了学校教育的真正功能。近些年,随着“终身体育”“健康第一”的体育思想深入人心,体育课程的改革越来越来走向成熟。《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13)指出:“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1]”这更是为高校体育课程的改革指出了核心所在。

  但是,根据中国社会非均衡发展的差异理论,我们幅员辽阔的祖国东部地区高校与西部地区是有差异的、中部地区高校与西部也是有差异的。我国著名教育学家刘佛年曾指出:“我国自建国以来已进行过多次课程改革,可是,不论是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内容如何改,有一点是不变的,它就是全国统一的,不论什么样的地区,不论什么样的学校,教师只能按照大纲、教材进行教学。[2]”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认识,我国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面临着诸多的实际问题。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不具有针对性,课程目标不具有时效性,课程结构单一、课程设置灵活性不够、课程内容不够丰富、课程评价体系不够完善,甚至《纲要》下发10多年,有部分高校还处于“体质教育”的上世纪时代。面对诸多如此重大的问题,笔者选择从指导思想入手,阐述确立适合西部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的重要性,从课堂教学与课外、校外的体育活动有机结合,学校与社会三大方面出发,构建西部高校体育课程理论。

  二、西部高校体育课程理念的更新

  2002年8月,教育部颁布了《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西部高校的体育课程改革指导思想也发生了重大变化,走进了全国一盘棋的浪潮中。近年来,国家新一轮的体育指导思想开始发布,如《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教育部,国家体育总局提倡的“阳光体育运动”思潮,国务院2009年8月30日实施《全民健身条列》等,使本来改革发展就滞后一步的西部高校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更是出现了不稳定的现象。

  西部高校,社会经济基础落后,社会结构复杂,传统体育与现代运动交错发展,高校的体育课程往往在指导思想上分层分段,只有宏观国家政策,没有落实实情的具体要求。“高校体育课程育人为本的关键是培养学生内化一种体育的精神,是一种对体育精神的追求,它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是育人。[3]”在西部高校的体育课程中,我们一定要树立体育课不是学生学会了什么,而是学到了什么的认识。“在高校体育教育中,应把育人为最高目标,以健康体育,终身体育为主线,把育体、育心、社会需要与学生主体需要、增强体质和终身受益紧密结合起来”[4]。在西部地区的高校,体育课程的时数是有限的,课程的结构也大多带有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学生根据兴趣可选的余地并不大。但天下的学生都是一样,他们的理性认识很强,知道完善的体育课程指导思想是教育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部分,能培养出真正适应社会的人。西部高校确立完善的育人为本体育课程指导思想,应成为体育工作者的当务之急。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