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 论文中心 > 教育论文 >

课堂环境对数学教学过程中学生参与的影响的研究(2)

时间:2014-05-28 15:38 点击:
(2)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 社会赋予教师同等的权力,但是每一个教师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力却不尽相同,其关键在于教师人格素质的不同。一个教师在达到必要的智力、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之后,其自身人格素质

  (2)教师要自觉提高自身的人格素质

  社会赋予教师同等的权力,但是每一个教师所拥有的权力的影响力却不尽相同,其关键在于教师人格素质的不同。一个教师在达到必要的智力、知识水平和教育能力之后,其自身人格素质的高低极大地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教师的人格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复合体,它是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等众多因素的影响下逐渐形成的,其改变也非一朝一夕之功。然而,作为一名教师,既然已经了解自身的人格特征影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就应该有意识地去改变一些人格特征,培养另一些人格特征,从而使学生在自己的学识、能力和人格魅力的感召下,获得最大程度的发展。

  (3)教师要努力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千百年来众多教育家们的理想,可是现实中的师生关系却一直不尽如人意,传统教育观念中一些错误的东西在很多教师的脑子里根深蒂固,在有意或无意之中,他们用自己的眼神、动作、言语筑起自己与学生之间难以跨越的鸿沟。他们给予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关心,不同的期望,而这一切往往决定着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理和行为的变化。要使学生的心理和行为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教师必须改变这一切,让“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不再是一句口号。学生往往由喜欢某一位教师而喜欢这位教师所教的这门课,从而喜欢在这门课上积极地与教师进行交流,参与其中。因此,在现实的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把自己的尊重、关爱、信任、支持平等地给予每一个学生,同时对每一个学生都抱有深切的期望,只有这样,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安全和温暖,才能让学生真正投入到课堂教学之中,并且毫无顾忌地畅所欲言。创建良好的课堂教学环境,最重要的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保持高昂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好数学的情感。为此,教师要明确自己在教学中的定位和职责,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根据课堂教学情境的变化,采取相应措施与手段,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使教学活动处于良好的状态中,促进教学目标的高效达成。

  (4)教师可运用其它可以促进学生参与的方式

  通过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提高教师的人格素质等来促进学生的课堂参与,都属于间接的途径,往往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取得相应的效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的参与水平,并没有固定的方法可套用,以上所提的各种策略之间是相辅相成的,教师应该综合利用各种方法,以求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新型学生参与方式的架构,应以新课程学生参与的理念为依据,以学生的发展、个人成长的内在生成机制为基础。学习方式有着鲜明的个性化特征,各种学习方式各有优缺点。如接受式的学习方式,可以较快地掌握知识,但如果长期进行,容易抑制学生的主体性;发现式学习方式能够促进学生探究能力,但离不开恰当的指导;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但要保证小组合作的意义和价值。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引下,教师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方式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适合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实现学习方式的最优化。通过各种教学手段,改变原有的单一、被动的学习状态,力求把学习变成人的主体性、能动性、独立性不断生成、张扬、发展、提升的自主学习的过程;通过丰富学习方式,使学习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历程,从而促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技能,更好地促进自主发展。

  参考文献:

  [1]张筱雨.数学教学认识论[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2]孔企平.数学新课程与数学学习[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3]和学新.主体性教学研究[M].兰州:甘肃教育出版社,2009.


   论文榜(www.zglwb.com),是一个专门从事期刊推广、投稿辅导的网站。
本站提供如何投稿辅导,寻求投稿辅导代理,快速投稿辅导,投稿辅导格式指导等解决方案:省级投稿辅导/国家级投稿辅导/核心期刊投稿辅导//职称投稿辅导。


栏目列表
联系方式
推荐内容
 
QQ在线咨询
投稿辅导热线:
189-6119-6312
微信号咨询:
18961196312